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我相信各位在閱兵儀式上都看到了那些曾經的老兵們,他們顫抖著揮手,敬禮,向人群微笑。他們所代表的不僅僅是這樣一群人,更是一個時代與一段歷史的象征。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開始,到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用了8年時間,終于使中華民族重新站立。而這樣倔強站立的背后,是有無數人的支撐,是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獻給腳下這片土地,為后來者帶去希望和信念。
而今天所講的緬懷,其實就是感恩與傳承。
我們都聽過許多烈士的故事,甚至張口就可以舉例。只是礙于我們生活的背景,無法深切地體會到戰時人們對和平的渴望。我想,烈士們的捐軀其實就是對祖國的關懷。國難當頭,有關懷之心的人會難過憂慮,會為了祖國奔走。所以國家和民族得到愛護,我們也是生活在這樣長久的關懷下的,從而擁有現在的一切。這樣無私無畏的關懷,需要我們常常去感恩,感恩他們用生命換來的美好未來,感恩他們用自身向我們傳遞的能量。
烈士留給我們的不只是物質上的一切,更重要的,也是需要我們去傳承的,是他們的精神。 他們的擔當體現在為國奉獻,有很強的時代特征。于我們每一位高中生而言,可以體現在日常的小事中。在一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最簡單的擔當就是做好自己份內的所有事,不埋怨,不拖延,盡心盡責地完成。擔當自己,關愛他人。世界上還有許多饑餓的,生病的孩子們,面對他們我們都能成為一個相對更強的人,以自己的力量去為社會做出貢獻。
烈士們將一個承載著深重的歷史的中國放在我們面前,我們所要做的不應只是雙手捧住,而是要成為歷史的書寫者,要實現他們的和自己的夢想,讓中國站立的更為挺拔。
9月30日是烈士紀念日,這一特殊節日的產生,難道不是為了讓我們常常反省,常常思考嗎?
先烈開道為后人,后人繼業慰忠魂。讓我們用擔當和責任去開創,用感恩之心來關懷,讓烈士們欣慰,也讓自己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