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黃陂一中創立于1933年,原址位于黃陂古城內,1997年搬遷至新城北郊的油崗,這里東臨灄水河,西接航空港,南依盤龍城,北眺木蘭山。學校于1982年被評為省級重點高中;2002年12月通過省級示范高中評估,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稱號。黃陂一中是湖北省級示范高中,也是黃陂的第一所中學。該校的前身是由“兩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的父親胡康民,于1920年發起創辦的前川中學,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首任董事長。抗戰勝利后,胡秋原返鄉復校并任校長、作校歌,還請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校訓。1988年10月5日,胡秋原首訪大陸時親自回母校舊地重游,并題詩留念。詩云:一別校園四十年,欣看黌宇興倍添;勤仁誠勇當年訓,地隔時移心自聯。
學校注重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建設,注重環境育人。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齊全,是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武漢市校園文化建設十佳學校,市綠色學校。[1]黃陂一中的前身系前川中學,首任董事長黎元洪系首義都督、民國大總統,第二董事長夏斗寅亦為武昌首義功勛,后任湖北省主席、陸軍上將,1949年曾在漢歡迎解放大軍進城。首任校長胡康民是首義后湖北都督府的首任審計科長、繼任黃陂教育會長與勸學所長。著名學者、臺灣資深“立委”、前川中學首屆畢業生胡秋原,1946年回鄉恢復前川中學,并任校長,還聘請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書寫了“勤仁誠勇”的校訓。1988年秋,胡秋原作為“兩岸破冰第一人”首訪大陸,并專程回訪母校轟動世界。20年來,尤其是黃陂一中與臺灣交流頗具特色,成果累累,在海峽兩岸享有聲譽。
2011年秋,兩校區共有教職工443人,學生5300人。專任教師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以上骨干教師5人,市、區政府專項津貼獲得者4人,區“十大名師”兩屆共7人,區“名師工作室”名師4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120人,高級教師139人,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達到20%。
自2010年以來,湖北黃陂一中高考成績一年強過一年,2010年過重點線(一本批次線)僅279人,但柳潔以610分奪得武漢市文科狀元;2011年過重點線353人,首次突破350大關,其中600分以上139人,清華北大2人,文科過重點線89人,至2013年創下高考過重點線588人,600分以上76人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