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簡介
官渡二中創建于1996年,18年風雨兼程,18年策馬揚鞭,以“起點高、見效快、影響大”而成為昆明市一所熱點學校。建校之初,高中招生規模每年僅為2個班,為擴大辦學規模,2003年9月實行高初中分離辦學,原官渡二中新迎校區為初中部教學點,原昆二十五中校區為高中部教學點,高中招生每年達到10個班。2004年8月,昆明市主城區區劃調整后,官渡二中初中部劃歸盤龍區,更名為盤龍區新迎中學,官渡二中高中部仍保留在官渡區并沿用原名。現今的官渡二中座落在被譽為“東驤神駿”的金馬寺,辦學條件不斷優化,于2005年7月晉升為最年輕的云南省一級三等高級中學。
學校在“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和個性發展”的理念指引下,實施全程備考(學生進入學校的第一天就是高考備考的第一天,每一個環節、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都是高考的前奏,目標明確,效果突出)、全員輔導(學生全員上晚自習,教師全員進入班級現場輔導答疑,分層導學、培優輔差,體現了師生和諧、教學相長的特色)、全面管理(孩子送到學校,一套全面的“人格成長、學業進步、安全健康、家庭無憂”的立體封閉式管理)的“三全”管理,實施科學高效的教育教學質量策略,鍥而不舍,厚積薄發,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第二屆、第三屆畢業生高考上線率已超過93%,2002年以來高考上線率均超過97%,2004年重點率達到54%,連續七年榮獲昆明市高考綜合質量優秀獎。
2009年秋季開始的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為官渡二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學校依據云南省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學習借鑒全國課改實驗區的經驗,制定了《官渡區第二中學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官渡區第二中學學生學分認定暫行方案》等八個推進課程改革的工作方案,合理定位,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確定了“632”學業水平考試的課程設置辦法,在保證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前提下開發出《對聯趣話》、《新詞匯的搜集與探究》、《定向運動》、《動漫學堂》等一系列校本課程,豐富了學校的課程資源。課改的關鍵在教師,在于教師如何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實現從“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化。為此,學校強勢推進“零打擾”集體備課和“教學主題周”活動,積極探索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數學組“導學—精講—討論—展示—質疑—評價”六環節高效課堂,語文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化學組“合作式學習”課堂,不僅激發了同學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動力,更彰顯著官二中人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激情與活力。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由校長室、黨支部、政教處、團委、年級組、班級、政治教研組共同組成的德育教育網絡齊抓共管,結合年齡、時間特點及當年的工作中心,定期開展學習英模人物活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舉辦藝術節和體育節,培養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設立家長開放日,成立家長委員會,并與德育教育基地、新聞媒體、公安部門等單位進行合作,形成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的德育教育網絡。經過一系列的努力,良好的校風校貌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官二中也因此多次被評為官渡區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昆明市文明單位。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高三學生孟偉等四名同學勇斗歹徒,英勇負傷,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省、市領導多次到醫院看望受傷同學,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官渡二中重視發展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發展特色教育,培養特長學生。學校重視藝術教育的特殊功能,把藝術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管理常抓不懈,藝術教育蓬勃發展,舞蹈隊、合唱隊多次獲大獎,管樂隊獲A級證書,被市教育局授予“藝術網點學校”稱號。學校定向運動代表隊,在近幾年的全國各級各類比賽乃至瑞典、澳大利亞等世界公園定向運動比賽中屢獲好成績,現在,定向運動和射擊已成為我校的特色教育課程,榮獲“云南省定向運動傳統學校”、“昆明市射擊傳統學校”等稱號。
如今,在原昆二十五中基礎上投入2300多萬元改擴建的校園內,小橋流水相應成趣,鳥鳴魚游各自承歡,多個錯落有致的讀書園地依偎著古樸的金馬塔,為師生提供了學習、工作、生活的良好環境。學校在每個教室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建設了內容豐富的校園網絡、單詞記憶室、電子閱覽室、計算機室,形成現代化的高速教學特色。嶄新的配套宿舍區可容納1200人住宿,實行24小時跟蹤管理,昆明市A級食堂提供品種齊全的早、中、晚餐,充分體現了寄宿制的優勢。此外,藏書6萬冊的學校圖書館,體操房、乒乓球室和建設中的塑膠體育場使校園內教學及生活設施齊全,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為學生的發展營造了和諧自然的空間。隨著新校門建設、綠化美化工程的完工,學校將傾力打造一所別具一格的書院式綠色校園。
幾份耕耘,幾份收獲,官渡二中這所年輕的學校沐浴著教育改革的春風甘霖,在改革的大潮中破浪揚帆,在辛勤的耕耘中收獲累累碩果,在收獲成績的同時又不斷播種希望,從來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她以高效、驕人的辦學業績和鮮明的辦學特色,不僅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更贏得了政府的贊譽、家長的信賴和學生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