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儀式在嬰兒啼哭聲中拉開序幕。大屏幕上連續播放各班同學從小到大與父母親人的合照,在《時間都去哪兒了》的動人歌聲中,同學們紛紛回憶起自己成長的點滴,體會到了歲月的流逝,更重溫了父母永不退色的愛。隨后,同學們收到了家長們精心準備的成人禮物——個人成長紀念冊。在一頁一頁翻看時,同學們深深明白了,父母的時間都去哪兒了,都在兒女成長的點點滴滴里,同學們流著淚水集體向家長深深鞠躬表達了心底對父母的愛與感激。家長也收到了同學們寫的心里話。很多家長邊流眼淚邊笑著說,這是第一次收到孩子的手寫信件,感到很激動。
大屏幕上播放老師們十八歲的照片時,會場里不斷地響起歡呼聲和掌聲。同學們在和老師一起追憶似水流年時,體會到了歲月對人生的雕琢與洗禮,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成長的意義。看著老師們的親切寄語和祝福,想起平時老師們的付出與關愛,同學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歲月可以帶走青春,卻帶不走才華和信仰。劉滬校長代表學校和全體高三老師上臺致辭,并講述了自己沖刺高考的親身經歷,來激勵高三的同學們在最后的70多天里奮力拼搏,為母校再創佳績。附中還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份成人禮物——成人紀念章。上面鐫刻的校訓“誠愛勤勇”四個大字代表了附中對同學們的祝福與期望。
短片《我和我的祖國》追憶了同學們成長歷程中,中國發生的那些振奮人心的大事,激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而一張張草根階層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圖片,讓同學們在感到沉重的同時,也明白了肩上的責任。在最后的宣誓儀式中,同學們莊嚴地舉起右手,向自己,向母校,向祖國莊嚴宣誓。十八而至,長大成人,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也需要一份無私奉獻的愛;十八而至,更需要一種豪情,一種胸懷;十八而至,肩上多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人生路上又多了一份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使命。
十八歲,是朝氣蓬勃的年齡;十八歲,是清新芬芳如甘露般的年華;十八歲,是生命航線上的又一個新起點;十八歲是生命旅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十八歲,我們與愛同行,與國同進;十八歲,同擔當,共命運。十八歲,高三的同學們將在這個有別樣意義的一年里牢記自己的誓言,為個人幸福而戰,為母校榮譽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