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1/13
0次查看
朱建民發(fā)布
——北京三十五中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校長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明天是2012年9月1日,今天我們在此隆重舉行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共同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想與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前不久,我在《中國民航》的一期雜志上看到一篇題目為《富而未貴皆“窮人”》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中國著名西裝品牌——報喜鳥集團的董事長吳志澤先生。他在這篇文章中寫到:今年4月,3D版的《泰坦尼克號》在全球公映,3D的效果,果然夠震撼、夠沖擊。然而,15年后再觀此片,最讓我動情的不再是帥哥美女生離死別的愛情,而是災難面前,人性迸發(fā)出的光輝與美麗,以及生死時刻,英國紳士們流露的貴族風范與氣度。
當這艘當時全球最豪華的巨輪即將沉船時,甲板上的人們沒有呼天搶地的嚎啕,沒有驚慌失措的爭搶,絕大多數(shù)人有序地服從安排,婦孺優(yōu)先,不論尊卑。樂隊領班亨利帶領樂手們,演奏著輕快的爵士樂和莊嚴的宗教圣歌“上帝和我們同在”,用音樂為每一位幸存者或遇難者送行;部署完盡可能的救援舉措后,船長愛德華一個人回到駕駛室,靜靜迎接撲面而來的滔滔海水!
“貴族”一詞源于中世紀的歐洲。當時戰(zhàn)爭不斷,騎士階層走上戰(zhàn)場,沖鋒陷陣,凱旋后,獲得國王的封爵,世襲的貴族血統(tǒng)由此而來。英文中,noble(貴族)一詞就含有愛國主義、高尚的、崇高的意思。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英國約有600萬成年男性奔赴戰(zhàn)場,其死亡率為12.5%,其中英國貴族的死亡率卻高達20%。而以培養(yǎng)貴族著稱的伊頓公學,其參戰(zhàn)的貴族子弟傷亡率更是高達45%。
中世紀貴族“為臣民負責”的傳統(tǒng),到了現(xiàn)代便轉化為“為公眾服務”的精神。在今天,我們也可以看到諸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名校,一到周末,學生們便都到社區(qū)、醫(yī)院、教堂和養(yǎng)老院當志愿者,做義工,為需要幫助的人貢獻力量。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中國澳門、香港也有這個傳統(tǒng)。
始建于1440年的伊頓公學是全球最著名的貴族學校。英國貴族家庭生了一個男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到伊頓公學報名,否則到六、七歲讀書時,再去報名就晚了。
那么,這所全球最著名的貴族學校教些什么呢?沒有管理、金融、國際關系這些熱門課程,也沒有騎馬射箭、高爾夫這些選修課程。在這里,學生們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飯,接受非常嚴格的軍事化訓練。一直以來,伊頓的學生們要熟讀從古希臘、中世紀到近代的各種宗教、人文經(jīng)典,還要研學高深且并沒有多大實用價值的拉丁文。在浩如煙海的人文經(jīng)典熏陶中,伊頓的學生們修煉沉淀了貴族精神的精髓——勇敢、修養(yǎng)、責任、擔當與大愛。
反觀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一批中國人先富起來了,但富人們對貴族生活的理解卻有些偏頗:一是“貴”,住最貴的房,開最貴的車,用最貴的物品,孩子上最貴的學校:二是“特”,當富二代、官二代們肆無忌憚地喊出“我爸是李剛”時,富貴在他們眼中,便是擁有踐踏他人尊嚴、甚至生命的特權。
的確,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jīng)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伴隨著經(jīng)濟多元、社會多元以及文化多元,人們的價值觀和價值標準也走向多元,出現(xiàn)了價值分歧、價值沖突以及價值亂象。這也使我們中國的基礎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不管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的核心價值都是“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以及“怎樣培養(yǎng)人”。作為辦學者和教育者,在時代大潮中不應一味隨波逐流,而應保持獨立與理性,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回到教育的原點,來思考和審視教育。
面對當前應試傾向導致的高中教育格式化和學生課業(yè)負擔重問題,我認為,中國的基礎教育總不能老是以高考為圓心在畫圓。我們應基于長遠、放眼世界來考慮辦學的著眼點,應該瞄準未來20年、30年之后,中國需要怎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思考在未來20年、30年之后,一個合格的世界公民應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
富而未貴皆“窮人”。在經(jīng)濟富裕的情況下,更要注重養(yǎng)成高貴的品格。這是我對同學們的勉勵,也是我們對教育的反思——當今的學校教育,應該從注重知識與分數(shù),轉變?yōu)樽⒅厝说木C合素質與道德修養(yǎng),聚焦人的品德與個性,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信念、價值心靈與價值品格。一個缺少共同價值感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沒有共同價值感的社會,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社會。
出于我們對教育核心價值的思考,三十五中提出“五有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和“四證教育”的育人模式。所謂“五有”即具有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和中國情懷、具有國際視野、具有正義感與責任心、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和探究意識。所謂“四證教育”指凡是三十五中的學生,在高中畢業(yè)時,人人都要爭取拿到四種證書,即高中畢業(yè)證書、做社會志愿者的經(jīng)歷證書、個人才藝證書和個人誠信證書。這就是我對在座各位同學的期望。
明年,三十五中高中部將遷入新校舍。伴隨著“本土教育的國際化與國際教育的本土化”的趨勢與挑戰(zhàn),我們也將賦予教育教學改革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搬入新校舍后,我們將在高中實行走班制、選課制、導師制、學長制、學分制“五制”改革。到那時,三十五中高中部的每個學生都將有一張與眾不同的個性化課表,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以新成立的國際部作為課改“實驗田”,我們將融通中西教育的優(yōu)勢,探索課程改革的新路,以“中西合璧”的教育培養(yǎng)適合首都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并服務于首都經(jīng)濟建設的優(yōu)秀人才。
三十五中的發(fā)展進步,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與無私的幫助。請允許我代表三十五中的全體師生,向關心、支持三十五中發(fā)展的領導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學期,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與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十五中將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為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fā)展奠基,為中國高中辦學多樣化改革添磚加瓦。
下一篇:暫無文章
朱建民
專家經(jīng)典之作
聯(lián)系專家
學校:
電話:
郵箱:
和朱建民專家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專家—朱建民的官方網(wǎng)站.
技術支持:校長網(wǎng) 免費服務專線:400-606-3393
校長網(wǎng)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shù)萬名校長聯(lián)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lián)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