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全市所有的中小學生們都收到了班主任為自己“量身打造”的評語,這是老師對學生一個學期以來各方面表現的“全方位”評價,不僅孩子們很看重,家長們同樣很看重。為了彌補“等級加特長”難以涵蓋學生全面素質的不足,重視學生的多元評價,今年的期末,濟南中學對學生的基礎素養評價更溫馨,更陽光,更具人性化,使所有學生都能找到自身閃光點,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如今濟南中學老師寫的個性評語讓人感覺暖暖的,套話沒了,個性強了,不再居高臨下,目光變得平視而親切。高二班主任聶強根據文科班學生不同時期、不同愛好、不同性格等特點,選取泰戈爾的相應詩句,并輔以含蓄、委婉、唯美的文字激勵學生。比如,聶老師班里王梓源同學,他是班里的班長,又是學習尖子,成績列年級前三名,他的名字中又有個“梓”樹,聶老師就引用泰戈爾詩句中關于樹與大地的詩句來激勵學生更扎實、更奮進。班里學藝術的鐘昕同學,藝術方面較為優秀,但有時不是很自信,于是聶老師引用“群星不怕顯得像螢火蟲那樣”來鼓勵她更加自信。有個別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狀態不穩定,這山望著那山高,聶老師就選用“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做一只鳥”警示她,云朵不是飛鳥,都自有苦樂,明確了目標去奮斗,苦才有價值,樂更有意義!
據年級主任孫維風講,寫期末評語是一個“非常糾結”的一項工作,為寫好學生的期末評語,班主任們可謂用心良苦。每個學期的基礎素養評語都不能跟上學期的一樣,要把學生在這個學期的特點寫出來。為此,臨近期末,老師們要花好幾天的時間,甚至晚上加班加點來用心完成。他說,有特點有個性的學生,寫評語比較容易,但每個班級總會有幾個學生有共性的學生,那就是性格內向,不太愿意與別人交流,不怎么積極參與班級活動。要寫好這樣的學生評語,平時一定要多觀察、多與他們交流,為寫好評語積累“素材”。
據校長崔寶山說,期末評語是老師和學生一學期以來的一次“總對話”,某種程度上,它還承載著老師的一種社會責任。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在寫評語時,應該率先改變自己的立場,不能居高臨下,更不能以指責的口氣,而應該將其視作是師生間的一次平等對話,不是簡單地評價一名學生“好壞”或“對錯”,更多地應該關注孩子成長的過程,引導學生如何健康成長。尤其是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老師要放下身段,更多地從關心、幫助、引導和啟發的角度出發,通過平等、委婉的語氣予以啟迪,讓學生自己來感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多年來,濟南中學實施陽光教育,堅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陽光評價,既是親切、貼合、平等的對話,又有警醒鼓勵,一些教師在原有基礎上積極創新評價方式,名言警句等進入基礎素養評價,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起到洗滌心靈、警醒激勵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