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不斷完善垃圾分類的方式、調動青少年的積極性,發揚廢品回收精神,更好的回收資源,保護環境, 1月21日,高一九班的學生們在車中居委參加以“培養青少年垃圾分類的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可垃圾污染卻日益增加。因此垃圾分類應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將其分別投置于不同的儲存回收桶,有垃圾車予以收取。垃圾中的資源性廢棄物,如:紙類、金屬類、塑膠等,若加以分類回收,不但可再利用、保育資源,同時也可以減少掩埋場及焚化場的負荷。分類可將不易壓縮的塑料、巨大垃圾或有害物質等分類出來,延長掩埋壽命,改善滲出水的性質。學生們觀看了臺灣市民分類投放垃圾的影片,直接了解到如何正確分類垃圾。接著,學生們將自己帶來的衣物、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廢品投入分類垃圾桶,在活動中體會如何正確分類垃圾。學生們還拿到環保知識宣傳單,使學生更深的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知識;逐步形成垃圾分類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
垃圾分類回收是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它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污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有利于進行資源再利用。作為高一的學生,作為中國社會的一分子,有義務盡自己之力使國家變得富強美好。在垃圾分類回收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科學文化知識,對不同的垃圾具有不同的認識,在實際生活中做到按類投放垃圾。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把這種知識傳授給身邊的人,只有這樣,涓涓細流方能流入大海,垃圾分類的工作才能更好的被大眾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