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學校首頁|加入收藏|加入網校

吉林長春東北師大附中

校訓:志存高遠 學求博深

當前位置:校長網 >> 校園簡介 >> 吉林長春東北師大附中

站內公告:

2025-03-24正確教育集團聯合數秦科技發布AI

2024-12-12正確教育集團榮獲新華網第十五屆

2024-12-06正確教育集團董事長王偉榮獲騰訊

學校校訓:

志存高遠 學求博深

學校簡介

吉林長春東北師大附中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創建于1950年。學校現有自由、青華、明珠、凈月、北京朝陽五個校區,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國際部、藝術部等多個學部,總占地面積37萬平方米。全校有一線教職工1026人(含外聘教師和職員),15000名在校學生。學校第一任校長為我國著名教育家陳元暉先生,現任校長李楨博士,黨委書記史亮同志。

作為吉林省的一張名片,東北師大附中以素質教育和文化管理作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素質教育就是讓學生得到全面而個性優長的發展;文化管理則是要追求大學精神,崇尚學術為先,尊重個體差異,提倡自覺修為。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適的教育,東北師大附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遵循著一種包容的文化,營造一種允許學生個性發展的開放環境,提供一種減少壓抑、增加快樂、培育個性、關注健康、獲得尊重、擁有個人成長價值感的個性化教育。

學生們不僅從這里走向知名大學,更從這里收獲高遠的志向、自信的品格、獨立學習的能力、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團隊合作意識,從而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鉆研,走向卓越。

東北師大附中的教育力求涵蓋全程,形成系列,凸顯優質教育的銜接性。學校將開展學前教育和12年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一條龍”改革實驗,是一種集實驗性、前瞻性、現代性和國際性的開放教育,這不但是附中63年來辦學的傳統和特色,更充分體現了附中“為學生一生奠基,為民族未來負責”的辦學指導思想。

在東北師范大學的統籌指導下,結合學校發展總體布局,借助東北師范大學和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強大的教育科研支持,學校開展具有開創性和實驗性的教育教學改革,并以新基礎教育“育人為本”為核心理念,全面探索教育改革的實踐之路,繼續引領吉林省基礎教育的發展。

“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這是主體性教育的終極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價值旨歸。適合于自己的,是學生的自覺選擇,也是學校的教育選擇。“自覺教育”,是東北師大附中高中部多年堅持的教育理念。

根據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高中教育教學規律,結合東北師大附中的辦學傳統,我們把自覺教育定位為:以培養學生自主性、能動性、目的性、創造性為基本原則,以學生自我意識喚醒、自主能力發展、自信品格養成、自強精神的樹立為主要目標,以課程與教學為核心,以學生主體性實踐活動為平臺,以教師教育自覺為關鍵,以學校文化管理為保障,建構的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現代學校教育體系。

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學校教育既要滿足全體學生共性發展的一般需求,也必須兼顧個體發展的特殊需求,只有增加課程與教學的選擇性,提高教師群體的專業性,滿足活動的多樣性,培育文化的包容性,才能滿足不同群體的發展需求,實現學校的特色建設。

課程豐富  臻于至善

基于個性化、復合型、創新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需求,學校把人才培養目標確立為 “努力培養具有良好習慣、認真態度,善于獨立思考、和諧交往,富有優長智能、創造潛質和天下情懷的優秀學生”,科學整合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探索形成“目標—模組—層級”式課程結構體系,涵蓋身心素養、語言與文學素養、數學素養、人文與社會知識素養、科學素養、技術能力、藝術素養、交往與實踐能力等8個課程模組,分為學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等多種類型,通過系統化、高質量的“主導性課程”和“補充性課程”有效地落實了學校的課程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

東北師大附中的課程體系很像一個“菜單”,“超市的經營與管理”、“國學”、“閱讀天下——新聞短課”等課程可滿足學生的多元選擇。學校對必修課程精益求精,開全、開好國家選修課,充分實現“走班”選課。校本選修課程已運行成熟300余門,分為基礎、豐富、高級三個水平。菜單化的課程體系保證了課程的彈性和選擇性,為學生綜合素質、個性特長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平臺。在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下,學校分別開設創新、博雅等領域特設班,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保障。

學生活動  自主發展

我們基于自覺教育的理念,強調學生“四自”培養的目標性和養成性,明確年段教育目標。將高一定位為學生自我發展的習慣養成階段,高二定位為學生自我發展的理想引領階段,高三定位為學生自我發展的卓越實踐階段。

以此規劃每個年級的學生管理目標,設計學生活動,并逐步形成 “主體性德育實踐課程體系”。內容主要包括自我規劃、自覺修養、自我礪煉、自主管理、自主實踐等課程模組。

學代會、學生會、團委、社團聯合會四大學生組織形成了東北師大附中學生自治組織網絡,著力培養組織策劃、協作交流、務實創新的“領袖”意識與素質。大批校學生干部獲省優秀學生干部、省三好學生、省優秀團干部等榮譽稱號,他們進入高校后,很多人成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各大學的學生會主席等職,成為母校的驕傲,也成為附中在各大高校的“名片”。

目前學校設有“模擬聯合國”、“蜚聲”主持人協會、校園記者團、“瀚林苑”書畫協會、“粉墨青春”實驗話劇團、“青春領域”網絡協會等20個校級學生社團組織,“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社團活動周”、廣場畢業晚會,學生科學與人文游學考察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更培養了學生自主發展、自信自強的自覺意識。

豐富多樣的校園學生活動,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鍛煉和提高,更得到社會、家長、高校的充分認可。2013年高考中,附中再傳佳報。共有155名同學被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學錄取,其中被世界排名前50所大學錄取的學生高達81名。共有98名優秀學子獲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大學的錄取資格。共有95人被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大學錄取。全校被“2+5”高校錄取人數達157人。被“985”高校錄取人數達700余人。

教師隊伍  名師云集

東北師大附中高中部堅持一體化管理模式,積極探索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模式,以加強師德建設為重點,開展“樹師表”活動,培養出一批師德標兵和優秀班主任;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契機,實施“名師”工程,一批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干教師脫穎而出;以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實施金牌工程,一批經驗豐富的奧賽“金牌教練員”隊伍享譽國內,從而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樂于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我校實行年級組和教研組并行的管理體制,各學科擁有一大批聞名省內外的優秀教師,其力量雄厚,結構優化,團隊教研優勢明顯,高考學科指導經驗豐富,是省市教研部門高考模擬命題和專題輔導的骨干。

附中教師從自覺教育理念出發,堅持“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的追求,將教與學有機結合。始終堅持把高品質的教學內容交給學生,堅決反對簡單重復的題海戰術,學科教學內容選擇精益求精,基于高考又高于高考,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相結合,從不同視角拓展知識,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使學生獲得了多種選擇機會。

2004年學校成為中國科技大學在外埠設立的第一個基礎教育理科實驗基地;2005年成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學生航空航天科技實驗基地、復旦大學文科基礎教育實驗基地;2006年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生源基地,2008年成為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生源基地校。

學校實施“金牌工程”。近年來,在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學校獲一等獎人數一直占吉林省賽區的1/3到1/2。2004—2009年在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生聯賽中,學校蟬聯四個學科吉林省賽區的個人第一名和團體第一名;2010、2011年學校連續兩年包攬了全國中學生所有五大學科競賽吉林賽區的團體和個人第一名。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取得了15塊國際獎牌。2013年7月,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第25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 2013)中,我校高三(2)班王康寧同學經過努力拼搏,奪得金牌,成為吉林省第一位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選手,刷新了吉林省25年來信息學競賽的最好成績。2012年7月底,在美國華盛頓.D.C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舉行的第44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我校戰鴿同學喜獲銀牌(與金牌僅有兩分之差),這是10多年來吉林省第一次有選手入選國家隊,并出戰國際競賽。2011年,我校高三(1)班褚丹彤同學獲第20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金牌全國第二名,保送到北京大學,她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刷新了吉林省全國生物競賽紀錄,奪得吉林省20年來全國生物競賽第一塊金牌,進入生物競賽國家集訓隊,創造了全國生物競賽東北地區20年來最好成績。

學校積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發課程資源,拓寬課程領域,開展并積極參加了12項富有特色的科技教育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科技節。2005年開始組建航模隊、創建高水平的航模實驗室,并由航天英雄楊利偉親自揭牌;同年創建智能機器人實驗室。2007年無線電測向及定向越野運動隊成立。科技創新大賽的成績在吉林省名列前茅,近年獲一等獎項數占到全省的40%。幾年來,學校航模隊共參加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我校無線電測向運動隊先后參加亞洲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錦標賽、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錦標賽東北分區賽等賽事并表現非凡,共獲得國際銅牌2枚;國家級金牌9枚,銀牌3枚,銅牌1枚;省級金牌4枚,銀牌1枚。近年來,我校已有多名同學入選無線電測向中國國家隊,2012年我校張鳴陽同學入選無線電測向國家集訓隊,參加在塞爾維亞舉辦的世界無線電測向錦標賽。近年來,學校先后參加2007年WRO世界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區選拔賽、2008年FLL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中國北方區公開賽等比賽,共獲得兩塊金牌,一座冠軍獎杯,13枚銅牌;參加兩次省級競賽,合計五個項目,共獲得14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近兩年,我校派出代表隊連續參加了世界VEX機器人錦標賽,均獲得大會最高單項獎——“STEM”獎杯。

學校積極應對全球化挑戰,不斷擴大國際交流。目前學校已同美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30所學校建立了友誼校關系或合作項目,學校每年都有國際間的教學和學術交流。其中,美國的明尼蘇達大學、威廉朱爾大學、瓦爾帕萊索大學、南伊利諾伊大學、波特蘭州立大學、威斯敏斯特學院、布萊爾特大學、伍斯特理工學院、羅格斯大學、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等十余所大學近幾年陸續到我校招生。2011年秋季,我校與上海狄邦教育管理集團合作開設了IB和A-level課程,2012年5月底,我校獲得IBO正式授權,成為東三省首家公立IB學校,增補了我省基礎教育開設國際課程的空白。

學校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積極輻射優質教育資源。堅持辦好“學校開放日”,切實做好長春市政府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名校義陪”工作,積極推進“城鄉同步教學系統”建設。學校被列為長春市中小學校長和中小學教師培訓實踐基地。這些舉措有力地推進了吉林省城鄉教育的同步發展,學校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教、研、培”復合功能得以進一步發揮。

建校六十三年來,東北師大附中培養出3萬余名優秀學子,他們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勇于創新、成就卓越,很多人成為學術專家、興業英才治國棟梁。其中有全國政協原第一副主席王忠禹、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賈志杰、中國共產黨第17屆中央委員、現任蘭州軍區司令員王國生上將、吉林大學超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鄒廣田院士、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研究員霍裕平院士、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江雷、大氣物理學家鐘青、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總設計師嚴殿啟、全國政協常委、著名作曲家王立平(電影《少林寺》、87版電視劇《紅樓夢》、《大海啊,故鄉》等曲目作者)等。

吉林長春東北師大附中 吉林長春東北師大附中版權所有
聯系地址:吉林長春市自由大路506號 電話: 0431-85608927 傳真:
技術支持:校長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 亚洲大片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