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八中學原名為烏魯木鐵路局第一中學,是烏魯木齊鐵路局的直屬中學。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成立于1944年的天水扶輪中學,1959年在原校址上成立了原烏魯木齊鐵一中,1971年7月,重新組建了新的烏魯木齊鐵一中。2004年7月移交市政府管理,更名為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八中學。
近年來,在自治區及烏魯木齊市等主管部門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六十八中學堅持走“以人為本,積極發展,科學管理,開拓創新”之路,按照“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全面發展,特色辦學,質量興校,爭創一流”的基本方針,使辦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不斷攀升新的臺階。櫛風沐雨,春華秋實,學校先后培養了近3萬多名初、高中畢業生。可以說今日的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八中學,是新疆、是首府普教戰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一、基礎設施
校園內綠化樹環抱、草坪遍布,被命名為“烏魯木齊市化園式單位”。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會議廳、餐廳等建筑錯落有致;400米的標準田徑運動場、圖書館、計算機教室等都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地下運動場多功能活動廳、校園計算機網、遠程教育資源等在全疆堪稱一流。優越的辦學設備,良好的學習環境,為68中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特色辦學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礎條件。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所現代化中學所具有的強烈的時代線條。
二、內涵建設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烏市六十八中學形成了“文明、團結、勤奮、創新”的校風,培植了“嚴謹、探究、集優、善誘”的教風,積淀了“主動、刻苦、博學、求實”的學風,豐厚的辦學底蘊為學校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在環境建設中著力營建:優美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文化環境,和諧的人際環境;在文化建設中著重培育:樸實的校風,勤實的教風,踏實的學風;在學術氛圍中強化滋養:校園的藝術氣,教師的學者氣,學生的儒雅氣。通過“誠智教育”的實踐,提煉了“愛國愛校、嚴謹扎實、開拓創新”的學校精神。在傳承學校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出了“踐誠修德,啟智育才”的校訓,讓六十八中學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共事、學會生活、學會創新,培養他們“誠”的為人德性和“智”的才識才能,傳授終身受用的學習智慧、做人智慧、生存智慧、共事智慧和創新智慧。學校用優秀的校園文化影響學生,培養他們有魂有根、心智健康、張揚個性、自覺發展的綜合素養,促進其道德和智慧的平衡與全面發展。
三、師資力量
如果說師資辦量是學校搞好教學的支柱,那么教師無疑就是教學的靈魂。六十八中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學校領導班子堅持“走出去”的思想,堅持“人品第一、德能并重”的原則,加強學校教師販培訓力度,利用一切有利資源提高教師隊伍的實力。目前學校已擁有一支德能兼備、教學嚴謹、敬業愛生、樂教善教的中青年教師隊伍。有專業教師177人,中高級教師占83.1%。教師論文發表或獲獎、學科大賽獲獎百余人次。學校有20位教師擔任各級各類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有32名教師獲得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四、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根基,在68年的建校史上,六十八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改為龍頭,以教研為動力,以素質教育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著眼點,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方針政策,積極發展遠程教育,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依托信息化平臺的合作,積極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近三年,高考升學率均在100%。
學校辦學日益彰顯了“既有傳統優勢,又有時代特點”的特色,獲得了諸多榮譽。相繼被命名為自治區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區德育示范校、自治區示范性普通高中,市政風行風示范窗口,花園式單位等榮譽,連續七屆保持了自治區文明單位稱號,昂首步入了全疆“優質學校”的行列,躋身烏魯木齊市名校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