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3/5
10216次查看
嚴少標發布
“歲月如歌聲聲遠,事業如棋局局新?!睋荛_歷史的煙塵,追溯5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領略到亭中人創業的艱辛與執著、成長的喜悅和歡欣?!}記
1952年10月,經蘇北行署批準,南通縣人民政府建立了第一所縣立中學,定名為“南通縣初級中學”。為了便利農民子女上學,校址選在原雙樓鄉蛤蟆村,即今西亭鎮西首的運鹽河(現團結河)南岸,瀾平橋下。以土改時政府沒收的地主莊園——邢家莊作為校舍,擁有近百間平房,因陋就簡招收初一新生150人計3個班級??h長趙洪程兼任校長,張紹榮任副校長,主持日常工作。從文化教育部門抽調了8名教職工,開始了艱苦的學校創業歷程。同時,學校在邢家莊河西征地計40余畝增建新校舍,當年建成教室8間。歲末,學校更名為“南通縣瀾平初級中學”,趙洪程不再兼任校長,張紹榮升任校長。
1953年,全縣教育事業進行調整、整頓。下半年通過編班測驗,劉橋、二甲兩個公費初補班學生成績合格者編入本校,連同原有初一3個班學生編成4個初二班,并且開始招收初一新生4個班。學校更名為“南通縣西亭初級中學”。原四安新民6個初補班調整為公辦班,作為本校分部,民主人士吳浦云先生任分部主任。是年,繼續擴建校園,并聘專人培育花木,綠化學校。1954年,再招收初一新生4個班,四軌制初級中學的規模形成。本部學生634名,教職工51名。1955年,學校首屆初中生畢業。1956年,四安分部獨立建校,定名為“南通縣四安初級中學”。
1957年,新校舍建成,學校初具規模。共建教學用房176間,由北向南共四排;宿舍35間,在學校東側依次排列;還建有圖書室、儀器室、禮堂、花房等。學校坐南朝北,面對運鹽河,校門設在面河的兩層樓房的底樓中心。校園后面辟有13.6 畝的大操場。校舍布局合理,為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958年9月,學校增設高中部,招收高一新生兩個班。學校改名為“南通縣西亭中學”,成為全縣四所完全中學之一。1959年學校建立黨支部。張紹榮調離,沈沂調任本校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在此期間,學校大力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先后建立實驗農場、飼養場等勞動基地。大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推行勞衛制,組建運動隊,進行體育專項訓練,體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縣、地區先后在本校召開體育現場會。1960年學校被評為省先進集體,沈沂代表學校參加了省文教群英會,專題介紹了體育工作經驗,是年,初中四軌,高中雙軌,全校18個班,學生940人,教工61人,沈沂升任校長。
1961年,73名首屆高中生畢業,大部分被高校錄取,其他走向工農業生產一線。為了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s減初中班,改招初一新生3個班。1962年,繼續貫徹“八字”方針,縮減高中班,改招高一新生一個班。同時,執行《江蘇省中小學若干問題暫行規定》,根據“適當控制課時,轉入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軌道,切實執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針,效果非常顯著。1965年高中畢業生55人,有38人被高等學校錄取,多人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重點院校錄取,升學率達70%,列全縣第一。校園建設繼續得到加強,綠化工作又上新臺階。鳥語花香、四季常青,被譽為“花園學校”。1964年,縣、地區均在本校召開了綠化現場會。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處于混亂之中。6月下旬,縣委派出工作組進駐學校,原學校領導靠邊,黨組織癱瘓,學校被迫停課,師生被卷入無休止的批判斗爭之中,教職工有16人先后受到沖擊、批斗。8月,部分學生到社會上“破四舊”。9月,學校改名為“南通縣育紅中學”。嗣后,大串聯,批判所謂“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撤銷工作組,學校處于無政府狀態。1967年暑假期間,軍宣隊進駐學校搞軍訓。學校在全縣中學中首先實現大聯合。1968年3月,成立“南通縣育紅中學革命委員會”,沈沂調離本校,張紹榮調回學校任“革委會”主任。同年,工宣隊進駐學校,開展學工、學農、學軍活動。1971年,張紹榮調離本校,吳新權主持學校全面工作。1971年,在縣工宣隊的幫助下,依靠縣印刷廠的兩臺圓盤印刷機,辦起“西亭中學印刷廠”。1972年,學習蘇州經驗,加強“雙基”教學,教學質量曾一度回升。1972年,費錦賢調任學?!案镂瘯敝魅?,主持學校全面工作。同年9月,學校校名恢復為“南通縣西亭中學?!?br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后,工宣隊撤離學校,恢復黨支部的組織活動。1977年,初中由二年制向三年制過渡,高一招收新生7個班。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迎來了教育、文化科學事業發展的春天,學校一方面狠抓撥亂反正,批判極“左”觀點和“兩個凡是”,另一方面狠抓校風建設,調整教師隊伍,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來,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1978至1979年,有四名同學分別在省、地區的數、理、化競賽中獲第一、第二名。1976年至1979年,在南通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一直獲完中組第一名。1980年,學校校門由朝北面河改為朝南面向操場。
1981年,費錦賢校長生病休息,吳新權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學校在教育教學及內部管理上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提出“全、勤、實、嚴”的四字校風。1982年,學校建立政治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廣大師生積極參加“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文明禮貌月”活動,學雷鋒、創“三好”。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教風學風日趨嚴謹,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整理建校以來的檔案組成1054卷,在全縣完中中首批建立檔案。為滿足廣大社會知青的求知愿望,學校開辦“高中補習班”。
1984年8月,全縣調整、充實完中領導班子,張作義調任本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這一年,高中完成由二年制向三年制的過渡,學校的學制和辦學規模定型,從此,辦學規模確定為初中雙軌6個班,高中四軌12個班。年底,學校召開第一屆教職工大會,建立基層工會參政議政制度,民主管理學校。同年建立“教工之家”。1985年8月,張作義調離本校,李斯永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這兩年中,學校落實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號召,有秩序、有步驟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分別進行化學“單元結構教學法”、物理“六課型教學法”、語文“三主一式教學法”的試驗,廣泛開辟第二課堂。1984年高考升學率為全縣同類學校之冠。1981至1985年為國家輸送8名飛行學員,全國少見,受到中央軍委及省、地、縣的嘉獎。校園建設繼續加強。1984年建成兩幢教學大樓,18個教室,教育局在本校召開基建工作現場會。1985年建成男、女學生生活樓各一幢,評為縣基建工作先進集體。1984年獲“檔案管理先進集體”稱號。
1986年8月,李斯永調離本校,張連組任學校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學校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與南通縣繡衣廠實行校廠掛鉤,促進兩個文明建設。1987年,學校招收縫工培訓班和企業管理班各一個,為繡衣廠培訓熟練工人78人,企業管理人員50名;同時,學校興建廠房13間,開辦縫工車間,隨后又發展為校辦金亭時裝廠。繡衣廠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昝圣明被聘為學校名譽校長。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1988年以來,學校積極實行普教轉軌,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連年被縣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校辦印刷廠、時裝廠、養豬場、小賣部等獨立核算單位完善了經濟管理承包責任制,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被評為縣“后勤管理先進集體”。1989年,周學仁老師被評為全國優秀老師。
1989年8月,張連組校長調離本校。楊耀康調任學校副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1991年8月,楊耀康晉升為校長、黨支部書記。學校認真貫徹《江蘇省中小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嚴格常規管理,優化育人環境,向管理要質量,建立檢查、評比、導護制度,把競爭機制引入教育教學和常規管理之中。
1990年8月學校編印了《西亭中學學生須知》,并被評為全市農村中學中唯一的“十佳校園”。
1991年編印了《西亭中學規章制度匯編(教師分冊)》。學校明確提出了“團結、嚴謹、勤奮、奉獻”的八字校風、“團結、廉潔、勤政、求實”的領導作風、“嚴謹、博學、愛生、善教”的教風和“尊師、守紀、勤學、進取”的學風。與此同時,認真貫徹《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管理的暫行規定》,規范教學常規,狠抓教學“六認真”,教學比武等教研活動蓬勃開展。學校黨支部被評為縣“先進黨支部”,楊耀康被評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光榮地出席了省表彰大會。截至1992年,教師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的教研論文達百余篇,20多名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學校的教育教學骨干,學生在全國、省、市、縣的各類競賽中有100多人次獲獎。
1990年至1992年,學校自籌資金,在校園東西兩側新建四幢教工生活樓。
1993年8月,楊耀康調離本校,張宏俊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學校綜合樓——銀杏樓落成,一時成為西亭中學的標志建筑。學校隨著撤縣建市,更名為“通州市西亭中學”。當年,學校高考升學率在全縣同類學校中遙遙領先,并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钡墓鈽s稱號。
1993年10月全省綜改會議在我校召開。
1994年1月8日,成立西亭中學董事會,由興東繡衣集團公司總經理昝圣明任學校董事長,校長張宏俊任副董事長,試行“兩權分離”的辦學改革,被省教委稱為“西亭模式”,開辟了新時期辦學的新道路。江蘇省副省長張懷西來校視察時欣然題詞“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經教聯姻比翼齊飛”。學校在內部管理上進行改革,試行校長負責制、干部選舉制、教師聘用制和結構工資制。當年學校向陳良橋村征地19.63畝,并填平老操場東側小河,于次年建成總面積為18010平方米的全封閉式操場。同時新建教工生活樓一幢,改建了師生食堂。
1995年11月,經江蘇省教育廳驗收,西亭中學成為全省第一百所重點高級中學,也是全省唯一的一所省級農村重點高中。當年,原教導處分為政教、教務、教研三個處室的建制,初中部停止招生,高一招生增至6個班。陳國強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學校制訂了《西亭中學五年發展規劃》,決定在操場東側開辟新教學區,原校園全部改建為師生生活區,在團結河南側拆除老房屋,建成五層公寓式學生生活樓,命名為“飛鳳寓”。
1996年9月,附屬于西亭中學的民辦公助性質的黃金中學建立,開始招收六年一貫制實驗班1個班,次年招兩個班。至1997年,全校共23個班,教職工160多人。學校占地面積4586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8077平方米。學校自籌資金,開始了教學新區建設的籌備工作。征地24.175畝,與原校辦廠廠區合并為教學新區。
1997年,高一招生增至8個班,改建男生兩幢學生樓,命名為“騰龍閣”。學校獲南通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南通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江蘇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陳國強老師獲江蘇省“紅杉樹”園丁獎金獎。
1998年7月,60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教學大樓“求知堂”竣工,建有40個標準教室,添置了先進的教學設施。9月,師生全部到新教學區開學上課,教學區與生活區全部分開。歲末,學校建立黨總支,張宏俊任黨總支書記。學校被評為“南通市模范學校”。
1998年11月,在教學樓“求知堂”南邊建成建筑面積為6800平方米的科技大樓“求真館”,內有理、化、生、勞技實驗室,電腦房、音樂室等,樓頂配置天文臺,增設多媒體教室和報告廳。同時,將老校區的兩幢教學樓改建為學生生活樓。
1999年,用集資辦法在生活區建教工生活樓四幢。是年,高中部為8軌24個班,初中8個班,全校形成擁有32個班級1830名學生的規模。當年學校高考升學率已達95%,高考綜合評估列全省第25名,創學校歷史新高,學校獲“南通市德育先進學?!狈Q號,并成為“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實驗區實驗學?!薄?月,張宏俊調離本校,邢斌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
2000年,學校制訂了2000年到2004年的西亭中學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并且通過了《通州市西亭中學學校內部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充實了改革內容,完善了改革措施。學校決定,為創建國家級示范高中努力奮斗。為此,加快了建設步伐,上半年,在求知堂北面,建成5000米2的圖書辦公大樓;下半年,在老生活區小河(現恒春池)東側征地40畝,建成兩幢6900米2女生公寓,命名為“飛鳳寓”,將原女生宿舍“飛鳳寓”并入“騰龍閣”宿舍區。年末,新建7000米2新食堂“求儉廳”,可供4000人同時就餐。當年高考綜合評估成績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四位,文科均分列省第三,理科均分列全省第六。獲“全國NOI信息學優秀參賽學校”、“南通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 等光榮稱號,學校實驗室成為 “江蘇省普通高中標準化實驗室”。
2001年4月,學校圓滿通過國家級示范高中驗收。2001年6月27日,成立中共西亭中學黨委會,校長邢斌兼任黨委書記。高考綜合評估在通州市再次奪冠。是年,學校獲“南通市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 “江蘇省貫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先進集體”、“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先進學?!?、“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實驗基地”、“二十一世紀中國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南通市安全文明之家”、“南通市先進教工之家”等諸多榮譽,趙建華老師被評為“江蘇省青年教師教學新秀”,陳國強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指導教師”。
2002年,校園建設再上新臺階。新建了坐東面西的主大門,配有兩層的傳達室;在教學樓“求知堂”東面擴建20間教室,男生宿舍區新建一幢六層大樓;新征土地40余畝,10月,建成能容納3000多人的體育館,學校塑膠田徑場經過改造, 10月正式投入使用。全校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三大主塊成型,布局合理。學校連續三年獲通州市高考綜合評估總分第一,首屆實驗班開毅等同學分別被清華等大學錄取。學校獲得了“江蘇省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先進集體”、 “南通市綠色學?!薄ⅰ澳贤ㄊ薪炭蒲邢冗M學?!钡葮s譽。是年11月14日,學校舉行了50周年校慶紀念活動,國家領導人、教育部、省教育廳分別發來賀電賀詞,在京參加十六大的昝圣達等6名南通代表委托專人乘飛機送來題詞,邢斌校長致辭,團省委副書記李國華代表校友發表講話,2000多名各界賓朋參加了紀念活動。為了紀念此次盛舉,學校特別建成了“五秩廣場”,地面用花草構成中國、世界地圖輪廓,并建有繼往開來大型浮雕門。50年來,學校為祖國培養了17000多名高初中畢業生,凝聚了“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探究創新,健全人格”的辦學思想;鑄就了“愛校敬業的主人翁精神,崇高和諧的大團結精神,追求卓越的爭一流精神”的學校精神;實現了“創一流環境、一流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管理、一流質量”的辦學目標。
2003年6月,經省教育廳批準,學校更名為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中考和高考取得了成功。當年高考有10人超過600分,2人進入通州市前10名,本科上線人數居通州市第一,高考綜合評估在通州市第四次名列第一,列江蘇省新增重點中學第二名。學校圖書館被評為江蘇省一級圖書館,校團委被評為南通市五四紅旗團委、通州市五四紅旗團委。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位、南通市模范學校、南通市文明單位、南通市教科研先進集體、南通市“安全文明校園”、通州市事業單位管理先進單位、通州市教科研先進集體、通州市衛生工作先進集體、通州市經濟文化保衛工作先進單位、通州市“三五”普法先進集體、通州市依法治校先進集體、通州市依法治市先進集體等。校園網站初步建成。
2004年,高考本科上線率高達90.58%,1人進入通州市前10名,高考綜合評估在通州市第五次名列第一,實現高考通州“五連冠”。省級研究課題子課題“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研究”圓滿結題。校團委獲通州市團建工作先進學校,2個團支部被評為“新長征突擊隊”,6名優秀學員被發展成中共預備黨員。強化安全校園建設,投入40多萬元,建設了校園防盜系統,通過“南通市安全文明校園”和“通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驗收。學校食堂被評為南通市A級食堂。學校首批轉評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并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南通市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先進集體等等。
2005年,在招生形勢更加嚴峻、校際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高考創造了新亮點:本科上線564人,創歷史新高,200多人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4名學生被北京外國語大學提前錄取,六年一貫制實驗班高考達線率在95%以上,高考錄取率達98%以上。為南通市基教工作會議提供現場,并得到了很高評價:“西亭中學以精細化管理創特色,在強調教學‘六認真’的同時,提出了學生學習‘六認真’和后勤管理‘六認真’的要求,做到教、學管理細致,后勤管理到位。各項管理科學、規范、嚴謹,有創新,重視分數管理,更重視人的發展管理,重視學生管理更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管理,學校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7月29日《人民日報》頭版在《教育,老百姓的富民工程》為題的報導中,稱贊西亭中學把“好學校”辦到老百姓家門口了。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讀書育人特色學校、第四屆南通市模范學校、南通市事業單位管理先進集體、南通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通州市文明單位、通州市安全生產先進集體、通州市教育督導綜合評估優質學校、通州市教科研先進集體等。校團委向灌南縣長茂中學捐贈了2000余冊書籍資料。
2006年,應屆高三畢業生高考本科上線數近500人,2名學生獲659、656的高分,繼續保持省市前列;中考有19人達市中錄取分數線。學校被通州市教育局確定為通州市語文、政治、歷史學科基地。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比武,3人獲江蘇省一等獎,4人獲南通市獲一等獎,11人通州市一等獎,獲獎面與獲獎檔次空前。學校承擔的省級立項課題《高中課堂教學創新策略研究》順利通過結題鑒定,獲專家肯定與好評。學校被確認為通州市青少年文學愛好者活動基地,并先后獲得江蘇省陶行知思想研究研究先進集體、江蘇省未成年人科技創新教育先進學校、全國第十屆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動團體優秀獎、南通市事業單位管理先進集體、南通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第二批南通市最安全學校、南通市青少年行為規范示范學校、南通市達標創模先進集體、南通市先進教工小家、南通市模范教工之家、通州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通州市安全生產先進集體、通州市教育督導綜合評估優質學校、通州市教科研先進集體、通州市第五屆科技節暨第十八屆科普宣傳周先進集體、通州市先進職工之家等榮譽。
2007,學校克服了六年一貫制全部直升的困難,高考取得優異了成績??偡?00分以上有177人,13人達到南京大學以上高校錄取分數線,本科達線496人,列全市第二名。我校教師參加教學比武,5人獲江蘇省一等獎,6人獲南通市一等獎,12人獲通州市一等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得全國、省市等級獎400多人次,獲獎檔次高,獲獎面廣。圓滿承辦了江蘇省三門球實踐課展示暨課題中期交流會,我校3名教師獲省會課一等獎。學校女子排球隊獲通州市中學生女子排球比賽冠軍。學校被評為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在體育館西側建設了3棟教工宿舍樓,總面積10800平方米。
2008年,新開學校南大門。3月25日,新一屆董事會成立,昝圣達當選為董事長,通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校長、黨委書記邢斌當選為副董事長。市委副書記王亞雄到會表示祝賀。他充分肯定了西亭中學的辦學業績,說“西亭高級中學15年勇立江海潮頭的發展軌跡,是一部敢為人先、銳意改革的創新史,是一部艱苦奮斗、跨越發展的創業史,是一部自強不息,爭創一流的創優史?!辈⑾M魍ぶ袑W進一步深化辦學體制改革,激發辦學活力,強化學校管理,提升教育質量,推動學校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為通州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證。市人大副主任吳曉暉、政協副主席王沈康出席會議。
5月5日,2008南通“青年月”啟動儀式暨通州市“五四”表彰大會、第十四屆青年聯歡節開幕式在西亭中學舉行。共青團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公永剛介紹了2008江蘇“青年月”活動的情況,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郭臘軍宣布2008南通“青年月”活動啟動,通州市委副書記王亞雄致辭。當天還進行了由共青團南通市委、共青團通州市委共同主辦的“青春建功新農村”專場文藝演出。西亭中學獻演的舞蹈《茉莉芬芳》贏得滿堂喝彩。省、南通市相關領導,通州市領導陳照煌、李雪峰、明漢清、曹建平、昝圣達、陳艷梅、宋漢斌等出席了活動。
6月高考成績揭曉,我校均分、提高率、本科率等綜合評估實現的新突破。張濛檬同學以全省第38名、通州市第2名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數百名同學被清華、復旦、南大、浙大等重點高校錄取。
8月,學校人事調整。副校長嚴少標提任通州市劉橋中學校長,學校紀委書記朱新星改任副校長,校長助理繆國林任副校長兼興東初中校長,校長助理徐訓榮任副校長。6名教師調出。新進17名新教師,調入18名教師。
9月9日下午,通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雪峰到西亭中學慰問師生,他充分肯定了亭中突出的辦學業績,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亭中頒發了2008年高考特殊貢獻獎叁萬元。
11月11日上午,省貫徹落實《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范》督查組一行4人來我校督查。督查組對我校貫徹落實《規范》的舉措作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學校需要改進的環節和努力的方向。
學校獲得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模范教工之家、南通市和諧校園創建活動先進集體、南通市模范教工之家、通州市第五屆模范學校、通州市第七屆科技節暨第二十屆科普宣傳周先進集體、通州市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示范學校等榮譽。
學生學科類競賽200多人次獲獎,學校女排第三次奪得通州市女排冠軍,學校田徑隊以總分第一奪得冠軍,學校紅十字會代表隊在2008年通州市紅十字青少年救護知識與技能比賽中以總分第一勇奪桂冠。亭苑文學社被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江蘇省教育學會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評為江蘇省優秀中學生文學社。
在由北京《紅旗畫刊》社主辦,《基礎教育參考》、騰訊教育、中國教育宣傳網協辦,新華網教育頻道支持,《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現代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光明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校長協會網、中國院校校慶網等媒體發布計劃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30人30?!蓖七x活動中,邢斌校長榮獲全國基礎教育貢獻人物。朱新星副校長被評為南通市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楊永鋼副主任被評為南通市高中語文骨干教師,徐育老師被為南通市高中歷史骨干教師,易陽曉老師被評為南通市教壇新秀。
2008年度通州市青年教師優課比賽,我校張艷(語文)、王小亮(數學)、張彬(數學)、周燕飛(英語)、錢海軍(英語)、周亞梅(物理)、魏兵(歷史)、趙善龍(生物)、王能(政治)、牟建華(地理)等10位老師獲一等獎,成為通州賽課之最。易素老師獲通州市初中物理教師實驗操作技能競賽完中組一等獎第一名,陳峰老師在通州市第二屆中小學優秀班會課評比中獲高中組一等獎,顧麗老師教案設計《直線的斜率》獲江蘇省優秀教學設計評比三等獎,杜愛寧老師獲全市高中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
姚欽、陳林華、季鋒、趙善龍、蔡小沖、曹春華、成志新等7位老師被評為2008年度通州市教學“六認真”先進個人;2008屆高三物理備課組(組長:張?。?、化學備課組(組長:茅正平)被評為2007-2008年度通州市高三優秀備課組;季云杰、牟建華、季志鋒、欒愛春、王志鋒、孫兵、曹春華、陸王華、季瑩、吳煒、張燕、王曙華、陳建等13位老師被評為2007-2008年度通州市高三優秀教師。
我校師生向汶川災區募集善款15萬多元,向陜西淳化縣建設希望學校捐款21370.30元。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暫無文章
嚴少標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興東鎮解放北路60號
電話:051386534035
郵箱:jsxtzx@126.com
和嚴少標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校長—嚴少標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