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2013年6月18日我校馬曉萌和王琨同學喜獲清華大學保送生錄取通知書。
專業:生物科學
馬曉萌,來自天津市新華中學,在2012年的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上榮獲金牌,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曾擔任新華中學學生會宣傳部長等社會工作,被評為校級、區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
6月18日上午,天津市新華中學女生馬曉萌收到了印有她個人照片和清華大學校長簽名的錄取通知書──這是天津考生今年收到的第一批高校錄取通知書。作為最早獲得大學錄取通知的津門學子,馬曉萌可謂是“名至實歸”──早在去年9月,馬曉萌剛剛升入高三年級時,就以第21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預錄取,成為了清華的一位“準大學生”。
“膽子最大”的新華女生
馬曉萌就讀于新華中學特長班。剛上高中時,紛至沓來的考試讓她措手不及,成績不理想讓她心中十分苦澀。“我沒有過人的天賦,只能靠自身努力,而我所在的特長班,更是高手如林。”曉萌說,在經過了一段適應期后,我的成績有了起色。忙忙碌碌,兩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很少給自己放假。
曉萌喜愛生物。在班里,她被稱為“膽子最大的女生”,什么樣的解剖都敢動手。當初,為了克服心理上對小生物的懼怕,她居然看見蟲子就想抓回來解剖。
說起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馬曉萌認為它與生物課本上的學習有很大不同,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識水平,同時,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更加重要。她說,在聯賽前的沖刺階段,稍一松懈就會跟不上隊伍。從開始的“一塌糊涂”,到后來的漸漸趕超,自己的心理狀態也像“坐了過山車”。
由于刻苦努力,高一時她就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二等獎。高二后又前進一步,榮獲聯賽一等獎,并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入選天津市代表隊,參加了2012年8月在馬鞍山舉行的第21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最終奪得金牌。
豐富多彩的高中生活
活潑開朗的馬曉萌不僅學習優秀,而且愛好頗多、興趣廣泛。平時,她喜歡拉手風琴,音樂聲中總有她快樂的笑容。她還組織和參與編排短劇,高一特長級部的年會上,她將語文課文《變色龍》和《笑傲江湖》相結合,編排了一部令人捧腹的小話劇;高二期間,她參與拍攝“文明校園”宣傳片,負責了其中一個單元,自編劇本,召集演員,尋找器材,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忙得不亦樂乎。她覺得,這就是為了給同學們緊張的生活增添點兒色彩。
“其實,過去幾年的高中生活,對我來說是豐富多彩的。寬松的環境、友愛的同學以及和藹的老師們給了我一段難忘的高中生活。”曉萌說,她熱愛繪畫,是班級里的宣傳委員,也是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在班里,她帶領同學們繪制板報和壁報。校園藝術節期間,學校進行了節徽設計大賽,她的設計稿脫穎而出,成為該屆藝術節節徽。
只要有空閑時間,曉萌就會與同學們一起開展社會實踐等活動。在高中的頭兩年,從天津“五大道”到科技館,從金街到敬老院,到處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寒假期間,她參與策劃義賣捐款活動,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帶領同學們支起了自己的書攤。活動當天寒風凜冽,除了變賣圖書,她們抱著捐款箱在濱江道上游說行人獻愛心。堅持了一天,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她們共籌集善款一千余元。第二天,同學們將善款的一部分捐給了天津市兒童福利院,另一部分買了吊錢、點心等,去看望了翊康養老院的老人們。后來,曉萌還加入了天津市義工隊。
由于積極參與班級工作、熱心為同學服務,她曾獲得區級文明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及學雷鋒先進個人、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從小鐘愛的生物學科
對于生物學科,曉萌絲毫不掩飾自己從小對它的喜愛。“我覺得這是一個和人類息息相關而又神秘莫測的世界。在生物學科,我的綜合成績一直最好。因此,學習生物的熱情高漲。”獲得奧賽金牌后,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將進入“千人計劃”年輕學者施一公教授任院長的清華生命科學學院學習。
高一暑假,曉萌曾參加學校赴美國的夏令營。這次旅行開闊了她的眼界。她將自己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和青年人勇于創新的感受寫成文章,發表在了校報上。她覺得自己的生活空間還太狹窄,希望以后有機會游歷四方,讓生活變得更有層次。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馬曉萌說:“過去的稱號,得到的獎項已經過去,留下的只是在其中收獲的體驗與快樂。我是平靜的,但我的內心一直期待著挑戰。星空之下,仰望天際,我的夢想還在遠方,向著它繼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