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新聞
當天,道德講堂以“雷鋒精神傳天下”為主題,將唱歌曲、講故事、誦經典、學模范、談感受、送祝福“六個一”貫穿始終,生動地詮釋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雷鋒精神。
雷鋒,一個傳誦了半個世紀的名字,他的事跡平凡而感動。在過去的51年中,雷鋒的名字曾經是激勵幾代中國人成長的路標。
到了“誦經典”環節,學習《雷鋒日記節選》,它成了我們了解雷鋒生前的最直接的方式,還可從中收獲更多雷鋒的精神。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更應該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但讓人遺憾的是,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雷鋒精神卻逐漸被一些人所淡忘。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就引發了一場關于道德危機的全民大討論。
“猜猜這是誰?”道德講堂進入“學模范”環節。
這是曾背著安徽癱瘓學子進京求醫,為其治病;曾帶著身患舞蹈病的流浪女趕赴廣州求醫,以此行動來報答黨和“雷鋒”們的救命之恩,被譽為“為生命奇跡奔走的最美‘80后’的‘活雷鋒’”的張藝冬。
這是16年獻血6萬毫升,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捐款助學達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的郭明義,他說“幫助別人改變命運,比啥都幸福。”這樣的行動,這樣的話語,都說明雷鋒并沒有走遠,一位位雷鋒式先進人物總是帶給人們溫暖與幸福,雷鋒精神也得以在歷史發展中始終煥發光彩。
兩次進藏,領養孤兒,扶危濟困,最終實現了“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誓言的孔繁森;參加工作50多年以來,不畏艱辛、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生產做出了杰出貢獻的雜交稻之父袁隆平;長期在煤礦生產一線工作,生死關頭挺身而出,將60余名工友帶離“鬼門關”,創造了世界礦難史上的奇跡的“煤礦鐵漢子”張前東……
他們都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在他們身上,無不閃耀著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光輝。
在學模范后,大家爭先恐后談感受:“雷鋒同志雖然離開我們半個世紀了,但雷鋒精神在神州大地上持久不衰,永存我們心頭。”“學雷鋒應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時時刻刻、點點滴滴,我們要把雷鋒精神銘記心間。”“時代在變,雷鋒精神永恒不變!”“雷鋒精神薪火相傳,雷鋒精神與時俱進。”……大家發言句句情真意切,深入人心,將“道德講堂”活動不斷推向高潮。
本次道德講堂成功地讓師生們接受了一次道德洗禮,讓雷鋒精神滌蕩靈魂。
讓我們行動起來,去追尋身邊的雷鋒,踐行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傳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