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3/6
2610次查看
左伯華發布
“凡學生,每次考試都渴望得高分;凡家長,均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凡老師,每一次考試都感到考的不是學生,考的是老師引導學生‘從游’的本領?!闭f這話的是江蘇省如皋中學校長左伯華。
每年高考成績揭曉,總是如皋中學最歡騰的日子,一所所知名高校成了如皋中學畢業學生的下一個人生驛站。2012年,如皋中學有1120人參加高考,本二包括本一上線1036人,上線率達到93%,其中有10多人考上了北大、清華。數據是枯燥的,枯燥的數字背后,卻顯示出如皋中學鏗鏘有力的步履:如果把時針往回撥,2005年迄今,如皋中學每年高考上線率基本上穩定在這個概率,這在江蘇省同級別學校中名列前茅。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滿園春。如皋中學高分群體現象,引起了中國教育界的關注。而今,如皋中學已獲得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10多所名牌大學實名推薦的資格。
“從游”:自由教育是根本
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
自清末狀元、實業家、思想家、教育家張謇先生聯絡士紳在如皋創辦學堂已近110年的歷史,中學部獨立辦學亦近90年。這為如皋孕育了尊師重教的濃厚底蘊。
2002年,左伯華被推至這所百年名校校長的位置。其時教育改革風起云涌。有人主張:教育應以老師為中心;也有主張:應學習歐美,以學生為中心。左伯華認真觀察著思考著這些爭辯。教物理出身的他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如果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跟著老師走,有可能會讓未成年的孩子形成“盲從”;如果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育,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不斷地爭論,課堂就會變成辯論會,而教師應有的責任答疑解惑沒有落到實處。二者均有所長亦有弊端。選擇怎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利放大讓弊降到最小值?
左伯華在探索中領悟到:課堂教學中不是“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是“教師引導學生走”。他開始實踐現代著名教育家梅貽琦先生的教育理念——從游論:教師的“示范”對學生的教育起到關鍵作用,老師不但要“以己之專長之特科知識為明晰講授”,而且要為學生的“自謀修養、意志鍛煉和情緒裁節”樹立榜樣。教師就像長江里的引航員,引領船隊在陌生的水域繞開暗礁淺灘。這樣不僅帶來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參與度、思維量的飛升,還有利于開啟學生的智慧,在教師引領學生前行的進程中,又充分保障同學們探尋真知的濃厚興趣,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機智應變能力的提高。
魚在水里遨游時,是自由的,也是歡快的。和如皋中學的老校友們交流,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詞匯:“自由?!闭嬲慕逃亲杂山逃攲W生能自由自主地選擇自己學習的對象、重點和難點時,他才能認真探討、細心體會、深入理解,他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被充分調動,他的潛能才能被充分挖掘。學校確立了“低起點、小臺階、高密度、大容量、著眼基礎、著重能力”的教學原則,確保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學校對語、數、外等科目每周安排一節研究課,下午第三節課后、晚自修學習全部留給學生自主學習,讓優等生先自學深化、中等生復習優化,后進生補差消化,從而擴大了優生群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后進生數量。
“從游”教育理論的實踐,真正讓如皋中學成了“學習的場所,精神的家園,成才的搖籃?!?012年如皋中學考上北大的張蘇秦同學說:“在老師的引領下,我覺得關鍵是要把握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有些人覺得,課堂上沒有完全吃進老師的講課內容,于是課后就去補習,我認為課后補習并不是不好,但課堂學習才是本,千萬不能做本末倒置的事?!?br />
“從游”:全面發展是核心
和左伯華校長交流,從現象交流到本質。
在如皋中學,“從游”不僅是課本知識積累,而且要鼓勵個體全方面的身心健康發展;不是個體的跟隨,而是群體的探索。
為此,如皋中學樹立了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和人人成才的觀點。學校教育不是針對少數精英,而是面對全體學生;不僅狠抓學生的課程教育,同樣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比如說如皋中學保證每年四季都有午睡,學生在宿舍睡,走讀生在家里睡;如皋中學每天堅持兩課兩操,確保同學們每天都有一小時的陽光體育鍛煉時間;學校創造條件開設化學體驗、手工制作、體育競賽、心理健康、藝術鑒賞等校本課程,滿足各類特長生的成長需求;學校還舉辦各類興趣小組,舉行多種活動,如高一學生的合唱比賽,高二學生的才藝表演,全校學生的書畫展覽、球類比賽、體育運動會等等,幾乎都由學生設計活動方案,學生自購服裝、道具、自出海報、自己組織。這些活動為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進行“創作”提供了平臺,使整個校園“處處有日新月異的創造,人人有創造的沖動和體驗”,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這種用“創新”文化讓校園充滿生機,以“多元”文化讓校園舒展精神自由,用人文精神讓校園散發沁人溫馨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健康地全面成長。
從跟著游到自主游,就是學會了學習方法和技巧;從自主游到創造性地游,就有可能創造奇跡。一個優秀的教師他的價值在于發現、挖掘、幫助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施展。左伯華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10年高考語文閱卷現場,閱讀老師被一篇作文難壞了,這篇作文所用文字、所用典古十分深奧,后請教古文專家,專家研讀后興奮不已。稱贊這篇文章是高考奇文,作者是古文奇才。如果他學文科,可直接讀研!”后來經查證,原來這位古文奇才是來自如皋中學的高考學生王云飛。消息傳出后,全國數十家媒體蜂擁而來采訪報道。據左校長透露:高一時老師發現王云飛愛讀古籍,在當下高考中偏科是很致命的。但左校長給班主任的建議是:只要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他能認真完成,應該讓這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古文知識積累多了,王云飛用古文寫作文就水到渠成。后來他寫的這篇高考作文得了特高分。
左伯華常對老師們說:高中學生即將步入青年階段,未知的世界對他們很遼闊,未來的人生之路還很長,無論是知識的滋潤還是自身的培育,無論是自身的追求還是祖國的期盼,一個個學生都構成民族的希望。物理學上有個木桶理論,一個木桶最低的木板,就是裝滿水的標桿,所以如皋中學在教育中始終把“短板”作為衡量教育的水準。比如說英語教師徐建梅,她從班上最后一名學生抓起,結果她教的高三(14)班英語高考成績幾乎人人100分以上。“短板”升高了,整體教育質量就會得到全面提升。如皋中學這幾年出現高分群體現象,這是很主要的原因之一。“一個也不能少”,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從游”:隊伍建設是關鍵
左校長在深思。
他說:“學校的根基是什么?就是要有一支不畏艱辛,在教育領域不斷艱辛探索的團隊?!?br />
“從游”,與引導者的學識、能力、經驗、性格、氣質等有很大關系。如皋中學鼓勵教師們大膽探索,追求個性,形成風格,打造出了一支能吃苦、肯鉆研、會創新的師資隊伍。
學校的發展要看教師,教師的發展要看積極性,教師的積極性如何激發?要靠領導班子的良好作風,更要看良好的內部機制的建立。如皋中學從選人、用人、評價人,到教師的津貼發放都有一套相應的合理的規章制度,以規章制度來引導大家做什么,怎么做,以規章制度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了辦學的總體實力。
“雙向選擇,優化組合”。在如皋中學,每個年級是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教師,教師教哪個年級,不是校長說了算,而是年級說了算。這是一個用人的機制,也是一個評價的機制,激勵的機制,關心學生、教學效果好的老師,年級爭著要你。這種競爭機制促使曾經落伍的老師開始反思、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每年暑假,左伯華都要在剛畢業的校友中作這樣的調查:你最喜歡上哪位老師的課?為什么喜歡?這種調研,激勵更多的老師努力去做學生喜歡的引領者。
左伯華告訴我們:這幾年如皋中學在教師隊伍建設中,他們重點實施了體制建設和機制建設。學生是樹,學習是扎根;教師是泥土,教育教學則是培根。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結合中外成功的教育理念,在體制上完善,在機制上創新。良好的制度讓優秀的教師變得更加出色,也使如皋中學的學生變得更加優秀,這是一個層層推進的良性循環。他舉例說:這幾年他們完善了寬松的教育環境,形成了教師的個人風格。高三英語組通過研究,就找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10多種方法。使如皋中學的高考學生英語成績比普通中學考生平均成績提高了7——10分。這樣的教研活動,學校一直在提倡,并用量化的方式,建立了激勵機制,形成了人人力爭上游的教學教研濃厚的氛圍。如今,如皋中學297名在職教師中有119名中學高級教師,5名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優秀教師、江蘇省愛生模范,18名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南通市名師培養對象、南通市學科帶頭人、南通市骨干教師。
百年如皋中學是一江春水,每年都有近4000名師生在里面自由地暢游。如皋中學的“從游”教育理念的實踐,如大雁飛過,那“人”字形相互支撐飛翔的姿勢,抒寫在藍天白云和大地之間。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暫無文章
左伯華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江蘇省如皋市育賢路601號
電話:051387633501
郵箱:rgzx001@126.com
和左伯華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江蘇省如皋中學校長—左伯華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