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9
1356次查看
李水生發布
高考結束,部分成績不理想的考生考慮放棄填志愿,選擇復讀。對此,全國優秀校長李水生校長做客“晨報名師課堂”時表示,不是每個考生都適合復讀,有無提升空間務必先算一筆賬。
7月27日下午3點,由團市委、市青少年宮與晨報聯辦的大型公益活動“小時候?晨報名師課堂”第39期在市青少年宮A101教室開講。原華師一附中校長、現武漢市睿升學校校長李水生圍繞“什么樣的孩子復讀更有效”這一主題與百余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交流。
“我今年考了446分,不過我有信心,只要再扎實搞一年,明年有能力沖一本。”有考生當場向李水生校長表決心,決定放棄填志愿,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校長說,經過一年復讀,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取得一定進步。但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復讀。首先反思高中三年如何走過。決定是否復讀前,除了要有信心、決心、恒心外,還得先進行個人分析,確定一個新目標。 孩子自愿、態度堅決,復讀是復讀成功的先決條件。刻苦加上科學的學習是提高的硬道理。學中思,思中學。要知道:山因石而變;水因勢而變;人因思而變。
“復讀前,務必先算一筆賬。”李水生校長建議,從了解自己的薄弱環節出發,具體到不同學科,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提升空間,能提升多少。當然,不是說哪門分數考得低,哪門就最具提升度,還要看低分是什么原因所致,復讀能否改變。 學生自己要找準定位,在有長遠理想的同時,也不忘定下短期目標。李校長告誡在座學生人生要有規劃,并贈送八個字給學生:“理想、拼搏、自信、科學”。
李校長直言,復讀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個艱難的選擇,考生和家長既不可盲目樂觀,也不能背負過重壓力。
兩三百分左右的考生不適合復讀
如果不是過于貪玩,或情緒波動較大,從能力角度看,考分在兩三百分左右的考生不適合復讀。有不少家長和考生決定復讀時,全憑一時沖動,以為多一年復習,就會有所突破。的確,大部分考生都或多或少會有提高,但這種提高不見得能達到預期。對兩三百分的考生而言,即便提高100多分,也解決不了問題。有些考生就是基礎太差,加上背負著“高四”壓力,心態調整不過來,結果次年高考還是失敗。
學個一技之長未嘗不是件好事。除了上大學,還有其他成長之路,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上個高職高專,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家長莫一廂情愿逼伢復讀
有家長認為孩子有提升空間,可孩子熬夜做卷子苦怕了,不愿復讀。一些家長對此甚感苦惱。曾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成績不錯,通過了某重點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只要考分達到省重點線,即可順利入學。可孩子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后,認為過重點線不過是小菜一碟,后期學習放松,結果成績下滑,高考未能上線。遺憾之余,家長提出復讀,孩子開始不愿,后經親友輪番游說,勉強同意。但復讀期間,孩子表現得很焦慮,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無奈退出復讀班。
復讀的第一個必要條件是孩子有決心。家長不要一廂情愿替孩子安排,否則多半會失敗。確實認為復讀對孩子將來發展有好處的,建議作決定前,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交換彼此看法。
進復讀班避免“瓦倫達效應”
美國著名高空走鋼絲表演者瓦倫達,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表示,她知道這一次很可能會出事,因為他上場前不停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表演時,他總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想著走好每一步,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復讀跟走鋼絲一樣,堅持走好每一步才最關鍵。進了復讀班,就要作好吃苦的準備。拼搏歸拼搏,但注意要輕裝上陣,切忌“瓦倫達效應”。
陪伴孩子復讀的日子里,家長則要注意多些鼓勵少些嘮叨。經過一次挫折后,不少孩子都會成熟很多,知道自己該干什么,缺少的可能是信心。此時,家長最好不要舊事重提。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武漢教育電視臺來睿升采訪
李水生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生態園馬池路6號
電話:
郵箱:1254657123@qq.com
和李水生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湖北武漢睿升學校校長—李水生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