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新聞
2014年5月16日上午歐平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金牛鎮中學禮堂舉行,鎮中心學校和大冶二中的教師聆聽了這場感人肺腑的報告會,聽者無不動容,會場下不時有老師用手巾拭淚。最受感動的是“小媽大愛”。
1998年,歐平琴從襄陽市特教師范學校畢業后,來到了大冶特殊教育學校,是該校的第一位特教老師。17年來她扎根大冶,一生沒有生育的歐平琴,將一個個“折翼天使”,當作自己孩子對待,孩子們親切稱呼她“小媽”。“小媽”給予學生的是“大愛”。
愛得廣,愛每一個學生。在歐平琴眼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她的孩子,她常對殘障學生說:“我的家,就是你的家。”她經常給孩子煲湯、做飯,給學生過生日,買學習生活用品。據介紹,16年來,歐平琴愛生如子,是學生們心目中的好媽媽。她手把手教學生文化知識,教會他們生活;她走入學生內心世界,扮聾啞人與學生一起體會人間冷暖,教他們怎樣勇敢地與正常人溝通;她的足跡踏遍大冶的每一個鄉鎮以及邊遠山村,家訪了每名學生的家庭;她節衣縮食,用微薄的工資,給貧困學生買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墊付醫療費,給學生過生日……歐平琴老師真正做到了為了學生一切,一切為了學生,把愛奉獻給最需要的人。歐陽老師的博愛精神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學習。
愛得深,扎根大冶特教學校17年。來到大冶特教學校后,歐平琴有數次可以離開的機會,但她都放棄了。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特教崗位上。2000年前后,大冶市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想把她“挖”過去,被她謝絕。還有一次,大冶市委舉行大型展覽,借調做解說員的歐平琴標準的普通話和富有親和力的微笑贏得一致好評。活動結束,市委宣傳部想調她過去,也被她婉拒。文章說,這是十六年不換崗的生命之約。
“我的價值在特教。”這是歐平琴生前多次說的一句話。“人生的價值在哪里?”這是值得每一個人思考的問題。
愛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能力。據了解,歐平琴讀特師的四年,她放棄了幾乎所有節假日,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學習和社會實踐上,到康復中心當義工、到盲校見習、去培智中心聽課……四年的特師學習,歐平琴學到了過硬的業務本領,三字一畫全優,還考取了省普通話測試員資格證。歐陽老師要把最好的給孩子。
愛得長,關愛學生一輩子,直到生命最后時刻。歐陽老師不僅關愛在校學生,而且持續關愛已經畢業的學生。“能像歐老師這樣做一天、一個月、一年都不難,難得是她一直這么做,她的善良真的不染任何塵世的污點。”陳瓊開說道。為了挽留輟學學生,她發動同事高價購買學生家長的蜂蜜,幫助其渡過難關;為了給離校四年的學生找工作,她找老板說盡了好話;為了幫大學畢業的學生創業,她忙著跑手續,費盡了周折;學生結婚、生子,她都忙里忙外……在重癥昏迷中,歐平琴依然記掛著學生,她對學生的愛如親媽一般。
中國教育報評論員指出:歐平琴站在了時代道德制高點上。淚水滴落,擂痛大地。這足以詮釋我們對生命的重新理解,激發我們對他人的關愛,再次喚起我們對高尚師德的仰望與追隨。
“小媽”已走,大愛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