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培訓概述
內容:杜郎口中學新生培訓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行為習慣培養,包括內務整理,就餐、文明禮儀,隊列行走等
(二)學習習慣培養,包括學生積極主動性的調動,展示標準的培訓,板書標準、小組建設和學習模式的培養。高標準展示注重聲、形、情、韻四個方面。
操作程序:要求——看視頻、觀看高年級學生展示——學生準備,老師指導——學生展示,學生點評,設置評價方式。
目的:
(一)從小的行為習慣的培養開始,讓學生學會操心,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樹立責任心。
(二)讓學生自信、勇敢,敢于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提高展示標準。
二、展示氛圍建設與學生積極性調動
別有特色的自我介紹——制作名片
三、文明禮儀與隊列行走
四、文明就餐培訓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列隊前往餐廳,指導老師強調用餐規范:
學生用餐開始,排隊領餐具,打菜、打粥,入座,教師在此過程中全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五、整理內務(標準引領、榜樣示范)
班主任老師向學生講解宿舍整理標準:1.床單與床的外沿對齊2.盆子放于床下兩頭3.被子疊成“豆腐塊”放于靠窗邊位置4.書包統一擺放……
操作流程:要求——示范——實踐——評價——整改
六、文明禮儀建設——學會問好
學生列隊站好,教師示范依次給學生問好,學生再給教師問好,簡單有效,學生在與教師眼神交流、鞠躬的過程中學會了基本禮儀,也突破了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和神秘感。
學生在返回教室的途中,教師會告訴孩子走路身體要正、見老師要問好,上樓梯要輕,要靠右邊走……一個個小細節折射出杜郎口人對孩子人文的關懷和精細化的培養!
七、班級建設、班委競聘
培訓目標:通過班委競選,培養學生在班級內真正的主人翁意識和擔當意識,讓學生敢于站在最前端去承擔集體的各項工作,最終達到班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的。
操作原則:以學生親身體驗過的事件為依據,讓學生明白班級是大家的班級,班級建設離不開任何一個人的努力。最大限度地發動學生!
基本流程:教師動員,發布崗位、解讀崗位,個人準備競選發言詞,將名字迅速寫在相應崗位下面,競選發言,教師及學生評價,確定最終人選。
八、杜郎口特色韻律操——兔子舞練習
整個韻律操的學習體現著杜郎口中學獨到的教學理念,在杜郎口沒有體育老師嚴肅的訓誡,也沒有手把手的指導,代之的是學長示范,對子練習,男女競比,小組PK,在無形的評價激勵機制下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說了就做,做就做好”,這是杜郎口老師教給孩子的,就像杜郎口老師一直踐行的“一事不優,不做二事”一樣,杜郎口人不光做到了教書,更做到了育人,在小事上、在細節里、于細微處方見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