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二中前身為繁江書院,始建于清乾隆29年,公元1764年,至今已經有240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新繁中學為原溫江地區重點中學,五十年代至今,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畢業生和優秀人才。近年來,胡華、劉曉芹,黃擁軍、羅宇、宋宇、何伯磊、高揚東等同學考入清華大學,劉毅、劉文揚、馮時等同學考入北京大學。學校承揚“繁江書院”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強化內部管理機制,促進師生觀念的轉變,使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高中教學連年受到市教育局表彰,初中教學年年獲區一等獎,學校以卓越的成績,享譽天府。校址位于距成都市中區北20公里處的古鎮——新繁鎮。
學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在“講求實學,造就通才”古老校訓的激勵下,學校培養出了大批優秀人才。全區的許多屆高考、中考狀元出自二中;現代文豪艾蕪,著名作家哈華,神話學家袁珂,革命家劉弄潮,當紅歌手張杰等曾就讀于此;20世紀30年代,當代著名學者、思想家、教育家吳虞1939年曾為新繁縣立初級中學寫了校歌(現為新都二中校歌)。學校承“繁江書院”之盛,揚“講求實學,造就通才”之志,以優良的傳統和良好的校風學風,贏得了社會廣泛的贊譽,為新都教育的新跨越,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2010年8月,初中部剝離學校成為一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