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高校錄取中,清遠市第一中學共61人被全國十大名院校錄取,其中譚俊杰被北京大學錄取,阮銘蒲被清華大學錄取,劉原天被復旦大學錄取,2人被浙江大學錄取,2人被四川大學錄取,4人被武漢大學錄取,50人被中山大學錄取。另有4人被空軍航天大學錄取。
高考已塵埃落定,但是整個暑假清遠市第一中學的好消息接連不斷,該校錄取喜訊屢屢吸引市民目光:7月,阮銘蒲被清華大學錄取,緊接著,譚俊杰又收到了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今年高考錄取中,該校上一本線的561名學生中有528人被一本院校錄取,其中有61人被全國十大名院校“收入囊中”。
高考取得豐收,離不開清中人平時的辛勤耕耘。“讓每一位師生都得到發展、感受幸福、走向成功”,成功的背后是堅持自己的辦學宗旨,并將這一宗旨貫穿到每一名教職人員的行為中。我們有理由以發現的眼光來重新打量這所老校,揭開清遠市第一中學背后的“力量”之源泉。
教學管理 三年一盤棋,精抓高三
雖然清遠市第一中學是清遠的龍頭學校,但校長劉耀堅深知,與珠三角地區名校相比仍有差距,特別是學生的數學及英語成績差距明顯,必須未雨綢繆,從高一開始重點提升,做到高中三年備考如同一盤棋,每一學年每一步棋都胸有成竹,目標明確。自2011年學生入學以來,學校便提出“重抓數英”的目標,從課時、測練、思路拓展等方面下功夫,從高一開始夯實基礎,力求學生重視數學和英語。
高考備考推進過程中,教學工作不可避免會與考試成績的體現存在差異,這時高三年級組便拿出魄力與精力及時調整。例如,在2013年10月份的月測中,年級發現學生各科基礎題得分率普遍不高,而這與學生基礎題訓練力度不足有一定關系。為此,年級及時組織相關老師開會研究,推出晚練及周練等措施,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基礎題得分大幅度提高。
教學提升 教師集體備課,備考良性發展
教育人才隊伍是辦好教育的第一資源。高考的成功與教師們默默耕耘相關。近年來,學校的廣大教師適應教學改革要求,關注學科前沿,不斷更新和豐富專業知識,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嚴師出高徒,清遠市第一中學的絕大部分教師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圍繞學生學情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學校專門成立備課組,每周“定時、定點、定主講、定課題”,針對前期的備考及下周的安排,集思廣益,明確備考方向及復習內容。
為了促進交流提升,學校還定時召開備課組長會議,發揮備課組長在本學科中的帶頭作用,協調各學科的高考備考時間。備考過程中,如出現個別學科教師爭搶時間的情況,年級便定時召開備課組長會議,傾聽各備課組長反饋的問題,及時協調、布局,促使高考備考向良性方向發展。
關愛學生 科學引導學生走出“高原期”
學生管理是高考備考中重要的一環。清遠市第一中學從德育、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力求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迎戰高考。
學校不僅要求學生有優異的成績,而且要求學生在行為習慣等方面有良好表現,展現優秀的綜合素質。對此,高三年級每周定期召開主題班會,把優秀傳統與時代要求相結合,提高感悟。在學習方面,學校還要求學生配合高三年級各時間段的要求,如早讀、上課、晚練、周測等都要聚精會神,不浪費任何時間的訓練。
高三學生學習壓力大,學校還專門聘請心理老師及教育機構精英來到學生身邊,通過召開心理講座、主題班會、放松活動等方式幫助學生盡快走出“高原期”,幫助學生以平和的心態面對高考。
百年老樹抽新芽,今朝枝頭綠更濃!清遠市第一中學這所有著80多年辦學歷史的老校并未滿足當前的成績,展望未來,學校將在從優秀到卓越的發展路上不斷實踐、探索、總結、完善,爭取以更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