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襄陽一中坐落于秦巴山脈的峴山之北、漢水之陽,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是襄陽市市直重點高中、湖北省示范高中。
學校環境優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校園占地面積53506平方米,規劃科學,布局合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分離。校園綠化面積約5500平方米,花草簇擁,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景色宜人,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學校先后被評為“省衛生先進單位”、“校園環境文化藝術建設先進單位”、“園林式學校”、“綠化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省綠色文明學校”等榮譽稱號。
襄陽一中于1897年由加拿大原外交部長助理、為中加建交做出重大貢獻的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切斯特·朗寧之父創辦,是襄陽市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始名為“鴻文書院”,后改為“鴻文中學”,1928年易名為“峴北中學”,1952年被原襄樊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為“湖北省樊城初級中學”,1956年改名為“襄樊市第一中學”,2010年定名為“襄陽市第一中學”。
襄陽一中不但具有百余年的辦學歷史,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20年至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黨員肖楚女、謝遠定同志的影響和組織下,鴻文中學先后有30余名進步師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學校建立了黨支部,中共鄂西北特委機關曾設在鴻文中學內。
學校辦學歷史上曾涌現出大批革命志士、人民功臣。如董曦轡(曾任湘鄂邊區游擊總司令)、馬游(曾任襄陽縣委書記、解放后任北大黨委第二副書記)、高如松(解放后任襄陽專署第一任專員)、宋良猷(曾任鄂豫邊省委書記)、李金銘(曾任紅九軍軍長),還有德高望重的革命老前輩黃火青(原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為百年一中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解放后,襄陽一中繼承光榮的革命傳統,飽含教育報國情懷,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高校輸送了大批優質生源,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棟梁之才。如被稱為打造“中國芯”領軍人物且先后受到胡錦濤、習近平兩任總書記親切接見的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程旭教授,曾任團中央少年部副部長、全國少工委副主任、現任共青團中央權益部副部長、2011年1 0月當選中國共產黨團中央直屬機關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的張朝暉,在亞洲開發銀行工作、成為業務骨干并挑起大梁的梅鴻,被稱為“中國第一位羽毛球國際A級女裁判”的劉代娣,曾先后擔任鄂州市委副書記、湖北省文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的龔強華,曾任原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大副主任、被原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于“實干局長”稱號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陳鼎益,現任襄陽市政協副主席潘巧蓮、龔愛華等。
新世紀涌現新英雄,萬莉莎、張文馳是百年一中新的驕傲,是千年古城新的亮麗名片。2009年6月,高中畢業于襄陽一中的萬莉莎在2009年“10·24”長江搶救落水少年的英勇壯舉中,與她長江大學的同學一起在人民群眾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不怕犧牲,挺身而出。“10·24”英雄群體先后獲得了“全國見義勇為英雄集體”“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特別獎”等榮譽。2012年春,在高考備考進入沖刺階段的緊要關頭,襄陽一中高三(21)班張文馳同學毅然奔赴北京,為素不相識的4歲白血病患兒捐獻骨髓。張文馳同學成為全國高中生捐髓第一人,是全國年齡最小的捐髓者。他2次登上人民日報,11次上中央電視臺,被新華社等全國重量級媒體連續報道,被媒體譽為“90后最美中學生”。省教育廳授予他“雷鋒式青少年”稱號,團省委授予他“湖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稱號,市教育局授予他“全市優秀學生標兵”稱號,團市委授予他“襄陽市優秀青年志愿者”稱號。
百年來,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襄陽一中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確立了“崇德鴻文,勵行樹人”的辦學理念,形成了“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一中精神,為學校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襄陽一中辦學條件一流,在襄陽市居第一方陣。學校建有教學樓兩棟,能充分滿足教學需要。鴻文廣場寬敞大氣,科技大樓宏偉壯觀,實驗儀器按國家一類標準配備。擁有全市唯一的地球生命科學館,圖書館為省達標圖書館。建有學生宿舍四棟,能滿足學生住宿需要。建有高標準學生食堂2個,均達到省A級食堂標準。
為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2013年學校加大投入,實施“溫涼工程”,在教室、學生寢室安裝空調。新引進一家餐飲公司經營學校二、三樓食堂,引入競爭機制,改善學生伙食。單設教職工食堂,為教職工提供生活便利。
襄陽一中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269人,學歷合格率達100%,且均具有中學教師任職資格,其中專任教師228人,占85%以上,在崗特級教師3人,隆中名師4人,高級教師86人。學校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層次,現有56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在讀研究生6人。
學校高度重視教科研工作。近年來,教職工在全國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0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45篇,教職工獲得省市級科研成果共60項。2013年11月,在“第十七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中,我校教師徐曉玲做為湖北省唯一的高中代表參加了本次大賽并獲得一等獎。
襄陽一中秉承“崇德鴻文,勵行樹人”理念,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堅持走質量強校之路,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各方面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襄陽市前列。
2003年高考,當年中考成績僅540分的徐剛同學以657的高分名列全省理科第26名、全大市第2名,被清華大學錄取。2007年高考,徐媛同學以618的高分名列全省文科第11名、全大市文科應屆生第1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學校近年高考上線率逐年上升,升學率均在97%以上。2013年高考,襄陽一中應屆生一類重點大學上線人數翻一番,增長率為182%,一類優生保持率達143%,應屆生二類上線增長率196%,應屆本科上線增長率為231%,總人數連續8年過千人大關。第二屆慈善陽光班一類本科重點大學上線率52.5%,二類本科上線率95.5%。藝、體、美全面豐收,藝術、美術本科雙過線上線率70.2%,體育本科雙過線上線率84%。方正紅等8位同學通過空軍、民航飛行員考試。藍天鳴等幾十位同學,當年中考成績低于或剛達到襄陽一中錄取分數線,經過襄陽一中3年精心培養,今年高考均達到或遠遠超過一類重點大學分數線。
學校辦學業績得到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受到教育部和省市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多次表彰。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范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全國基礎教育名校”“湖北省校園管理先進單位”“襄陽市群眾滿意學校”“襄陽市教科研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13年9月,襄陽一中再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面向未來,襄陽一中將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內涵式發展為目標,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一致,克難奮進,不斷開創學校改革發展的新局面,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