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2/28
1672次查看
王楚奇發布
學生各具潛能,不能用同一標準衡量,學校應創造條件,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價值觀要求兼顧全體學生,使他們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此,我校提出“不讓一名貧困生失學,不讓一名學困生掉隊,不讓一名后進生失望,不讓一個學生家長不滿意”的“四不”口號,創新了學校教育教學評價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創新評價方案
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一個核心、四個結合”為指導思想,即堅持以“關注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為核心,堅持“改革與傳承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相結合,個體評價與團體評價相結合”的四個結合,制定了科學可行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即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評價、過程評價和個性評價,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該方案
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我們確立了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社區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
二是評價客體的全面性。評價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面向學生素質的多個維度,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是評價內容的前瞻性。該方案評價的內容按照課改規定的六個維度,結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環境和發展現狀,既考慮到良好習慣的養成,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又考核學生的個性特長的發展,為學生人生規劃提前設計。
四是評價標準的可行性。我們依據“課改”的要求和省、市有關文件規定,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的內容進行分解,確定了《612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基礎性發展目標》,即: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六個維度(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和十二個要素(思想品質、法紀觀念、責任意識、自我意識、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參與意識、合作能力、身心健康、運動能力、審美觀念、表現能力),每一要素下面均有一系列的關鍵表現,每項目標是學生習慣養成中最基本的素養,內容非常簡約、直白,容易使學生理解,便于師生操作,同時,關鍵表現內容的確定是可變的,根據每學年對學生教育的重點和學校工作的重心,可適當調整或增加,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更具有實際性、針對性。
五是評價功能的發展性。我們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定位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等級評價,更重要的是通過評價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特長得到發展,使學生通過學校搭建的評價平臺,每天都不斷進步,每天都不斷完善與發展,真正體現學校“育人為本、質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
二、開展形成評價
我校近年著力健全評價網絡,評價網絡包括學校、學生、家長、社區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及教師和學校綜合評價、認可評價,社區佐評等途徑,從學生日常表現和過程性材料入手,給出評價等級、評語或成長指導意見。所謂過程性材料不僅有關鍵的學業考試成績與課堂內外的作業訓練情況,還有綜合實踐活動、特長培訓、獲獎情況及社區服務記錄等等。
1、改進學生學習能力評價辦法,取消分數公布制,實行評價等級制。挖掉“分數”這個“應試教育的根”,以“ABCD”四個等級來代替分數評價,強調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按考試成績為學生排隊,堅決廢止單純按文化課考試成績評價學生。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率”代表過去的“平均分、優秀率”并以此作為學校考核教學成績的主要指標。
2、班級評價提出“三率”要求。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我們對班級評價提出的“三率”要求,即“創優率”——好的學生創優、“良好率”——多數學生良好、“合格率”——所有學生合格。課程改革后,學校推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班級評價“三率”的“1+3”考核機制,實現了由“分”“到”“人”評價的轉變。“合格率”作為考核評價的基本價值取向予以保留,通過采取“底線評價與頂線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在抓學生“合格率”的基礎上再抓“創優率”。既要求學生都合格,同時把通過各種競賽、評比活動讓學生創優。“1+3”考核評價機制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體現出創新性、實效性,滿足了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注重評價方式的靈活性、開放性和多元性,實施“陽光育人”工程。諸如,日常評價重賞識、階段評價重層面、期末評價重綜合。就賞識而言我們主張要講究“度”和“法”;就層面而言我們注重多層化,每學段結束,需出光榮榜表彰各方面出類拔萃的學生,如“文明之星”、“管理之星”、“藝術之星”、“衛生之星”、“科技之星”等,這就不只是彰顯總分或單科的“狀元”了;就綜合而言我們注重各層面的材料和學生多項素質的結合。此外我們還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分年級、班級召開家長會,力爭更全面、更客觀地評價學生。每兩周定一天作“行政督查教學日”,聽、評課與檢查常規都注重看師生間、生生間怎樣進行評價。常請專家、英模或成功的校友給師生做報告,常開辟專題講座,都注重引導學生怎樣評價自我與他人,怎樣體現人生的價值,以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診斷與發展功能。
三、創設自省平臺
用辯證的、發展的觀點評價學生,激勵他們自尊、自省、揚長避短,是學校德育的有效途徑。我們認為,教育者只有首先把被教育者當人看,才能真正使被教育者成為人,甚至成為大寫的人。評價學生須慧眼看亮點,看發展,切不可片面、偏激。現在,我校的行管人員和教職工基本上具備了服務學生、關愛學生、包容學生的意識,以良好的師德師風感召學生,以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教化學生,縱使有錯,也要逐步引導他們從無知無禮到知書達理,進而自省自悟,健康成長。我校制定了《學生獎勵加分與違紀記分辦法》,學生無論在哪方面取得進步、取得成績都給予獎勵加分。同樣,學生平時違紀違規,則實行計分辦法,每次計分后都要通報學生,跟學生談話,累計計分達到一定數量時再給予相應處理。學校還明確規定,獎勵加分可以沖減違紀計分。這就讓學生有一個自我反思、自行糾錯的過程,避免“一棍子將學生打死”。我校每周安排兩位行政干部值周,關注的重心就是學生能否在良好的校園環境中文明守紀、充實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這里是一件最近發生在我們校園的事情:一天高三有個姓祝的男生,需出校門領取學習資料的郵件,當時正值上課時間,但該生既不履行請假手續,又不向門衛說明情況,就沖出了校門,當他返回時,門衛攔住他問班級、姓名等情況,他一字不說,還怒目相向,當門衛再問時,他竟將手中物品砸向門衛,被旁人扯住了,他還要沖上去打對方。那兇蠻樣子令目擊者都很憤慨。接下來當然得由班主任配合學生干事來處理了。當負責值周的校領導了解情況后,知道該生平時表現好,當天因小考失利而心浮氣躁,便與學生科協商不按平常《學生違紀處罰條例》處理,并分別與該生和門衛交談,使該生能自省,門衛能寬容。事后他給家長發信息表示要改錯,盡孝心,不讓父母失望。從這一些事可以看出,我校管理者、教育者對成長中的受教育者的關愛與包容。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學生唯自省才能自律。創設平價的自省平臺,既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又有利于校風建設與校園和諧。
四、運用評價成果
我們試圖通過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基,因此將他們的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有機結合起來。學生的成長檔案不僅有《學生成長手冊》,還有他們個性的成果顯現,諸如榮譽證書、活動攝影作品、社區服務記錄等。我校作為多所高校的優質生源基地,贏得了高校的普遍認同:益陽市一中學生綜合素質高。我們主動向自主招生、對口招生的高校積極推介特長學生和綜合素質高的學生,以昭示出評價的積極意義――開辟讓學生順利成長、成才的綠色通道,給學生以更廣泛的發展空間。例如我校前年畢業的學生會副主席楊天天就憑成長檔案中手提琴十級證書、市級英語競賽一等獎證書、校園藝術節主持人的風采照等,被北京大學給予50分加分的優惠。楊天天進入高校后脫穎而出,今年上半年,正讀大二的他成了臺灣大學的交流生,還被新東方英語學校簽約聘為該校最年輕的月薪4萬元的教師。這表明我校培養綜合素質方案已與高校選拔、培養、評價人才的體制基本接軌。今年高考前夕,我校為給畢業生心理減壓,請回楊天天談自己的心路歷程,談他如何從容面對高考,瀟灑揮寫人生,怎樣正確認識自我,建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使廣大學生深受啟迪和鼓舞。在高中招生中,我校的主要對策也是憑初中生的成長檔案看綜合素質,不只憑中考成績錄取。我校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評價,既為本校招進又為高校輸送了大批優生,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贊譽。
雖然我們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這一課題上有創見地做了一些工作,但離基礎教育新課改所追求的培養目標相距甚遠。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把握課改精髓,大力營造氛圍,爭取社會與家長的普遍認可與支持,不斷完善培養和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方式方法,增強操作性,使之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課程化,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植根校本,打造學校文化獨特魅力
下一篇:暫無文章
王楚奇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益陽市桃花侖西路650號
電話:07374223347
郵箱:5241152@qq.com
和王楚奇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湖南省益陽市第一中學校長—王楚奇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