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長管理中心
用戶名: 密碼:

校長:孫明賢

中國校長獨特展示平臺http://www.sport-novelty.com

陜西宜川中學校長孫明賢:做敬畏生命的教育

發布時間:2014/3/5

2174次查看

孫明賢發布

1米87的個頭,黑色的長風衣,眼前的孫明賢有一種自然凌駕于眾人之上的氣勢。一口純正的陜西方言,讓記者不得不常常打斷他,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思維。他習慣點起一支煙,有時更像是在對著煙圈自言自語,一半回憶,一半思考……

歷數孫明賢的職業生涯,給人的感覺是過于簡單:1983年師專畢業,分到村辦小學,后輾轉多所學校調入宜川中學。歷任初中教務主任,縣中學團委書記、副主任、主任、副校長,一直到宜川中學校長。

記得剛上任時,有老前輩斷言“你當這個校長不會超過一年”,一眨眼,8年時間過去了,孫明賢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先進校長”、“延安市先進工作者”、“延安十大新聞人物”、“21世紀·中國基礎教育百佳杰出校長”,獲得“延安勞動獎章”。

“我是這個學校最沒有文化的人”,孫明賢常常這樣自嘲。但就是這樣一個最初只有中師學歷的人,卻帶領著宜川中學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從2004上任時學校高考二本上線人數187人,逐年攀升為202人、322人、405人、610人、802人、1102人、1154人,高考連續6年6項指標排名全市各縣區第一。

孫明賢從來不以高考成績的領先自居,在他看來,學校最大的亮點是學生的教育。他信奉一句話:高考是德育的副產品,抓德育就是抓素質教育,抓德育就是抓升學率,抓德育就是抓教學質量。教育不是塑造人,而應該是引導人,挖掘人的潛力。教育就是要營造積極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激情燃燒,充滿自信,充滿遠大理想,這才是學校應該培養的健全的人。“高考是這種辦學理念下的副產品,這樣的教育,高考成績是絕對不會差的。”

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是孫明賢的一貫作風。正是觀察和思考,讓他一直對教育有著清醒的認識。當發現學校每年送出一批又一批的教師外出學習,卻絲毫改變不了教育教學現狀時,當發現教師竟然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甚了解時,當發現學生不快樂教師不幸福時,他明白,我們的教育是時候需要改變了。

在孫明賢看來,學生是一個有生命的種子,學校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提供這顆種子生長的條件:土壤、肥料、陽光,營造一個成長的環境。在種子成長期間,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能拔苗助長。他確定了“學校是為學生發展而存在”的辦學理念,他把教師需要“三省”的內容刻在墻上,他要求各班召開班組會研究學情,他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對課堂進行目標檢測……孫明賢像一個花圃的老農,永遠在不停地思考:教育教學的主要對象是誰?是學生。那么教育教學的一切行為都要符合學生的生命特征,辦學的結果就是要學生在校園里展現出一種生命的活力。

宜川中學辦公室主任趙永平這樣形容孫明賢——有魄力、思想超前、不按常規出牌。他回憶說,剛開始推行課改的那兩年,為了統一班子的思想,幾乎是天天召開行政會,印象最深的一次連續開了8個小時。直到現在,孫校長還經常對他們進行“一對一”式的培訓。班子成員都有點“怕”見他,總覺得跟不上他的步伐,通常是這一階段的工作還沒來得及歇口氣,他又在問下一階段會出現什么問題。

從2008年課改的全面鋪開,到如今學校成為陜北地區知名教育品牌的“宜中教育現象”,宜川中學的管理經驗和教書育人模式,成為市內外同行競相學習、傳播、效仿的榜樣,吸引了周邊縣區2000多名學生慕名來校就讀,每月有近2000人次的同行來校取經學習。但在孫明賢看來,萬里長征還只是剛剛起步。“如果你們2年后再來宜川中學,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當問及理想的學校,他滿懷信心地說:“我希望學校充滿生機,學生充滿自信,教師洋溢著幸福。教育不僅是和學生思想上的交流,更是和學生心靈上的碰撞。”

一切從降下重心開始

中國教師報:眾所周知,眾多課改學校都是窮則思變。宜川中學一直都是縣級名校,為什么會有這種憂患意識?

孫明賢:在我接手這個學校之前,教師們對教育幾乎沒有什么思考,都是在按部就班地教書。以前學校也提過“優化課堂結構,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模式”,每年也送了一批批的教師出去學習、輪訓,一去一個星期,回來就開展教師論壇分享個人感悟……但在實際教學行為上,教師還是照本宣科,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卻沒有一點幫助。

所以,在2004年競聘校長時,我就提出“以務實求真的精神,引領學校各項工作腳踏實地”,并且制定了“三個一切”:一切從講究實效入手;一切從教育教學的基本環節入手;一切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入手。具體的做法,就是要求全校針對實際的問題進行研討,養成良好的跟蹤反思習慣。我認為,做任何事情應該基于這樣的流程,首先明確目的是什么,再研究現狀,然后把目的與現狀結合在一塊,看主要問題是什么,再來想怎樣去解決。

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全校上上下下改變浮躁的工作作風,無論是一線教師還是燒鍋爐的員工,都能把重心降下來,將思想和智慧都集中在研究本職工作、改善工作行為、提高工作效率這些方面,來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從2004年到2007年,針對具體存在的問題,學校上上下下實施了班組會、教師質量考核、課堂效果檢測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說,那時就是課改的萌芽階段。

中國教師報:后來怎么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了課堂?又是怎樣提出“自主課堂”理念呢?

孫明賢:經過這一系列的改變,我發現教師教學目標是越來越實在了,教學形式也有所變化。教師不再是只研究課本,而是更多地加強和學生的交流,關注課后檢測,強調學習任務的落實,但這些改變都是課外的。經過總結,我發現只要真正針對學情,學生的參與度就越大,學生的成績就越好,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就越高。知識落實最主要的陣地應該在課堂,所以課堂必須改。

課堂怎么變?反復研究后,我們決定全面開放課堂,讓學生參與更多。通過前面4年的探索,我認為課改的核心,就是構建學生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構建自主、合作、團結的課堂模式。就是要把“以教為中心”變為“以學為中心”,要把學生的學放到首要位置。教師只是一個引領者、幫襯者、組織者。所以說應該在課堂上全面進行改造,我們把這種課堂稱為“自主課堂”。
 
學生是一粒有生命的種子

中國教師報:“要使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傳統教育對教師的要求,相對而言,“自主課堂”對教師提出了什么樣的新要求?

孫明賢:“要使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句話更多強調了教師的專業知識傾向,但除此之外,教師首先應該懂得,如何使學生會學,如何使學生學得更好。

通俗地講,以前的教師就是教“書”,僅僅是研究教材,教的任務就是研究高考,研究課標,這節課的標準是什么,我就教什么。教師不僅把學生當成容器,而且對這個容器的要求也很高,教師講到哪里,學生這個容器的“口”就要面向哪里,還要隨著教師而調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做法就是沒有把學生當人看。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把學生當作容器,教師也應該知道容器的口在哪里,在上面還是在側面?如果不知道學生的興趣口在哪里,教師不僅是一桶水,就算是一車水也沒有用!

我們的自主課堂要求教師有兩種素質:導師的意識和領導。導師就是給予學生方向性的指導;領導的素質,就是教師在整個學習期間是一個組織者,主要是研究如何發揮學生的作用,例如小組建設怎樣更高效,怎樣讓學生真正發揮所長,等等。

中國教師報:教師角色的轉變是基于對教育的什么思考?您認為,什么是教育,學校的功能是什么?

孫明賢:人不是玩偶,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有思想,有情感。所以,無論是在教學還是管理過程中,都應該把學生當成生命個體,所進行的活動要符合生命特征。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制定每一個學生能夠達到的標準,讓學生逐漸地走進教材,更多地去感悟,去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

學校的主要功能在于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意志力,有信心,有遠大理想,這些都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這些問題解決了,課堂就是自主的,學生主動參與,興趣提高了,更快地會學了,這種興趣就會不斷地持續下去。這標志著學校走上了正軌,步入了快車道,從這開始,學生的管理和課堂就融為一體了。

真正的課改沒有風險

中國教師報:課改推進10年,很多學校一直在懷疑,徘徊,或做一些表面文章,絕大多數原因在于擔心中高考成績的滑坡。您怎么看“課改”和“成績”的關系?宜川中學有沒有面臨這樣的矛盾?

孫明賢:這種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于你的信念是否堅定。宜川中學剛開始改的時候,大家都擔心影響教學質量。縣里的一些老領導勸我:“你這幾年干得不錯,高考搞得很好,你回去還瞎折騰啥咧?改來改去,高考質量下降,你這幾年不是白干啦?”我告訴老師們,宜川中學寧愿付出高考滑坡的代價,也要堅定不移地推行課改。

在我的心里,是非常有信心的。在我看來,高考考的就是人品,這個人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道德上的因素,包括價值觀和人生觀;二是非智力因素,自制力、受挫折的承受能力等。一個個體也許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但是如果一個班級、一個學校的學生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較好的承受能力,那高考就絕對不會差。辦學就是辦一種氛圍,教育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只是我們以往過分放大了高考的作用。

中國教師報:一些學校“試水”課改半途而廢,都是因為成績的滑坡,您對這種現象怎么看?

孫明賢:質量下滑,我認為這不是課改的原因,而恰恰說明沒有實實在在地搞課改,只是作秀,沒有把課改的核心問題抓住,脫離了課改的本質。

真正的課改要符合教和學的規律,要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體驗越多,學習興趣就越大,學習能力的提升就越快。學習能力的提升反過來又作用于學習興趣的持續,能力與興趣相輔相成,互為支撐,高考成績怎么會差?只會越來越好。
課改有沒有風險?這是個認識問題。現在在我看來,課改沒有風險,宜川中學走的路證明,在教學上,只要讓學生越來越自主,學習效果就越來越好;在管理上,只要讓學生越來越自主,學生出彩的地方就越來越多。

中國教師報:據了解,宜川中學最大的特色不在課堂,而是學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課堂”與“自主管理”是一種什么關系?
孫明賢:真正把學生當人看,除了體現在課堂上,還應該體現在學生管理方面,不應該以約束、壓制,甚至粗暴的方式來管理學生。應該讓學生有自主意識,自主管理,通過各種活動,營造一種積極奮進的氛圍,使學生受到感染。自主不僅是教學的核心,而且是教育的核心。整個課改,要從課堂上升為課程。

和其他傳統學校一樣,我們以前在學生管理方面,主要是檢查、督促、約束,以管為主,結果是校園里面的秩序比以前好了,但是學生的自覺行為,學生內在的激情沒有體現出來。通過學生管理的過程研究,我們明確了一個問題:教育的主要對象到底是誰?是學生。學生是一個生命個體,所以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都必須符合生命的特征。所以,宜川中學形成了“以制度管理為基礎,自主管理為核心,文化浸染為策略”的學生管理基本框架。現在學校的日常事務全部由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來負責,我們高興地發現,班級活動越來越豐富,教育形式越來越多樣,并且老師和學生靠得越來越近。

課改成也校長敗也校長

中國教師報:有人說,課改“成在教師敗在教師”,還有人說“成在校長敗在教師”,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您認為,在課改過程中校長該如何定位?

孫明賢:我認為“成也校長,敗也校長”。校長就是一個學校的決策者,學校到底辦到什么程度,主要看校長。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不僅是行政領導,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引領。

其實,思想引領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記得最長一次行政會開了8個小時,大家都紛紛跟我吵,其實都是思想的碰撞。在商量開展課堂效果檢測的時候,我和主管教學的蔣校長爭論了十幾次,每次都是半夜12點,甚至1點,一起爭論到家屬樓底下,蔣校長邊擺手邊搖頭:“明天再說,明天再說。”

剛開始感覺很艱難,現在我覺得很輕松。如今,我只管一個會議,那就是行政會。有關教師的所有活動我都不費心,都是主管的校長、主任在分管。我現在成了宜中最沒用的人了,現在最能離得開的就是我,就是我一個月不在,學校也照樣運轉有序。就像課堂上教師要放手一樣,學校管理中,校長也要放手。在學校,領導的精髓就在于把教師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教師的責任在于要調動學生,而校長的責任就是要調動老師。

中國教師報:據我所知,您是一個很有執行力的校長。

孫明賢:執行力只是表象,后面要有校長的威望、思想來進行支撐。我開始當校長的時候,推出的一些東西大家都不認可。比如當校長后第一次開會,把學生的管理提到日程上,大家就不認可。教務副主任說:“講那些有啥用,宜川中學現在是要成績,宜川的老百姓上上下下關注的是宜川中學的教學質量,就應該叫老師集中精力教學,學生認認真真學習,不要搞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我就問他:“提高教學質量,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他說不知道。我說,最基本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良好的學風,一個是良好的教風,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要是學生整天在學校抽煙喝酒,打架鬧事,哪來的良好學風?要想營造良好的學風,首先要抓學生的行為規范。后來,事實也證明了,我的想法是正確的。

所以說,校長不僅是一種行政領導,更是一種思想上的引導者,有了說服力,才有執行力。

中國教師報:除了執行力以外,您認為一個優秀校長最重要的是什么?

孫明賢:我覺得校長最重要的是要有對教育的理解。如果說校長有教育思想,只是有偏差,還可以通過實踐來不斷學習,完善,校正。如果校長沒有個人的辦學思想,只是人云亦云,學校就一定辦不好。

有的校長來宜川中學參觀,問我為什么自己學校的課改搞不起來。我告訴他,因為你對教育沒有思考,只是迫于高考的壓力,想通過課改這種新的模式來帶動成績的提高,通常只敢在一個年級一、兩個班來實驗,且目的性、功利性很強,所以失敗是必然。而對于我而言,雖然宜川中學在延安高考質量一直領先,不存在高考質量的壓力,但是我從內心認為,繼續走傳統課堂就會走向萬丈深淵,只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走自主課堂,才是一條金光大道。所以,一下子從初一到高三全部改,思想統一要改,思想不統一也得改。

享受和學生心靈溝通的幸福

中國教師報:宜川中學全面推開課改已有3年,你對現在宜川中學是什么評價?下一步還有什么計劃?

孫明賢:首先,我認為課改本身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不同階段就有不同的矛盾,要不斷地向前推進。宜川中學雖然已經走上了正軌,但是學校的自主課堂和自主管理都還在初級階段,這條路還很漫長。我下一步的設想,就是將教師下午的課全部取消,全部改為學生自習,實施“一拖二”課堂,用這些做法繼續將教師從事務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教師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去研究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導師,成為教育家型教師。

平心而論,教師這個職業不能升官發財,最大的財富,或者說價值體現就是學生的成功,這是一種精神享受。在這種教學模式里,教師作為一個導師點撥學生的思維,是一種高層次教學。在這種自主管理模式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心靈的碰撞,是深層次的精神交流,教師也會受到感染,因而舍不得學生,舍不得學校,舍不得這份工作。好的教育,就是真正把學生當人看,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就會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分享到:
十八大學習  感悟報告  學習心得  領導發言

上一篇:暫無文章

下一篇:讓自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宜川中學

孫明賢

省份:陜西 地區:延安市
學校:陜西宜川中學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城北大街4號

電話:09114622377

郵箱:258741325@qq.com

孫明賢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陜西宜川中學校長—孫明賢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思思热在线视频在线 |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亚洲夜夜精品一区二区在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