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歐陽鐘燦院士受邀走進廈門二中,為我校高中部學生作題為《2012-2015工程諾貝爾獎漫談:液晶顯示、移動電話、鋰離子電池、與LED》科普報告。
歐陽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解說了液晶的概念,用大量豐富的案例與數據資料介紹了液晶顯示的基本工作原理、作用以及應用前景,他寄語同學們努力培育科學精神,歡迎同學們立志于科學研究事業。
歐陽鐘燦院士介紹
歐陽鐘燦院士,理論物理學家,1946年1月25日生于福建泉州。196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1981年、1984年先后獲該校物理系理學碩士學位、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
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論、液晶物理及應用基礎理論等研究。從曲面變分技術導出了用曲面曲率及其微分表示含自發曲率膜泡的普遍形狀方程,首次從理論上預言應存在著半徑比為2的平方根與無窮的兩種虧格為1的環形膜泡并獲實驗完全證實,提出了突破Helfrich流體膜框架的手征膜理論合作,發現了膜形狀方程的四類解析解,提出D∞h對稱液晶光倍頻理論并與實驗完全符合,給出了超扭曲液晶盒弱錨泊條件下指向矢的嚴格解。1993年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亞洲華裔物理學杰出成就獎。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