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5月17日,高一年級在5116教室舉行《史記》人物評說交流活動。各班同學通過各種形式講述《史記》中的人物故事,并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國民的文化心理展開深入闡述,他們對《史記》人物的獨特理解和深刻剖析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史學和文學的盛宴。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為后人呈現了豐富多彩而又各具個性的歷史人物:有震鑠古今的帝王;有百戰百勝的名將;有善辯的謀士;有忠勇的俠者。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共同構成中國歷史和文化史上精彩絕倫的人物畫廊。
高一年級的語文寒假作業布置了一個專項任務:閱讀《史記》人物傳記,并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國民的文化心理完成一篇人物評述。同學們認真查閱大量的資料,交上一篇篇精彩的人物評述小論文。本學期,班級的各個學術小組就此展開交流,經過班級的選拔,每班派出兩位同學參加年級的《史記》人物論壇活動。
《史記》人物論壇隆重開講。選手們或是慷慨激昂,或是幽默風趣,或是娓娓道來,或是沉穩莊重,十位同學精彩演繹了十個《史記》人物故事。《項羽本紀》中“大江東去楚王留芳”;《李將軍列傳》的李廣“戎馬一生終難封侯”;《淮陰侯列傳》韓信“曠世奇才悲涼收場”等故事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位同學更是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國民的文化心理深入剖析了人物故事中所承載的中國文化現象。各種圖像資料的穿插,各種引文的“互見”,每個人物在歷史舞臺上粉墨登場,而他們的結局又引發了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中國的士大夫以自己的眼界胸襟來觀史,以自己的抱負學養來敘史,以自己的境遇理念來證史。“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的我們再讀《史記》,不僅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有更深切的認識,同時以史為鑒,與時俱進,可以讓我們的現在成為更好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