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復旦附中)是上海市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寄宿制高級中學。復旦附中自1950年建校以來,歷經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復旦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勞動中學(1957年)、復旦大學工農預科(1958年)、復旦大學預科(1959年)等階段,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1982年被定為上海市首批重點中學。學校校園占地約76畝,各類建筑49000平方米,綠化面積21000平方米。學校現有高中3個年級,包括海外學生共40多個班級,在校生1500余名。
自建校以來,復旦附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基礎教育辦學規律,秉承“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遵循“以德育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宗旨,培養學生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引領社會發展、適應國際競爭的時代菁英。學校初創時期倡導“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五育兼修,為國奮斗”,逐步發展并形成了“重基礎、重能力、重創新和重個性”的特色,特別是學校素以“教風民主嚴謹、學風踏實自主、學生基礎厚實”聞名。在邁向現代化的背景下,學校培養學生成為“四個主人(即學習的主人,學校的主人,國家的主人,時代的主人)”,尤其重視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并通過語言學習、知識探究、環境體驗、人際溝通等途徑,構筑學生文化交流的橋梁和平臺,培養學生具備國際化視野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共存。學校在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學校的過程中,堅持和發揚求真務實、勇于革新的辦學傳統,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為學生自主發展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創設良好學習環境和條件。近年來,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努力奮斗,復旦附中已蜚聲中外。全國兄弟學校前來觀摩交流者絡繹不絕,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臺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系。
復旦附中擁有一批敬業愛生、專業博學、教有特色的高水平教師。截至2011年12月,在編教職工170名,高級教師54名,先后有18名教師被授予上海市特級教師的榮譽稱號。一批有影響的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其中數人被作為全國和上海市學科帶頭人、名師后備培養對象。近年來,學校教師在各類報刊和媒體上發表文章近千篇,主編或參編教參、專著數百冊,市級科研課題十多項。學校一貫重視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創造才能初露鋒芒,在各類競賽,如立意新穎的作文競賽、強手如林的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選拔青年科技精英的“雷達杯”百科知識競賽、英特爾美國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全國長江小學者及明日小小科學家等評比中,復旦附中學生表現突出,成果累累,為學校、為上海、為國家贏得了榮譽,也顯示了他們勇于探索、努力創新的勇氣和才能。復旦附中培養的學生普遍受到社會的認可和高校的歡迎。每年的畢業生中,有近70%考入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另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海外名校留學深造,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普林斯頓、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早稻田、東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學在復旦附中”已成為眾多優秀初中畢業生向往的目標。
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復旦大學的共同領導下,學校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復旦附中連續十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多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1995年榮膺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集體,2009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的稱號。復旦附中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為民族的解放和振興,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