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鷹擊長空 展翅翱翔
——祝賀和平街一中學子順利通過第八批“翱翔計劃”終審答辯
2016年5月31日,第八屆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學論壇化學與生命科學領域論壇在北京市日壇中學舉行。作為“翱翔計劃”生源校,和平街第一中學高二(3)班的劉仁榮、常一科和高一(2)班的趙樂怡同學參加了本次論壇活動。
在“翱翔計劃”學習的一年里,劉仁榮和常一科兩位同學經歷了選擇導師、進入高校實驗室、開展科學實驗研究、開題報告、中期匯報、網上提交結題申請、專家評審和終審答辯等環節,最終,于今天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專家匯報,并取得了評審專家的肯定。
劉仁榮同學的課題為《小鼠生精恢復過程中支持細胞與精原干細胞之間的動態關系》。專家認為,他的課題研究對于干細胞與其微環境間的調控關系這樣的基本生物學問題的解決是非常必要的。專家問辯過程中,他都能對答如流,展現出其對課題研究的深入而透徹。同時,肯定了他能夠克服課業繁重負擔積極參與科學研究,說明他具備良好的科學精神和探索精神。
常一科同學的課題為《阻斷PI3K通路能促進小麥基因組DNA多態性增加》。專家認為,他的課題研究成果有助于科學家了解渥曼青霉素對植物細胞的影響機制。論文陳述簡要,有一定的實驗數據支持,答辯陳述清晰,并對其后面改進工作提出了中肯意見。
經過以上激烈而緊張的課題終審環節,兩名同學順利完成專家問辯,并獲得“第八屆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學論壇”獎勵證書。
一同參加此次論壇活動的趙樂怡同學,通過一天的觀摩學習,也發表了自己的感慨:“我驕傲,我能與這些優秀的人為伍,為伴。雖然我感覺到了壓力,不過更大的是前行的決心和動力。翱翔,伴我成長。翱翔,建我成才。我會以其為基礎,努力,奮進,成才。”
一年前,他們像新學員一樣,帶著懵懂與困惑進入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學習;一年后,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出近萬字的科研論文。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首都師范大學朱寶長教授和張飛雄教授的嚴謹細致的科研引領,也離不開基地校北京市一六六中學老師的悉心指導,更離不開和平街一中給予學生的平臺和母校老師的理解與支持!最后,祝愿這兩名同學在今后的學習中勇攀科技高峰!希望第九批翱翔學員乘勝追擊,爭取在暑假開始前順利完成選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