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把“教育家”的光環戴到優秀教師、校長、學者頭上,其實不然,我認為每個人的母親才是天生的、永遠的教育家。
研究一下每個人的成長史,從文壇巨子到草民百姓,凡有所建樹者,無一不是母親教育的結果。在人成長中重要的童年、少年時期,母親的言行深深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包括價值觀、人格、心靈、情感、交際、社會性等,母親要比學校、老師的作用大無數倍。
2012年,莫言在瑞典文學院領取諾貝爾獎的演講中,再次深情地講起了母親的故事,也再次佐證了我的觀點。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一個故事:
“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里唯一的一把熱水壺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饑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鉆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里鉆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大愛和親情。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二個故事:
“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后,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并不是一個人。”’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寬容和理解。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三個故事: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么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里。”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憐憫和同情。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四個故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并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誠實和恥辱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五個故事:
“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饑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兆,以為母親隨時都會自己尋短見。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戰,跑到廚房和磨坊里尋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這時母親背著一捆柴草從外面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看到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盡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堅強和不屈。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六個故事:
“我生來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里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變美。’后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人生和處世。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七個故事:
“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只要是我因為看書耽誤了干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有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說書人。我偷偷地跑去聽書,忘記了她分配給我的活兒。為此,母親批評了我,晚上當她就著一盞小油燈為家人趕制棉衣時,我忍不住把白天從說書人那里聽來的故事復述給她聽,起初她有些不耐煩,因為在她心目中說書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務正業的人,從他們嘴里冒不出好話來。但我復述的故事漸漸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給我派活,默許我去集上聽書。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也為了向她炫耀我的記憶力,我會把白天聽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她聽。”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激勵和學習。
莫言講了母親的第八個故事:
“我在故鄉生活了21年,其間離家最遠的是乘火車去了一次青島,還差點迷失在木材廠的巨大木材之間,以至于我母親問我去青島看到了什么風景時,我沮喪地告訴她:什么都沒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頭。但也就是這次青島之行,使我產生了想離開故鄉到外邊去看世界的強烈愿望。”
母親教會了兒子什么是夢想和志遠。
莫言的母親,正像全中國千千萬萬個母親一樣,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有些甚至連教材上的字都不認識,但這不妨礙讓母親成為我們的教育家。每一個過來人請想一想,我們身上那些善良的人性、悲憫的情懷、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面對生活的勇氣,哪一樣不是母親所賜?
因為,當這個人教會我們什么是夢想和志遠、激勵和學習、人生和處世、堅強和不屈、誠實和恥辱、憐憫和同情、寬容和理解、大愛和親情的時候,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成功、不去瑞典領取諾貝爾獎呢?
母親,是我們全部的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