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介紹
河北秦皇島一中政治教師王鐵軍試播
教學目標
知識:識記聯系普遍性、客觀性的含義;理解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以及聯系的多樣性
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的、聯系的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自覺抵制形而上學的靜止觀,自覺維護人類生存的環境。
教學重點、難點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教學方法 創設情景、啟發式引導、自主討論交流、綜合實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作為2009年最被觀眾期待的一部災難影片——《2012》,賺足了眼球和美元。一部影片從側面反映了人類如果不愛護我們這個唯一的地球的話,將會遭受毀滅性的災害。
面對著氣候變化帶給我們人類的危害,世界各國人民也都意識到了遏制全球氣候變暖,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重要性。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了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來自192個國家的談判代表召開峰會,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減排協議。
引入:為什么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5萬名各界代表參與這次峰會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新內容——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1、聯系的普遍性
(1)聯系的含義
①含義:聯系就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首先,聯系既包括事物之間,也包括事物內部的聯系。其次,這種聯系的影響、作用是相互的,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就像老師和學生之間有聯系,老師對學生有影響,同時學生對老師也是有影響的。
②哲學上的聯系與具體聯系區別
點撥: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哲學上講的聯系是對萬事萬物具體聯系的抽象與概括,是一種抽象聯系。它與具體聯系的關系是:抽象聯系是具體聯系的抽象與概括,具體聯系是抽象聯系的具體表現。
(2)聯系的普遍性:
①事物內部的聯系,每一事物內部的各部分、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
②事物之間的聯系,大到我們的宇宙間的宏觀天體,小到微觀粒子,像原子、分子、電子,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和我們的思維,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它事物有著聯系,這是一種橫向的聯系;另外,從縱向來看,也就是事物發展的歷史和趨勢看,每一個事物與它的過去和將來也是有著聯系的。所以事物之間的聯系也是普遍的。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的事物有著聯系,那么擴大到我們整個世界,它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拓展:恩格斯“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 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如何理解這段話?
歸納:這段話主要說明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
(3)聯系普遍性的方法論要求: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孤立片面的看問題。
探究: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是否意味著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聯系?
歸納:聯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具體的聯系,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有條件的,只有在一定條件下兩個事物之間才能建立聯系。
2、聯系的客觀性
探究:有人把“8”視為吉利的數字,而把“4”視為不祥的數字。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歸納:這是一種主觀臆造的聯系,沒有客觀依據,實質上是唯心主義。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是客觀的。
(1)聯系的客觀性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它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事物的聯系就其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自在事物的聯系是指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存在的聯系,所以它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人為事物的聯系,比方說計算機網絡化將整個世界聯結為一個整體,這就是人為事物的聯系。它是指人類按照一定目的、計劃或方案,通過實踐活動而形成或建立的聯系。雖然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人為建立的,具有“人化”的特點。但是它仍然是客觀的。因為一方面,人為事物的聯系是通過社會實踐建立起來的,而社會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另一方面,人為事物的聯系一旦形成之后,就會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
承認事物聯系的客觀性與肯定人的實踐活動的有目的性之間并不矛盾,人的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有目的,但畢竟要建立在承認聯系,尊重客觀聯系的基礎之上。像網絡技術、三峽工程等都是建立在自然規律的基礎之上的。
(3)聯系客觀性的方法論要求:要從事物固有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不能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不能犯詭辯論錯誤。
舉例:1992年9月18日,一個盜竊團伙盜竊了開封市博物館69件國家珍貴文物,當這些案犯被捕后,審訊人員詢問他們為什么選擇9月18日這天作案,他們回答說:因為“9.18”的諧音是“就要發”,他們是想借這個吉祥的日子發財。可悲的是他們不僅沒能發,反而被正法,恰恰是1993年的9月18日他們被依法處決。
思考:聯系具有客觀性,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呢?
(4) 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情境:1997 年6月28日,一場舉世罕見的重量級拳王爭霸賽——泰森對霍利菲爾德。霍利菲爾德寶刀不老,使出慣用的貼身術,使泰森難以施展身手,情急之下,泰森便張口咬了霍氏的耳朵,令全場轟動,輿論大嘩。但許多人看后,最多只是把它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一笑而過,誰又能意識到這是個發財的機會呢?想不到美國的一個巧克力商人在“咬耳”丑聞發生之后,立即推出了一種形狀像耳朵的巧克力,上面缺了一個角,象征著被泰森咬過的霍氏的耳朵,巧克力的包裝上還有霍氏的大幅照片。此舉立刻使這種品牌的巧克力備受關注,在諸多品牌的巧克力中脫穎而出。這個巧克力商人的“巧妙聯系”贏來了滾滾財源。
探究:這種新建立的聯系是不是對原有聯系的否定呢?
歸納:這種新聯系的建立,絕不是對原有聯系的否定,而恰恰要以原有的聯系為基礎,恰恰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只是使聯系的具體形式發生變化。我國目前正在興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不僅強化了西部與東部的聯系,促進了西部經濟的發展,而且密切了東部與沿線地區的聯系,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就是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新的聯系的最好的實例。
3、聯系的多樣性
(1)聯系多樣性的原因和具體形式
聯系除了具有普遍性、客觀性之外,由于世界是的事物是千差萬別的,所以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具有多樣性。聯系有不同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整體聯系和部分聯系、因果聯系等等。不同的聯系,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不同的作用。
強化:①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 直接聯系
②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間接聯系
③唇亡齒寒。 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
④時勢造英雄。 偶然聯系和必然聯系
⑤無風不起浪。 因果聯系
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因果聯系
⑦牽一發而動全身。 整體聯系和部分聯系
⑧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整體聯系和部分聯系
⑨“我看到了蘋果落地,為什么沒有看見引力?” 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
人們往往容易看到的是非本質的聯系,而容易忽略本質的聯系。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聯系,人們都比較容易看到,但是卻往往看不到那些間接的、長遠的聯系,忽視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中間環節。所以我們要重視事物之間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重視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中間環節。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我們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
強調:“聯系的普遍性”和“聯系的多樣性”的區別——聯系的普遍性指的是聯系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聯系的多樣性指的是聯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性質的事物之間有著不同性質的聯系,比如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本質聯系和現象聯系、必然的系和偶然聯系等。
(2)聯系多樣性的方法論要求
首先,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要重視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的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為什么聯系多樣性的方法論會要求我們把握事物的條件性?這是因為聯系的多樣性同事物所處的條件的多樣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要同時注重主客觀條件,把握好內外部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那么如何把握事物聯系的條件性呢?
舉例: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新加坡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給當時的總理李光耀打了一份報告,大意是說,我們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國有長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幾米高的海浪;我們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什么名勝古跡都沒有。要發展旅游事業,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李光耀看過報告,批了這么一行字:你想讓上帝給我們多少東西?陽光,陽光就夠了!后來,新加坡人就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陽光,種花植草,在很短的時間里,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園城市”.連續多年,旅游收入列亞洲第三位。
思考:新加坡人認識到事物的哪些聯系?又是如何根據自身條件,建立新的聯系的呢?
歸納:認識到名勝古跡、自然、人文景觀與旅游業之間的聯系,注意到充足陽光的客觀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陽光大力種花植草,營造良好的自然景觀,建立了自然景觀與旅游發展的聯系。新加坡正是認識自身條件,承認聯系的普遍性,尊重聯系的客觀性,注意聯系的多樣性,建立起新的具體聯系,大力發展旅游經濟的。因此要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其次,全面具體地分析各種條件的性質和作用,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從現實條件出發,去做那些具備了一定條件、經過努力可以成功的事情;同時又要在實踐中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改變不利條件,創造有利條件,促進自我發展。
人的活動是以客觀條件為轉移的,同時又是參與條件的變化的。人類歷史就是不斷為自己創造新的生存條件的歷史,簡單地說就是創造條件的歷史。但是,條件的變化也是有規律的,人們改變或創造條件,必須遵循客觀事物本身變化的規律,并依賴于一定的條件。為了確保認識和實踐活動的成功,我們要努力把握客觀事物與人的實踐活動所依賴的各種條件,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充分調動和發揮自身的主觀條件;既要把握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
小結: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從三個方面學習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一是聯系的普遍性,從事物內部、事物外部和整個世界方面說明了聯系是普遍的。二是聯系的客觀性,不論是自在事物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聯系的客觀性并不意味著人在聯系面前是無能為力的。三是聯系的多樣性,還提到了聯系的條件性。另外,這三點分別對應的方法論要求也是需要同學們把握好的。
相關視頻
-
-
秦皇島一中名師王鐵軍講高二政治:世界是普遍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