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感謝同學們的精彩朗誦。老師們,同學們,我想此時在場的每個師生應該和他們一樣熱血沸騰,激情澎湃!中國少年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蓬勃奮進、陽光向上、意志堅強、充滿活力!中國少年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情趣健康,志向高遠,視野開闊,生活多彩!擁有這樣的中國少年,我們的祖國必將雄于地球,我們的民族偉大復興必將舉世矚目!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祖國就像我們的母親,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自己的母親幸福安康?有哪一個人民不希望自己的祖國繁榮昌盛?盡管今天我們的祖國母親有著一些病痛,讓做為孩子的我們糾心難過,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她國泰我們才能民安,她強大我們才能榮光,她有地位我們才有尊嚴,她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才能揚眉吐氣。
但是,中國的強大是有些人不希望看到的。日本不希望,所以他無休止地在挑釁;國外反華勢力不希望,所以制造恐怖襲擊來擾亂秩序;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不希望,所以煽動民心造謠滋事,其目的只有一個,唯恐天下不亂,讓中國內訌動搖!
一個民族有沒有未來,就看他的青少年。一個國家有沒有前途,就看他的青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世界,則國雄于世界”!100多年前,面對多難的中國,梁啟超先生發出了這樣的熱血吼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少年奮勇向前。今天,面對實力雄厚的中國,敵對勢力不敢再對中國進行武力入侵,卻換了一種看不見的、更可怕的方式在侵略著我們,那就是對文化的侵略,對價值觀的侵略,對我們青少年思想的侵略。做為中國少年,我們必須深思,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應該呈現出怎樣的中國少年精神風貌?
讓我們把目光拉我現實,回到我們的校園,審視一下自己,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少年?我應該怎么做,來成就未來有擔當、有責任、有理想、有道義的民族棟梁?答案很多,方法很多,今天我只著重說一點,那就是規范養成。想一想為什么要樹立我們的規則意識,養成我們的規范習慣?規范到底對我們有什么重要作用?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就是“規范,你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規范,實質上就是一種約束,是你必須遵循的一種公共規則。我們知道,宇宙萬物,都在一種特定的約束下運行,形成自己的軌跡,我們稱之為“道”。星星有自己的軌跡,如果星星不按規則,脫軌飛行,等待它的必然是災難和滅亡;河流有自己的河道,如果河流不按規則,就會沖毀堤壩,洪水泛濫;火車有自己的軌道、飛機有自己的航線、輪船有自己的航道,開車有自己的車道,按規定的道行走,就平安無事,不按道走,就會出大問題?;ú輼淠居械溃裱荷?、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節律,違反了生長之道,就會死亡。我們的身體有道,它隨著陽氣的聚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非要顛倒晝夜,早晨不起,晚上不睡,等待你的必然是身體器官的勞損和病變。大自然有道,它用幾十億年的時間,造就了這個,各種生態和諧相存的地球家園,你非要戰天斗地,人定勝天,肆無忌憚地破壞自然規律,還給你的就是霧霾、洪災、地震、全球變暖、資源枯竭等等這種不可逆轉的人類災難,那時我們是不是需要移民到都教授的星球呢?同樣,經商有商道,行醫有醫道,做教師有師道,下棋有棋道,種花有花道,少年有成長之道。萬事萬物都有道,有規則,甚至我們看到的一個體操運動員完美的動作,而其實在他身上正體現著力學的三大定律,每個動作都有它嚴格的軌跡,是動作之道,稍有偏差,就會失去平衡,造成失誤,只是這個動作軌跡我們用肉眼看不到。
既然“道”無所不在,規則無處不有,那我們就應該從小樹立自己遵規守道意識,如果從小就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遇規則就麻煩,視制度為擺設,養成任性自我的習慣,長大后,我們必然無組織無紀律,無知又無畏,處處碰壁,事事不順,時時受約束,常常不自在。
大家知道,世界上質量最出色、設計最安全、速度最快的汽車大都出產于德國。那你們知道德國的高速公路限速是多少?我想誰也猜不對,告訴大家,除個別時段和路段,德國高速公路----不限速!太不可思議了吧?所以人家的好車才能盡情跑出自己的速度。為什么能做到不限速,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人開車極其規范,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各行其道。偶而遇到高速因意外堵車,比蝸牛還慢,人們也是在原車道一點一點地挪,沒有人占用旁邊的應急車道。試想,如果沒有這種規則意識,見縫就插,隨意亂超,那高速不就成了碰碰車場了。日本東京也是如此,東京道路很窄,車非常多,但人人規矩開車,整個一個雙向車道,即使是一側排成幾百米的長龍,另一側一個車也沒有,也不會有人破壞規矩從另一側出來,大家依次前行,井然有序,反倒很少堵車現象,更少車禍。由此可見規則是一種約束,同時是一種秩序,更是一種保護,是少走彎路的捷徑。
學校,就是培養我們規則意識的地方,而中學時代,正是我們養成規則意識的最佳時期。這時的你們就像未干的石膏,還未成形,塑造成什么樣就會是什么樣,一旦長大成人,形成堅固的陋習,就像干透的石膏,很難改變。今天,在我們的學校有校規,班級有班規,家里可能還有家規。我們絕大多數都能遵守,但就是有一部分同學,對于這些規定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天天和學校對抗,處處和老師較勁。
有的同學還振振有辭,認為規則就是限制自由,泯滅個性,還有同學向往西方的教育,認為那就是個性解放。其實,并不是你們想的那樣。我曾經看過一個教育專家的解讀,西方的教育分為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大眾教育比較崇尚自由個性,而真正的精英教育卻是非常嚴格甚至是苛刻的。這里我想給大家舉幾個西方名校的例子。
英國伊頓公學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培養之地。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想上伊頓公學,必須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報名排隊。伊頓公學以管理嚴格著稱,校舍簡陋,學生統一制服,鞋帽紐扣都一絲不茍。學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比普通平民學校的學生要苦很多。在這所貴族學校中,最重要的訓練恰恰就是讓你忘記你的貴族身份!
美國的西點軍校,是全球四大軍事名校之一。建校200多年來,培養出3700多名將軍,兩位總統,和眾多宇航員。同時還為美國金融界造就了1000多名董事長、5000多名高管。這所學校有很多不容質疑的絕對制度,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無條件服從”“沒有任何借口”。西點軍校的學員在執行任務,回答長官的提問時,只有“四個標準答案”:即 “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報告長官,我不知道”,學員不能多說一個字,長官只要結果,而不準學員的有任何解釋和借口。
日本的松下政經塾,被稱為“領袖養成學?!?,每年招收不到10名學生,30多年來它的畢業生237人,其中有包括前首相----野田佳彥---在內的政治家101人,40人成為國會議員, 27人為眾議院議員,另有市長等39人。在這里的學生,無論出身如何,都必須遵守極其嚴苛的校規,不得有半點違犯,并采用“魔鬼”的手段來雕琢他們。
這三個世界名校告訴我們什么?嚴格的規范,絕對的服從,非但沒有限制個性發展,反而造就了他們超越常人的忍耐和包容的品質,造就了真正的精英。服從力越大,包容度就越大,對規則的絕對服從表面看是一種委曲求全,是一種抑制個性,實質上卻是在鍛煉他們壓縮自己的小我,成全一個更大的格局。因為只有從小把自己管好,把自己領導好,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未來領導者。試想一個連自己都管不好的人,一點小事就想對抗,一點約束都不能容忍的人,能指望他有多大的心量,來承受更大的責任呢?
記得看過一本書,名字叫《這是你的船》,作者的經歷很傳奇,他從一個低層的海軍普通士兵,逐漸升格至領導一艘驅逐艦,成為美軍戰斗力最強的軍艦之一。年僅36歲就當選為美軍參謀長聯系會議成員,相當于我們中央軍委成員。他把管理這艘驅逐艦的經歷,寫成了《這是你的船》這本書。書中記載這樣一個細節,去服役時候,沒有什么文化的的母親臨別時也說不出什么大道理,只對他說:“孩子,我只囑咐你一句話,要想當一個杰出的領導者,只有先當出色的服從者。海軍那些人知道他們該干什么,你只需要按他們的規定去做,保準將來有出息?!?。這個孩子正是記住并踐行了母親的樸實智慧,從一個出色的服從者做起,最終成就了自己非凡的人生。
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學校規則絕不是要把你們當成流水線上的產品,一個模子套刻出來的。真正的個性,也絕不是體現在發型的與眾不同,衣服的標新立異,行為的嘩眾取寵,品性的張揚不羈。真正的個性,是心靈的充實自如,是思想的高處飛翔,是人格的堅實獨立,是靈魂自由馳騁。
衷心的希望同學們從小就樹立規則意識,從服從班規、校規開始,長大了敬畏黨紀國法,敬畏人道天道,敬畏自然法則。一個懂規范的人,必定進退得當,有尺度有分寸,當遵規守紀成為你的習慣,由外在的規則內化成為自身的天性,規則將不再是一種外在強制,而是你內在素養和需求,“習慣成自然”,這時,規范成為你受益終身的好習慣。你感覺不到約束,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最后我想分享一個典故。明朝皇帝朱元璋曾經問大臣們一個問題:“天下什么人最快活?”當時文武百官眾說紛紜,有說金榜題名的,有說富甲天下的,……只有大臣萬鋼的回答最讓朱元璋稱道?!幕卮鹗牵骸拔贩ǘ日咦羁旎睢?即敬畏法度,敬畏規則的人最快活。這個回答太有深意了,好好想一想,為什么敬畏規則的人最快活?!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