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30
2594次查看
孫國成發布
利用假期把前段時間沒來得及看的報紙又抓緊瀏覽一下,找出自己想要看的。《永遠站前排》這個文題給我很深的感觸。
永遠站前排,不是霸道,自負,而是一種自信、一種剛強、一種信念、一種胸懷、一種態度。我、我們要永遠站前排!
我習慣從自已的成長經歷中尋找自己的態度與認識的形成過程。
一、父母給我的健康身體是重要的物質基礎和先天條件。排行老六而且是唯一的兒子,好吃好喝的,爸媽會先給我吃。在小學時爸爸就開始領我晨練,主要是跑步。這一跑就再沒有停下,從初二開始就自己能堅持了。這個活動成為我的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學生時代的工作和活動是這種認識形成的重要推托。
因為怕挨同學欺負,8周歲才讓上學。在橫道河子八里地的曙光機械廠子弟校的運動會上,能拿很多第一,老師會因為我是體育委員少發點獎品,讓給其他同學。至今還清晰記得在廠部中央閉幕式時發的鐵皮鋼筆盒與塑料格尺及鉛筆。三年級轉入海林縣第二小學,雖然運動會上沒有我,但全校的領操工作由我來做,如果沒有音樂,還要喊口令。
那時的第二小學是一圈平房,圍出一個院落,學生的主要活動就在里面,不許隨便出去,間操就多擠在這里一起上,當時只是覺得很神氣,現在看來,它對我性格的養成作用不小。、上初中以后,因為個子顯高,關老師就讓我當體育委員。現在想來體育委員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會總站前排,而且總是以管理者的角色審視隊伍,整理隊伍,對個人的自信也是一種鍛煉。接下來的初中、高中、大學的生活中,有六次參加上一級學生田徑運動會,最好成績是省大學生運動會110米欄第三名。
在大學四年級,參加完最后一次大學的校運會后,與接力的隊伍合了一張影,四個兄弟搭著肩,當時我就想,四次校運會的接力賽給對手們留下四次背影,這是何等的榮耀,似乎到這時,“把背影留給別人”,成為自己骨子里的東西。
三、在海高工作的19年,進步強化了自己“永遠站前排”的信念。
1991年8月,到海林縣高級中學報到上班,一干就是19年,除上課外,一直兼課,還先后做了團委書記,學年組長,學科組長、教導主任,黨總支副書記。我想說的不是這些管理工作,而是說這些工作經歷以及與領導老師們一起奮斗所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好成績,讓自己感到自強之后,必會帶來自信的理由。
2003年起,用兩年時間學校完成省級示范高中創建過程,2007年正式進入新課程改革,到2010年新高考本科升學率達到60.6%。高考工作連續多年位列牡丹江地區同類學校之首。作為海林教育的品牌——海林高中,給了她每一個員工自信自強自立的根基——永遠站前排。
四、海林一中的發展歷程,告誡我們要永遠站前排。
利用假期,仔細閱讀了建校五十周年《五十載風雨歷程,二萬余桃李芬芳》,若干的“第一”“首批”“首次”,讓我們這些后人不得不想方設法“永遠站前排”。
1952年,海林還是一個隸屬于寧安縣的一個鎮,當時的松江省成立了初級中學班,由許慧芝老師負責,教職工四名,學生120名。
1953年9月15日,松江省海林初級中學建成投入使用,首任校長秦振聲,直屬省教育廳。初建校舍完全按照蘇聯的圖紙設計,教材采用蘇聯中學教材的翻譯版本,外語教學為俄語,全部由外教授課,教法采用原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法”,考試分為月考,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三種。學校建有30晌勞動基地,師生每年要下基地勞動,這在海林教育史上絕對是“第一”。
1958年學校建立固氮菌廠生產的化肥頗負盛名,暢銷縣內外,成為當地農民的搶手貨。
1959年國慶期間,關乃璋校長代表寧安縣到北京參加少數民族國慶現場觀禮活動。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接見。
1970年3月,海林縣第二中學成立,海林縣海林中學更名為海林縣第一中學,且至今已走過17年的辦學歷程。
1978年3月24日海林縣第一中學被確定為海林縣重點中學,從全縣抽調最優秀的老師到一中任教,增添了教學設備,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成為海林縣一所名副其實的重點中學,當時學生達1180名,教職工83人,初中班12個,高中班8個。
1984年8月,海林縣高級中學成立,海林縣的全部12個高中班和部分教師撥給海林縣高級中學,一中變成普通完全中學,有教學班24個,學生1693人。
1985年,海林縣一中在縣教育系統內第一個進入“市級文明單位”行列,學校提出在三年內把海林一中建成一個“人心和,秩序好,環境美、質量高”的縣級一流學校的奮斗目標,在這一目標的鼓舞下,全校師生共同努力,1985、1986、1987年,連續獲得省級改善辦學條件先進學校。學校在全縣初中升高中的考試中一直名列前茅,占總高中招生總數的40%以上,作為普通高中,每年也有10人左右升入高等學校。
1987年5月,由牡丹江市宣傳部、教委、團委、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學生理想辯論賽,我校初三學生騰穎、吳丹、高奕、王文謹代表海林參賽,獲得牡丹江市第一名,受到海林五家班子領導接見和獎勵,牡丹江電視臺全場實況播放。
1990年,海林一中首批進入“牡丹江合格初中”的行列。
1993年,李鳳杰老師的《以口語訓練為突破口進行語文整體改革》的實驗評為全省一等獎。
1994年省教委命名我校為省級“示范初中”,當時全省只有32所。
1994年中考全市前10名中,我校占7名,700分以上全市109名,我校占54名,8科最高分有7科是我校學生。
1994年,以傳統特色“十項百名小家”為載體,成功承辦了海林市首屆中小學生藝術節。“中學生團校”被命名為全省首批百所“標準化學生團校”。
1996年進入省級“雙全學校”行列
1998年中考全市前10名占8名。
1998年5月,學校恢復高中部,創辦特長高中,實施“合格加特長”教育,成為海林教育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大事。
1999年5月14日,在全市中學生運動會上,我校獲大型團體操、隊列、團體總分、精神文明獎四個第一。10月10日,數學教師程守強參加東北三省數學說課大賽,榮獲一等獎。
2000年中考全市前十名,我校占9名。
2002年5月,與北大附中共建“遠程教育示范校”。
“一中”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第一”的中學,這是毋庸置疑的,有悠久歷史、有厚重的積淀,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歷史不能重來,但可以重溫,歷史不能照搬,卻可以激勵我們創新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海林的教育事業從網點分部、總體布局都有新的調整。在兄弟學校的不斷發展、家長對教育資源的追求、招生配額的日益均衡化的大環境下,一中的發展也面臨著激烈的壓力,往日的“一>二+三”的輝煌與榮耀早已不再,且稍有不慎,就會在某些指標、某些項目上遜于同類學校。
我認為,一中應該是海林市初中教育和特長高中的主要研究基地;是海林初中和特長高中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全面而富有個性發展的重要陣地;是海林社會正氣的重要引領者,而且曾經是,現在是,將來也是。
作為文化教育機構,一中應該肩負起自己應有的擔當——教育著眼于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教學著眼于孩子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的和諧進步。按照教育規律,在教育過程中進行課程設置、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使學校內部的工作科學、有序、合理。同時積極組織開展校際間的、走進社會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讓海林的初中教育充滿生機活力。
重視中考在社會評價學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但不作為唯一指標,而且我認為,只要按照素質教育要求辦學,中考就一定會有好的成績。
目前看,我校的教師業務能力和師德修養,在海林范圍是優秀的、出色的。組織教育活動,開展課堂教學都具有相當的水準。因此我們一中能夠“站在前排”。
從心理學角度講,一個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個人的心態情緒和意志力對其社會實踐行為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甚至起決定性的作用。一個人總要有點精神,一個集體總要有點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高昂的斗志,一往無前的精神會使我們的工作不斷創造佳績,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站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的開端,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海林一中應該繼續承擔起應有的歷史責任——“永遠站前排”。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人一輩子都要創業——孫國成
下一篇:暫無文章
孫國成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黑龍江海林市海林鎮西河路40號
電話:
郵箱:914764514@qq.com
和孫國成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黑龍江海林一中校長—孫國成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