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9月1日是市二中整體搬入武廣校區后正式開課的日子。市二中新校區由市二中與株洲市武廣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強強聯手重點建造,由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也是株洲市委、市政府支持二中創建百年名校,實現教育優質資源共享的新舉措。
新校區選在奇異秀美的連綿山體之中,以“當代書院”為設計理念,遵循中國古代書院的文化理念,借鑒國外著名學府的院落模式,以“院落”模式布局校區,打造出一個既具古代書院的幽靜雅致、又有現代氣息的山水校園。年內,長江西路、栗雨南路將全面拉通,公交公司增開T60路區間公交車,方便學生通勤。
校園景觀由“生態綠廊--楔形綠地--景園”三個層次組成。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綠地面積接近4萬平方米。遠看,在連綿山體之中,校園地勢錯落起伏,小橋流水,綠色廊道加上紅褐色的外墻,頗有大學的感覺。
山水校園,當代書院
教學樓前是微微起伏的綠化廣場,營造出優雅閑適的環境。園內的生態景觀綠廊,是一條由湖、塘等自然景觀形成的校內中心水帶。綠廊之中,以原有水系栗塘為源頭,并在節點處形成水院,是師生戶外小憩、交流溝通的靈動空間。
校園圖書館、體育館、辦公樓等各類大型公共建筑,就圍繞在小湖周邊,與條條景觀步道聯系在一起。順著水系向南漫步,會有一座小橋,而再向前走就能到達學校的景觀廣場,這里有鐘樓、噴泉。
校園內的景園,則充分結合地形的起伏變化,以竹木山石為景,滲透著人文因素,充滿書香詩意,可為師生提供獨具歸屬感與親切感的學習、交往空間。遍布的綠樹、草地,將各個院落連接起來,形成了“人在綠中,院在林中”的效果。校園內還將安裝不少靠椅,學生在校園內可方便落座。
風光:體育館內還有瑜伽室
每間教室面積為75平方米,符合國家標準,比原校區的教室更大。“為了滿足全新的教學理念、和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用房的布局也預留了充分的空間,每兩個班就會另配有1間學生活動室。”校長張輝介紹說,學校高標準的中學理化生實驗室及功能室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創造條件。
體育館內容也足夠豐富,一樓有乒乓球室、體操及武術訓練廳,還有瑜伽室、形體訓練廳。二樓則擁有2000余座位、可舉行省級中學生籃球比賽的籃球場,明亮的場地、全新的地板,讓人站在這里就會感到熱血沸騰。
室外還設有8個籃球場、5片羽排球場、2片網球場。田徑場擁有8道400M跑道、3個跳遠沙坑、1個跳高沙坑、1個鉛球投擲區、1個標準足球場,看臺能容納2000余人。
設施:實驗室內可模擬駕車
實驗樓有連廊通往教學樓,共有98間實驗室、儀器室或功能室,還有一間自動尋星天文臺。任何一顆你能叫得出名字的星星,都可以通過這個自動尋星望遠鏡找到。
藝術館是老校區里沒有的,在中央有2間舞蹈及音樂排練廳,還有一個可容納600至800人的音樂廳。藝術館的兩翼有8間美術功能室、6間音樂功能室、10間琴房、6間藝術工作室,為開設豐富多彩的藝術校本課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首層為架空層,將利用部分空間建設休閑書吧、心理健康活動中心、工會活動室,可為師生提供全天候的活動場所。
不僅如此,學校還設有汽車駕駛模擬實驗室,共有20套設備,這在全國中學里都十分少有。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將來在校高中生有機會模擬學習駕駛技術。
智能:校園卡有定位報警功能
市二中的師生每人有一張校園卡。
張輝校長說,師生通過刷校園卡就可在校內進行消費、注冊、成績查詢、借閱圖書等,真正實現“一卡在手,走遍全校”。學校還在宿舍配備了刷卡使用的洗衣機,提高學生生活質量。
除此之外,校園卡還具有定位功能。學校的每個進出口都會裝無線讀卡器,對佩戴在學生身上的校園卡進行掃描,通過后臺,學校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活動蹤跡,何時離開學校,何時回到宿舍。還可以設定時段進行人員定位和報警功能,一旦有學生長時間沒有進出記錄,便會報警,學校會跟蹤查詢,確保學生安全。
手機APP實現家長老師互動
不僅如此,校園內還有一張無形的網絡,可通過現代化的技術,將校園中的物理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服務基礎設施連接起來,實現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
“比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提交教學計劃與總結,管理學生成績與學分,安排實驗、考試等;學生可以網上選課,查看個人課表、考試安排、學業成績和學分等信息;家長可以查看孩子在校的表現,比如學業成績、學分獲得等情況,并可與任課老師進行網上互動交流,實現家校互動。”
還可能引進一個類似微信的手機APP,家長下載注冊后,可隨機查看孩子的課程、作業,以及學校通知,還能與老師進行互動。
除此之外,在部分教室里安裝了觸屏黑板,聯網之后,老師可實現聲音、視頻、動畫多媒體授課,授課會更加生動。
特色:開發個性化校本課程
搬遷后,學校將統籌規劃,充分利用充足的教學場地設施資源,在不增加學生課時數和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開發更為豐富的優質、個性化、可選擇的課程資源,為學生的全面、終身發展搭建廣闊的平臺。
比如學校每天的第八節課會全面開放,用于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的開設。特色校本課程包括:學科素養課程,如導師大講堂、人文大講堂、科學大講堂等30余門;藝術類課程,如交響樂團、合唱、油畫、國畫等10余門;體育俱樂部課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0余門;學生社團類課程,如心理社、棋牌社、茶藝社、光影社、發明協會等30余門;國際理解課程,如世界文化、世界風光、模擬聯合國等近20門。
學生的所有學習、文體活動都是學校開發的課程訓練的一部分,將擁有規范的管理和教師的指導,使學生的在校生活更加豐富、更加科學有序,確保學生有規律而充實地學習生活,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能力、發展他們的個性,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