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1/16
2256次查看
陳欣發布
在2012年科技節開幕式暨
“《科學大眾》快樂科學校園行——
走進清中”啟動儀式上的致辭
江蘇省清江中學校長、黨委書記 陳欣
(2012年5月12日)
尊敬的賁德院士,各位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初夏時節,美麗的清中校園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今天,我校師生共同期盼的校園節日——科技節又一次拉開了帷幕,“科技大篷車”又一次開進了清中校園。我們十分榮幸地迎來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信息產業部第14研究所賁德教授、安徽省作協常務副主席劉先平先生、南京大學吳志賢教授等在國內外科技界、文學界、科普界富有影響的專家、作家以及省、市科協和市教育局的各位領導。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江蘇省清江中學7000名師生員工,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校科普教育工作,特別是親臨我校出席科技節開幕式、組織“快樂科學校園行——走進清中”相關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科學技術是引發社會變革、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納也說過:“科學既是人類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質福利的源泉。” 回顧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歷史,從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農業文明,到席卷全球、浪潮洶涌的工業革命,再到蓬勃興起、方興未艾的信息時代,無不與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無不與科技的力量相生相伴。有人形象地指出,三只蘋果改變了世界和我們的生活。一只是創世紀亞當夏娃的蘋果、一只是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再一只就是喬布斯的蘋果。的確,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切地體會到科技所產生的巨大力量,我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切地領略到科技的無窮魅力。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一代一代優秀卓越的科學家,他們就像天空中璀璨的星辰,照耀著世界前行的道路。科學技術的每一點進步,都來源于人們力求改變世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要依靠科學家孜孜以求的艱辛探索。科技的發展靠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環顧現實,“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心頭,讓我們感到沉甸甸的責任。但是,猶豫彷徨毫無意義,徘徊觀望于事無補,我們必須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既立足學校辦學特色培育,又著眼學生全面素質培養;既要正視學校教育面臨的問題,又堅定教育發展的美好追求,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一點一點地去行動、去推進、去改變。要引領青年學子努力學習豐富廣博的科學知識,培育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提升探究發現的創造能力,涵養改變世界、造福人類的科學情懷,努力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
科技教育是培養探究型、創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抓手。多年來,我們學校始終堅持特色興校、文化塑校,形成了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科技特色、英語特色和藝體特色并舉的教育新格局。學校堅持每年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周、國防教育周和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英語節等“兩周四節”活動,不斷強化辦學特色、深化辦學內涵。早在1998年,學校就被命名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2008年,又被確定為“國家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歷屆學生都在“金鑰匙”科技競賽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老師們、同學們,科技節是一個閃爍智慧之火的節日、是一個觸發靈感之光的節日,是一個涌動創造之泉的節日。今年科技節的主題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在5月12日—5月25日為期兩周的時間內,將組織科技紀錄片展播、科普征文競賽、科幻繪畫比賽以及科技小制作、環保藝術品制作、生物標本制作和科技成果和發明作品模型展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特別是今天的“《科學大眾》快樂科學校園行——走進清中”系列活動,將為我們奉獻一場豐富充實、奇妙精彩的“科普大餐”,是本屆科技節的“開場戲”和“重頭戲”。我們衷心希望通過科技節的各項活動,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郁氛圍,激發廣大同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的自覺意識,培養勤奮好學、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陶冶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美好情操,增強熱愛科學、報效祖國的崇高品質。
祝愿本屆科技節圓滿成功!祝各位專家、各位領導工作順利,幸福安康!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陳欣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江蘇省淮安市淮海北路50號
電話:051783934146
郵箱:132111@qq.com
和陳欣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江蘇淮安清江中學校長—陳欣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