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莆田六中坐落于涵江區青璜山上,望江環流,蒼松巍然,清乾隆年間建有“瑤山書院”,一直以來為士子們的讀書圣地。學校正式創辦于1924年,1959年被確立為省重點中學,2001年6月評定為“省一級達標學校”,現為“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省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樣本校”“省文明學校”“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經過八十多年的歷史積淀,學校教學設施完備、師資隊伍優秀、辦學理念前瞻、辦學特色鮮明、社會形象良好,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已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省內名校。
辦學理念
提出了辦“全面發展、發展特長”學校,培養“合格+特長”學生的辦學宗旨。2011年學校承擔的《開發社團活動課程,引領學生個性發展》課題為福建省素質教育重點課題,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首先是通過社團文化,彰顯素質教育的特色。學校有地震測報、燈謎、集郵、書畫、小記者、文學社、影評、攝影等20多個學生社團。各社團有機構,有指導教師,有章程、計劃,社團各項活動規范化、經常化。如“青璜謎社”成立于1998,是國內第一家中學生燈謎組織。二十多年來,吸收社員人數達1200多人。至今已有600多篇論文、鑒賞文章在全國60多家報刊發表,編發社刊《青璜乳虎》10期,逾800萬字。在各類燈謎大賽中,榮獲省級以上獎項200多人次,三次捧回全國性團體冠軍杯,被評為全國“燈謎教學示范校”“中華十佳燈謎社團”。“地震測報”近40年來堅持不間斷地采集多種監測數據,定期集中分析推理,成功測報了30多次閩臺地區地震,在校內外舉辦地震知識講座及科普宣傳100多場次,連續21年被評為省、市“先進地震測報組”,被定為福建省地震測報基站之一。“集郵協會”常年開展集郵知識講座、郵展、新郵欣賞等豐富多彩的校園集郵活動,連續三年被評為“福建省集郵先進集體”,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青少年集郵活動示范基地”。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呈現多樣化、群體性、藝術性等特點,受到《人民日報》、福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的關注、報道。
其次借助科技文化活動,突出素質教育的活力。每年舉辦校園“科技·文化” 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創造力。學校每周四下午開展了科普系列講座,還利用天文與氣象觀測小組、地震測報興趣小組等科技社團開展科技實踐。還把“三小”制作列為各班必須完成的任務,并將其成績納入班級量化評估,培養了他們的熱愛科學的意識與創新精神。承辦以“提升科學素質,共建和諧海西”為主題的莆田市科技·人才活動周暨莆田市第六屆校園科技節;梁偉、游春敏兩位同學以《害蟲煞星,大黑蟻的人工養蟻與分蟻》獲得福建省第十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賴鄭琪同學以《龍眼多倍體誘導(種子)研究》榮獲福建省第二十二屆科技創新大賽省級金獎。
第三開展精彩活動,提升素質教育的層次。如秋季田徑運動會、春季趣味運動會、“陽光體育”活動、“青春風采”主題演講、“青璜之春”校園科技藝術節、“青璜之辯”校園辯論賽、校園十佳歌手賽、班班有歌聲“紅歌會”、青年志愿者活動、教師節聯歡晚會、元旦師生聯歡晚會、迎春書畫展、燈謎競猜、心理健康游園、心理劇大賽等;此外校園刊物有:學生會主辦的《星輝》;心理咨詢中心主辦的《心苑》;青璜迷社主辦的《青璜乳虎》;語文組主辦的《青璜山報》等。
通過學校前瞻性的辦學理念,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培養出具有個性化,動手能力強,大氣,陽光,又充滿創造力的學生。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工231人,其中高級教師104人,特級教師1人,國家級骨干教師2名,省級學科帶頭人4名,省級骨干教師12名,市級骨干教師14名,16位教師兼任市、區教育學會、學科教學研究會理事長、理事等重要職務。建有莆田市數學“名師工作室”。學校通過各種方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學習交流。學校每年承辦了多次省級、市級的學術會議,先后邀請了各學科專家到校講座,為教師們帶來國內外教育教學的最新信息,特別是承擔莆田市當年度的高考學科復習研討會。學校還有計劃的選送教研組長、學科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骨干教師培訓。并多次組團到北京、福州、廈門等地參加各種類型的學術會議,形成了良好的骨干教師梯隊。
2、分層培訓。全員培訓是所有在職任課教師人人參加的培訓,建立“學習型學校”;骨干教師的培訓是提高性的繼續教育培訓,使他們成為中堅力量和學科帶頭人。要求骨干教師實現三個“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自我。他們每學期都要上示范課,每年在刊物上發表一篇文章,固定輔導兩位青年教師,有教學課題,每年撰寫一篇論文,每學期為全校教師作一次專題講座;新教師的培訓是有效的崗位培訓。借助骨干教師指導、聽課、評課,提高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3、科研提升。健全“學校——教務處、教研室——教研組(課題組)——教師”四級教研網絡。組織并指導以備課組為單位的課題組工作,使教師們的教研進一步貼近教學,為教學服務。提倡“難題即為課題,解決問題就是科研成果”的研究思路,以課題促進教學改革,以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成長。
4、校本教研。嚴格執行學科教學計劃,督促教師履行崗位職責,即: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輔導、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命題考試。開展下段行政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制度,通過聽課、看課、評課、檢查教學常規等了解教學計劃實施情況。抓好常規檢查,實行“周周清”。
5、技能大賽。為了貫徹落實市教育局《關于開展2011年全市中小學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的通知》,2011年4月舉辦了首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目的是讓廣大教師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提升學校的辦學實力。在2010年福建省首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代表莆田市參賽的我校三位教師獲得優異成績:其中祁國偉獲得數學科第一名,劉芳獲得政治科第三名,徐世晗獲得化學科第四名。在莆田市參賽的人員中,只有兩位老師獲得全省第一名。2011年俞碧霞老師獲得“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
硬件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約150畝,建筑面積59540平方米,建有教學樓、科學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形成完善的“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其中新建的兩棟教學樓于秋季投入使用,教學樓有六層,設有地下停車庫,教室的容量符合國家級標準的,附設配套建有年段室,衛生間等,每間教室配備最新時尚的鋼木結構的課桌椅,布置一套帶有電子白板的現代化多媒體系統,環繞式的聽音系統,視力保護照明系統;科學樓配套建有國家標準化的理、化、生實驗室,準備室,電腦室、多媒體電教室、藝術教室、地理教室等專用教室,設施齊全,功能完善;圖書館有藏書14萬冊,訂閱有報紙、雜志等學習類刊物100多份,內部設有電子閱覽室、語音室、檢索室、期刊閱覽室、古籍閱覽室等;建有國家一類標準的體育運動場地,400米的塑膠跑道,附屬設施有:環繞式看臺,100米標準雨蓋跑道,器材室、編排室、訓練室、健身館、乒乓球室等;青璜體育館由正館和副館組成,正館為籃球館,內設1500個座位,副館為羽毛球館,是一座集訓練、比賽、集會于一體的大型運動館,2010年學校承辦了福建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的排球比賽;一座六層的學生公寓已近完工,秋季也將投入使用。每間宿舍按照六人標準住宿;每間宿舍都安裝有空調;每間宿舍都內設有衛生間、洗澡間、陽臺晾曬間,室內家具統一定做,每人兩個大儲物柜,一副大方簡潔的座椅,一張標準化的單人鐵床;學生公寓副樓配套有食堂和超市,食堂寬敞、明亮、衛生,現代化的廚衛設施,桌椅,上下兩層可同時容納1000人用餐。超市物品齊全,明碼標價,價廉衛生。
此外,千兆校園網絡履蓋全校,擁有800多部學生用電腦,學校還設有天文臺、地震測報室、生物園、生態館和小生態保護區等,為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辦學成就
學校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培養身心健康、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逐步形成了“修身、敬業、啟智、求真”的教風和“博學、慎思、勵志、篤行”的學風,得到了教育界的肯定和好評。近幾年來,在生源不利的情況下,經過全體師生的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努力拼搏,高考仍取得優異的成績,歷年本科上線率都超過80%,多位同學被清華、北大等名校錄取,2006年吳純青同學還以679分獲得全市理科第一名。2011年高三畢業班應屆考生741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數為131人,本一上線率為34.3%,本二上線率為94%,在縣區屬達標校中處于領先的位置。高三實驗班的教師由各個教研組的組長、省市學科帶頭人、省市骨干教師組成,2011屆高三實驗班共99人,高考上600分的人數為74人,上本一人數為95人,本一上線率為95.9%,實驗班的高考平均分為620分。此外,近三年來在學科競賽上,共有39人次獲得省級獎勵,51人次獲得市級獎勵。學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集體表彰60多項,并連續七次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學校”。
此外,我們還設有“鳳凰國際高考獎學金”對學業優秀的同學進行獎勵;設有“珍珠班”“鳳凰國際助學金”對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進行資助。
“瑤島讀書勝地,青璜折桂通天”,希望在這里點燃,夢想在這里放飛,熱忱歡迎有志學子來莆田六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