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華中學八十華誕 桃李芬芳遍天下
學校類型:
成立年份:1927年
校慶日期:10月6日
校 訓:“尚勤尚樸,惟忠惟誠”
現任校長:任奕奕
學校地區:天津市南京路106號
校慶專題:http://www.sport-novelty.com/xiaoqing/61.html
學校專題:http://www.sport-novelty.com/school/yhzx
校 友 會:http://
10月6日,天津耀華中學喜迎八十華誕。“彈指一揮八十年,桃李芬芳春滿園”,八十載春秋,耀華中學培養出一批批光耀中華的精英人才。他們中有科學大師張金哲、梁思禮、朱起鶴、周堯和等科學院、工程院院士,有政界巨擘周南、馬馼、鄭必堅、聶璧初、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女市長陳李婉若等,有藝術大師蔣大為、劉歡等,有2006年“感動中國”的“人民好軍醫”華益慰,有為國爭光的體育國手雍容、鄺征祥、翟秀敏、李惠榮、周玲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院士回到母校
10月6日早晨九點,耀華中學校友從世界各地趕來齊聚母校,共同見證學校八十周年華誕。“對任何人來說,中學一段的學習和生活確實對其后來的人生道路有著深刻的影響,總是令人難忘的,而耀華這座天津的名校對我的熏陶更是使我終身受益。”在紛飛的細雨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行器導航/制導/控制專家馮培德院士難掩心中的激動,他說:“母校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直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做個‘讀書匠’,這對我的人生道路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從下午開始,中國科學院院士、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院士、馮培德院士等該校“重量級”校友將在德育、藝術等論壇上與學生見面,同敘母校情誼。
老校友為留下母校精彩一刻
八十年風雨歷程,耀華何以花開不敗?耀華人的答案是“尚勤尚樸,惟忠惟誠”的校訓,是“為成功的人生奠基”的辦學目標,是耀華80載的名師輩出……1927年,曾任職于開平礦務局和中興煤礦董事的莊樂峰先生為解決英國租界地內華人子弟的優質教育問題,集國人資金并征得英國工部局配合,創辦“天津公學”,成為耀華中學的前身。1934年,學校更名為“耀華學校”,取意“光耀中華”。學校制定了“勤樸忠誠”的校訓,旨在培養振興中華的國之棟梁。1952年,耀華學校由私立學校改為公立學校,小學更名為天津市五區五小,中學更名為天津市第十六中學。1987年十六中學成為天津市第一所高級中學,同年,市政府批準恢復耀華中學校名。
耀華中學校友歡聚一堂
耀華中學歷經八十載,每一任校長都非常重視學校的師資力量。學校的第二任校長嚴松章,第三任校長趙天麟均為留美博士。曾執教于清華大學等全國著名大學的知名學者田崇厚、何作艇、劉迪生、錢偉長、駱公權、王守惠、何學師、張肖虎等老師都曾在耀華任教,他們的教學實踐和業績奠定了耀華中學嚴謹治學的風格,成為耀華中學追求完美,不斷進取的不竭動力。八十年后的今天,耀華中學已經成為師資雄厚,全國一流的學校。
耀華中學42屆已是耄耋老人
在耀華中學成長的不同歷史時期,銳意進取,與時俱進是學校教育的特色。1937年“七七事變”后,學校開設“特班”,收納南開中學及全國各地失學失業師生千余人,并堅持開展漢英雙語教學。50年代,耀華中學進行教學改革,實行小學與中學分離;80年代末,在天津市率先創辦“智力早期開發實驗班”,探索出一套高智力學生早期教育模式;90年代,積極推行信息化輔助教學,使學校信息化水平走在全市乃至全國的前列。進入21世紀,學校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堅持模塊教學和選修課制度,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踐行“為成功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2003年,為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與北京加成通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天津市第一所股份制民辦學校——天津市耀華嘉誠國際中學;2006年,與天津濱海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創建全日制民辦學校——天津耀華濱海學校。
耀華中學校友齊聚母校
進入二十一世紀,耀華中學已與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挪威、馬來西亞等國家及臺灣、香港地區建立了師生交流的網絡,還與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比利時等國家之間互派留學生或選派教師進行語言培訓。目前,耀華中學成為教育部首批授予的漢語國際推廣中學基地之一,耀華學子不僅可以在國內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還可以到國外友好學校繼續學習,并將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
“耀華的教育不追求一次考試的高分,不追求學習過程的立竿見影。我們的教育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孩子們看到學習的價值,讓耀華的學生樂學、會學、求知、求真。”耀華中學校長、數學特級教師曲麗敏說:“耀華中學要做學生成長的沃土、成熟的舞臺、成才的空間,成人的基石,最終使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