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1/15
1861次查看
王麗萍發布
“教師的發展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因為學校只有‘以師為本才能真正做到‘以生為本’。”貴州師大附中副校長王麗萍表示:只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實施真正意義的素質教育;只有在學生成才,教師成功,教學雙贏的前提下,學校才能又好又快健康持續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內涵發展的根本在于教師的發展。
教師兼顧
師德與愛心
“欲為業師,先做德范”,教師的道德風范決定了他能否成為讓學生乃至社會認可的合格教師,而師德的靈魂是愛心,是師愛。王麗萍認為:成功的教育要求教師們具有專業化的教師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善良與關愛、寬容與公正,敬業與正直。
“因為,教師是堅強的,學生就不會軟弱;教師是自信的,學生就不會迷茫;教師是寬容的,學生就不會狹隘;教師是豐富的,學生就不會貧乏。而這些特征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愛’字。”王校長告訴記者,該校正是秉承了這種教學理念,使教師富于愛心,做到“有教無類”,“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團隊協作
取長補短
“團隊協作、取長補短,也是我校慣用的教學方式。”王麗萍稱:“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而教育發展的時代趨勢也明確無疑地告訴我們,靠個人單打獨斗,孤軍奮戰便可以有所作為的時代已經結束。”
王校長認為,個人特長需要發揮,教學個性應該形成,但目的都是“為了一切學生”。因此,該校提倡互相賞識,取長補短,和諧相處,團隊協作。“這不僅是個人的與人為善的問題,而且是整體實力、團隊形象和構建和諧校園的問題。”其告訴記者,近幾年她分管教學,主抓高中畢業班工作,一個成功的體驗就是強調團隊協作、集體創作。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使全體畢業班老師互相尊重,加強溝通,互相了解,取長補短。
王校長介紹,首先是落實集體備課,共同探討。因為備課是教學的關鍵,而高三的總結性備課則是群策群力,打好攻堅戰的關鍵。學校根據本校工作實際,明確提出備課的具體要求,要求教師“掌握課標,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識準確。”更重要的是同伴互助,同一學科的中青年教師、新老師親密合作,學科之間也由年級組,班主任加強溝通協調,相成互補,減少內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是定期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人人有分析,分析到人人。學科教師各自分析所教學生的各類情況然后匯總對比成績,找出差距與不足,想出改進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消除職業倦怠
強化敬業精神
據一項調查表明:從進入行業初期的豪情壯志日漸消退,桃李滿天下的希冀和榮譽感漸趨淡漠而安于現狀,得過且過的教師日漸增多。許多老師苦于不能改行,無精打采,無可奈何地端著教師這只“飯碗”——超過80%的高中教師反映“壓力較大”,近90%的教師有不同程度“倦怠感”,其中“嚴重倦怠”的接近30%。
“在我校,由于長期重視心理調整,教師倦怠的情況可能稍好,但‘危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不可不充分重視和正確面對。”王麗萍表示,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提出“遠離職業倦怠,享受職業幸福”等觀念,并陸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樹立教師自尊、減少會議、盡可能給足教師自由支配的時間;注重人文、情感,提倡文人相“親”。初步在學校中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的事業環境,使“職業倦怠”有明顯緩解,學校老師的職業心態趨于穩定、健康、積極。
終身學習興趣
教師與學生并行
“教書人不愛讀書,不會讀書,如盲人騎瞎馬,在學校,恐怕沒有比這個危害更大的事情了。因此,在培養學生養成和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與興趣的同時,我們也同時要求教師們做到這點。”王麗萍表示,每一個稱職的校長,都必須是終身學習的帶頭人,都必須確保他帶領的教師團隊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與時俱進的團隊。
“與此同時,我校還要求教師們養成和保持職業反思的習慣和自覺性。”王校長認為,要了解一個教師有無專業前途,他有無職業反思的習慣是一個決定性的條件。因此,該校建議教師每天、每周、每月,最低限度地為每學期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以此使教育達到良性循環。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暫無文章
下一篇:貴州師大附中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王麗萍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寶山北路199號
電話:08515601360
郵箱:33358201@qq.com
和王麗萍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貴州師大附中校長—王麗萍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