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長管理中心
用戶名: 密碼:

領導專家:李金初

中國校長獨特展示平臺http://www.sport-novelty.com

校長人物志:建華實驗學校校長李金初

發布時間:2014/8/29

0次查看

李金初發布

人生中心教育托起希望之重 ——記我國著名教育改革家、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校長李金初 "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多少人曾在少小初見這段文字時被其深深感動,但時隔多年后,它又在多少人的生命里被流光消去了它本該有的力度?"人最寶貴"之意義似乎被貶于匆匆碌碌的衣食之間——永不忘它的,只有那些在歲月里歷練卻始終熱切的持恒者。 李金初,便是這其中之一的堅守之士。 他,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獲得者,曾榮獲第二屆中國改革百名優秀人物、世界杰出人士、首屆全國中學十大明星校長、北京市中學模范校長等稱號。1939年生于湖南張家界大庸縣永定鎮,196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懷抱著數學家的夢想,將滿腔熱血灑在了基礎教育界。十年之后,命運將34歲的他推上了校長的舞臺,,從此,李金初成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情系教育的遠見卓識,在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上致力于"國有民辦"辦學體制的實踐,提出了"五自主" 辦學體制改革新思路,積極探索從"綜合活動課"到分層教學的育人模式改革,創造了十一學校的輝煌。 從十一學校退休以后,李金初擔任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董事長、校長,以學制改革為載體,著眼于學生的美好人生,開始了對教育和人生這一全新命題的思考,提出了人生中心教育。以古稀之力,奮力托起2000多名學生及家長對未來的希望之重。"本人平生無大志,只想辦好一所學校"的李金初依然執著地續寫著他的教育人生。 人生中心教育,做人、做事、生活的全課程教育 基于諸多優質辦學理念,李金初以學生生存的全部空間為載體,以學生發展的不同階段為時間軸,以實現人生中心教育的功能為目標,全面構建了人生中心教育的課程體系。人生中心教育的全課程可分為三類,即做人課程、做事課程、生活課程。人生中心教育產生的課程矩陣或者課程平面有兩條軸,一條軸是按照課程功能和目標分類的縱向課程排列,另一個是按照課程空間來分類的橫向排列。在學校里,有學校做人、做事、生活課程;在社會空間、自然空間里、自我空間里都有做人、做事、生活課程。 在課程平面圖上,做人課程、做事課程、生活課程是按照課程的功能和目標形成的一條軸,學校、社會、自然、自我是按照空間形成的一條軸,小一到高三形成一個十二年段的時間軸,它們共同形成了人生中心教育的全課程空間,也叫人生中心教育全課程柱。同一課程平面中的所有課程,構成了人生中心教育的全課程,從而實現育全人的功能。 依據人生中心教育的目標,他在建華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促進成長、提高綜合素質的活動和課程。 首先,開辟了可供多選擇的活動場所:從學生興趣出發,充分利用校園各種空間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不同于課堂教學的活動場。全部十個活動場都是由學生自主參與、自主管理、自主選擇,每個場都由學生"場主"組織,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申報,每月可以重新申報,以自己的愛好更換場次,嘗試不同場次的樂趣。每次活動內容新奇,每當活動場開始的時候,校園如同一個美麗娛樂場,到處是體驗與快樂。 同時,開展增強信心的多種"經典文化"節:有體育節(包括乒乓大賽、泳池冠軍、籃球寶貝、趣味運動等團體、個人的項目)、藝術節("韻之聲"鋼琴音樂會、校園藝術風采大賽、文藝匯演、相聲、小品大賽等)、科技節(航空、海洋、發明、氣象等主題)和英語節等等,讓更多項目走近孩子,也為更多的同學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另外,組織多姿多彩的校園特色活動:有假日文化(號召孩子到各地區就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多元文化,讓教育走向社會、走向自然、走向世界)、書香校園(以"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為共同目標,開展 "讀書伴成長"活動使全校學生形成了"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文化氛圍,并評選金牌書童、銀牌書童、銅牌書童鼓勵學生讀書)、節日文化(每逢重大節日、紀念日,學校都形成了特殊的紀念方式,召開大隊會、舉辦中對會、進行演講比賽、合唱比賽,盡情抒發學生的心聲)等等。 正是一個個春雨般無聲而沁人心扉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們強烈地感受到自由、民主、和諧而快樂的學習過程。李金初以他前瞻而創新的思維,為學生們構筑了周全而真實的世界。 科學構建,多向開創人生中心教育的新學制課程 走進建華實驗學校大廳,人們首先為之吸引的定是那面畫著巨幅蘋果樹的彩色墻,偌大一棵蘋果樹上掛滿了正待成熟的飽滿的綠蘋果,每一顆都似建華的學生們般可愛而有活力,生機勃勃——這恰恰切合了學校提出的"綠色教育、綠色學校、綠色建華"的人文培育,以此形成優化生態模式的園丁管理,體現出建華獨有的科學、民主、高效、靈活與優質。 在李金初看來,學校教育應以生命的全過程為基點,應從兒童開始,為學生提供促進全面發展的 "全人"教育,而"全人"教育需要有全面覆蓋的課程支持才能得以實現。他將人生中心教育細化為全新的教育哲學觀、文化觀、學生觀、教師觀、課程觀、教學觀、學校觀和管理觀。以全新的方式和方法,打造立足于科學、專業、實驗、長期和實踐的"培養——研究型"學校,并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提出要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 他在辨析過"一六三三"的十五年傳統學制教育的諸多弊端后,又結合教育四大支柱概念(即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的要求,主張教育應以人生為中心來重新設計、重新組織。由此,學校以課程的實施空間和課程功能為維度對課程重新進行設計和規劃,構建了四四三四、五三四、二四等多種學制課程實驗項目,以求為不同年齡學生的發展提供最合適的課程內容。 具體說,"四四三四"(中小幼)是將學生3-18周歲的15年制分為四段:3-7歲的四年制為幼小教育,包括了幼兒園小、中、大班和小學一年級,這種安排充分考慮到了社會和家長的接受程度和進行實驗的要求;7-11歲的四年為小學段,包括前一階段的小學一年級,用五年的時間完成小學基礎教育;11-14歲的三年為初中段;14-18歲的四年為高中段。 "五三四"(中小學)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將學生6-18周歲的12年制分為三段:"五"是指6-11歲的小學階段,"三"是指11-14歲的初中階段,"四"是指14-18歲的高中階段。 "二四"(中學)是12-18歲的中學6年制課程實驗:"二"指12-14周歲的初中兩年教育,"四"指14-18周歲的高中四年教育。這一實驗已于2004年開始實施。 這三個學制實驗一經提出,即成為中國大陸之首創,其中,幼小學校和四年制高中則是實驗的最新亮點。同時,這些新學制的施行和校園豐富活動的綜合開展的成效,在此后的高考成績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學校被評為代表北京市辦學水平最高的民辦學校和"全國關心成長模范學校"、2009年被評為"北京民辦中小學十強"之一。2010年6月25日海淀區招考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建華2010年高考成績重點本科上線率達71.2%,其中,統招生重點本科上線率高達98%,而文科統招生重點率達到百分百,本科總上線率為94.11%。學校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的市級、區級的各類學科、藝術、科學競賽更是獎項紛飛如云。 高素質教師隊伍,人生中心教育的基石 人生中心教育除了追求學生發展這個中心之外,也要為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服務。 在學校建設項目中,李金初將其分成很多個子項目,把基本建設概括為硬件環境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課程教材建設、管理制度建設。在這四大建設中,他以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認為在學校發展中教師隊伍建設永遠是第一位的建設,只有擁有一支優秀、卓越的教師隊伍,學校才能優秀卓越。 為力爭做好教育服務,他綜合多場家長會上開展的民意調查結果,總結出家長在選擇學校時考慮的四個主要因素依次是:教師、校風、成績和硬件。因此,他更加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并在教師發展上把教師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教書的教師,即通常所說的教書匠;第二種是教學生的教師,即既教書又育人;第三種是做教育的教師,即進入教育、研究教育、創造教育。他要求自己的教師團隊是一個具有"師德高品味、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的隊伍,并把建華的老師們稱為"建華媽媽",提出教師們要努力做到第三種,并將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題性教育植入心靈,做學生的"慈母、伙伴、人師"。 通過嚴格考核聘優和自己培養,現在的建華學校已建立起一支崇尚師德、自主學習、勇于探索、善于合作并掌握一定現代教育技術和現代教育方法、結構合理而穩定的教師隊伍。其中有特級、高級、省市級學科帶頭人的骨干教師,也有重點師范大學畢業的青年教師。豐富的校園生活和教學實踐,給建華的教師提供了發展的平臺,僅從2003年至今就有8位教師走向中央電視臺或全國性的教師培訓講臺,介紹他們的教師心得。 在一次"提倡優秀、追求卓越、反對平庸、拒絕低劣"新教師培訓主題的講話中,他的一番激揚的話語感人肺腑:"我們現在應該提出我們自己的認識和期望,借建華這個平臺,去做成一件我們期望的事:在中國、在北京、在海淀這個地方,生成一個全新的、優質的教育機構。在這個教育機構中間,要不斷地生長出我們中國的新的教育、優質教育,讓許多教育的新的東西在這塊地方孕育生長!我們想做教育、想做貢獻、想做研究,希望每一個人都要出成果……" "面對在場的新一輩年輕教師們,我得承認自己已快過了風云疆場的年齡,不那么容易再做出大成績來,輝煌和成就——十一學校對我來說已是過去式,我過去的那幾十年是沒有虛度的,這已有結論,但我希望能在繼續工作的余年仍不至于虛度,也就是說,不是在平庸中生活,還要取得一些成績……更重要的,特別是我們青年朋友,建華學校給你們準備一個很好的平臺,讓你們成長起來,讓你們做出你們應該做出的業績。希望當你們到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回顧往事的時候,覺得是欣慰的、自足而無悔的——因為你們這輩子沒有白白地度過。" 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構建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最為廣闊的前景,教師可以成為教育家,教師教育家可以從人生中心教育的課堂教學中走來。 老驥伏櫪,再譜教育新篇章 應該說,李金初成就學業和堅守事業的精神源于他在景色秀麗卻經濟平困的永定鎮的童年生活,那種在艱苦條件中傲立的精神在日后改革和最困難的時期,都是他豐裕可靠的保障,而強烈的求知欲既是他博讀深究的原動力也是他在困苦中堅毅學習的精神支柱。 1964年,迫于生活上的重重壓力,李金初在經歷了5年大學、兩年休學生活之后終于取得了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本科生畢業證,繼而被分配到北京農業大學附屬中學。 1971年2月,他被調入北京十一學校。第三年,擔任副校長,此后的13年間,他深入教學一線,研究教育教學實踐,同時結合理論學習,探索教育及學校管理規律。不斷的學習、考察和思考,使他對如何抓好一所學校有了獨立于人的見解。 1987年4月,機會應時垂青于這個有備而來的人——李金初被任命為十一學校校長,就任伊始,李金初把在多年教學和學校管理中所觀察和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整理。 首先,他為消除教職管理制度中的平均主義和"鐵飯碗"弊端,實行校長負責制、工作人員聘用制、多種校內工資制度和獎懲制度,建立全面責任制和制定嚴格的管理章法系列,發起了以管理改革為中心的改革方案。這些改革,不僅根本性地改進了學校的管理制度,更使得十一學校幸運地"擠"進了首批改革試點校,從此以改革校行列成員的身份,在數年以后的歲月,刮起一股遍及全國的辦校體制改革之風。 李金初在十一學校任校長之職長達20年之久,這二十年,他帶領十一師生創造了24項首創:1988年的教代會對校長信任投票; 1993年的綜合活動課程;1993年的多元無級結構工資制度,評聘分開、崗位工資;1994年的選擇、無淘汰、走班制的分層教學;1994年的碩士研究生課程班;1992年的公辦學校體制改革實驗"五自主辦學"和國有民辦辦學體制、實踐及理論、校長承辦;2003年的自然人承辦,協議承辦;1998年的創新素質教育入學測查辦法;"教育建筑"新概念;1999年的高中數理化課程"大單元、四環節"教學方式到1999年的中學六年一貫制;1999年的京城首家中學千兆校園網;2001年首位承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研究的中學校長;2002年的主體性德育; 2002年文化建筑——將帥語林碑墻;2003年主體性教學;2003年的教師工作公寓;2003年的二四分段學制及課程;2004年的現代學校文化建設綱要;2005年的主體性德育、教學、管理、發展文化; 2005年的培養—研究型學校、基礎學校三種類型的劃分;2005年的京城中小學首例無抵押、無擔保銀行信譽貸款6000萬元;2006年的文化建筑;2006年自籌資金4.5億元完成北京最大規模學校建設;2007年的全國首家中學博士后項目啟動。 在常年的親歷中,李金初總結提煉出理想校長的八大責任使命:發展使命、文化使命、謀劃使命、創新使命、人才使命、課程使命、數字化使命和承上啟下使命。他說,"我們的歷史使命、我們心中最重要的追求不僅僅是能為北大、清華等名牌院校輸送更多的優秀畢業生,而是要通觀全局,站在更高層次上,即從辦學體制、育人模式的創新變革上,為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更重要、更有價值的貢獻。"此外,還從學校教育功能及其背后承載的不同價值取向的視角,首次提出了"輸送型"、"培養型"和"培養-研究型"三種類型的學校,并基于對中國基礎教育基本規律的探索以及促進優秀教師快速成長的責任與使命,將十一學校的未來發展目標定位于"培養-研究型"學校的建設。 因他為學校做出的卓越貢獻和慈父般的育人精神,2007年,當李金初卸任十一校長時,學生們為他們無比敬仰和愛戴的李校長頒贈了"終生成就獎",這是對他教育人生的最高獎賞。然而,退休后的李金初并沒有就此止步。如今,他又舉起了人生中心教育的旗幟,帶領建華師生向著新的教育高峰攀登。 人的生命全過程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動所組成,一次次生命活動的質量決定人生命全過程的質量;重視每一次生命活動的質量就是重視生命全過程的質量。在整個辦學生涯中,李金初關注每一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質量的優化,從自身不懈努力出發,悉心呵護學生的成長,同時重視旗下教師們生命質量的提升,實踐著他的"本人平生無大志,只想辦好一所學校"的教育箴言,在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上幸福地跋涉著。

分享到:

李金初

職位:原北京十一學校校長

專家經典之作

聯系專家

學校:

電話:

郵箱:

李金初專家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專家—李金初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校長網    免費服務專線:400-606-3393

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国产三级片,免费裸体黄网站18禁免费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日韩国产欧美丝袜在线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五月婷日韩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 亚洲一区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