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帳號>>會員登錄
高二政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路寬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的地位和特點;知道我國文化區域性的原因;明確中華文化與各民族文化的關系;理解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能力目標:結合中華文化獨特的發展歷程,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感悟中華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不同區域的文化和各個民族的獨特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識;熱愛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團隊精神和愛國情感。
【重點難點】
1、重點:中華文化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包容性
2、難點: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學生分析】
學生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其認知起點絕大多數都是由歷史書本所得,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對于學生來說,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鱗片甲,要學會分析傳統文化,辨析中華文化的區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和發展的重要標識這一課標的要求還有難度。再則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的跳躍也有一定障礙。同時學生在收集與篩選社會信息、辨識社會現象、合作、表達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強。
【教學方法】
問題研討教學法、自主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導入:從歷史的角度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內容上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節課學習第二框。現在很多中國人崇尚西方文化,但是有個歷史事實很少有人知道,從13世紀一直到18世紀,西方人都在崇拜中國文化,在歐洲大陸形成的“中國熱”持續了6個世紀。當時的歐洲人看中國,就像現在的中國人看美國一樣。中國的瓷器、建筑、服飾、文學、科技、園林藝術都受到崇拜,中國幾乎成為他們向往的烏托邦。中華文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魅力?首先我們來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一、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獨特性)
二、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區域性)
三、中華之瑰寶 民族之驕傲(民族性)
四、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板書設計】
一、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獨特性)
1、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特點和地位
2、中國古代科技的地位和特點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區域性)
1、文化區域性的成因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
三、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民族性)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四、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1、含義、意義
2、中華文化的作用(力量)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