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2013年12月4日下午4:15,2013年教師發展學校常態課展示與點評的第一次點評活動在信息中心一層階梯教室開展,這也是第八期教師發展學校本學年度的第五次活動。教科研室副主任毛筠老師主持,邀請生物組教研組長安軍老師做常態課點評。教師發展學校第七、八期學員及第九期農村研修站的學員老師參加活動。
11月27日生物組的閆霞和崔旭東兩位老師在信息中心一層階梯教室進行了常態課展示。閆霞老師展示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初二年級《細菌》一課,崔旭東老師展示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二年級《減數分裂》一課,教科研室安排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全程錄像。教師發展學校學員及生物教研組的老師聽了這兩節課。
此次點評活動主要由安軍老師針對閆霞和崔旭東老師的常態課做點評。安老師主要從對課標和教材的理解與把握、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達成情況、教學過程的設計實施、評價環節的設計與實施、教學基本功五個方面展開點評。安老師認為兩位教師對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分析都比較到位,尤其是閆霞老師的教學目標中使用“描述”、“說出”的行為動詞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明確,安老師也對閆霞老師的導入及各流程的自然過渡,以及崔旭東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主線清晰,有意識鼓勵學生質疑、適時給予評價的做法做了肯定,認為兩位剛剛任職一年的新教師可以將常態課上到這種程度很值得鼓勵。
同時,安老師也結合生物學科特點指出兩位老師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進意見。如使用核心問題(與學生生活相關)驅動教學,通過提供充足的事實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建立概念、獲得能力和情感體驗;借助課外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資源,以輔助教學的有效開展;課堂上的提問和要求要盡可能明確、具體,使學生可以順利有效地完成小組活動;教師要重視通過設計針對教學目標的問題,進而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除了對兩位生物教師的常態課做全面點評,安老師也對青年教師常見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提供了一些建議,如研究課標和教材,經常寫教學反思,多聽有經驗教師的課,課前做好充分準備以便有精力關注學生,爭取做研究課的機會等。安老師也不吝與各位職初教師分享了一節課的概念教學模式,為教師們開展概念教學提供指引,職初教師們紛紛表示收獲很多。
活動最后,毛主任再一次帶領大家對安老師認真、精彩的點評和講解表示感謝。毛主任在總結時談到安老師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等等都值得在座的教師學習。毛主任認為青年教師要學會對如何上課不斷地反思和思考,思考自己的板書、設計的問題、示意圖等每一個教學環節和細節,也要借鑒不同學科教師的經驗、為己所用。在我校優質師資力量的引領下進行實踐、反思、感悟和提升,實現從職初教師向成熟教師、專家型教師的飛躍。
附:職初教師反饋
李大偉(數學):課程教學要重視目標的設計,目標設計要具體化,并要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逐步地實現目標。教學目標的制定既要考慮本節課的內容,更要考慮本節內容在本章、本單元甚至整個中學部分的地位和作用。課堂上各個環節的設計可以用一個問題串的方式關聯起來。教師課堂上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
杜浩洋(數學):常態課是我們所經歷的最多的課程形態,也是我們容易忽略的。通過今天的評課,首先使我意識到常態課的重要性,要重視常態課。其次,常態課也要精心準備。備課時,我們要有整體的思想,對教材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要明確“教什么”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支撐教學高度。
單思思(英語):各個學科都是相通的,今天聽了安軍老師對生物常態課的點評,覺得可以借鑒和注意的地方很多。作為一名新教師,往往缺乏整體備課的意識,即使會閱讀課標,也不知道如何看、看什么,現在要明白很多,如教材各章節內容之間的關聯和學科的核心思想等。
郭富麗(化學):備課要從整體出發,注重章與章、節與節之間的聯系,要明確某節內容與整章中的作用等。課堂活動的設計要注重與學生互動,要以學生為主體,多關注學生的反映,能夠抓住學生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關注課堂上生成的問題。
田少良(物理):安老師的點評給我很多收獲。在教學中,要嘗試一個素材貫穿始終,把一個問題講清了、理順了,回到物理課堂上,是不是可以用少數的幾個實驗來把一個事情弄明白。要有演示、有實驗,但是得分清主次,不可喧兵奪主、嘩眾取寵。教案的準備也要落到實處,注意聯系實際,這樣學生更好接受。
閆霞老師在做常態課展示,教研組老師及職初教師們旁聽。
崔旭東老師在做常態課展示
生物組教研組長安軍老師進行常態課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