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三河一中信息技術升級工程帶來可喜變化
實現教育信息化、提高硬件設施水平、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提高教育綜合實力的新的生長點,是推進教學改革的新突破口。2013年暑期,三河市政府投資1000余萬元助推三河一中實施信息技術升級工程,改善網絡環境,引進千兆光纖網,百兆交換的桌面,大大提高了網絡信息資源的傳播速度;所有教室裝備多功能智能觸控一體機,替代了傳統投影儀、幕布、黑板、計算機等教學設備,靈活性高,互動性強,圖文呈現清晰逼真,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數字化教育資源與交流互動平臺,讓教學和教育變得更高效、更快捷。任課教師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不僅方便攜帶,大量存儲教學資源,還為教師隨時進行教學研究、制作課件都創造了便利條件。
三河一中充分認識信息技術對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它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為此,三河一中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工作作為推進教育信息化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要求教師利用網絡收集教育教學資源,鼓勵教師制作個人網頁,開發學科教學論壇。同時,全方位、動態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在培訓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促使教師不僅熟悉掌握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本學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學中的難點所在,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局限性,從而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長期以來都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其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受到很大的限制,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三河一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以教師引導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學生個別化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以小組協作學習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紛紛形成。信息技術提供了極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任學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有足夠的信息支持他們的探索和設想,學生創新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悠然而生。
我們相信,信息技術的不斷升級,必將為三河一中在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中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