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代與人生——北京四中建校105周年校友論壇
學校類型:高中
成立年份:1905年
校慶日期:2012年9月29日
校 訓:“勤奮、嚴謹,民主,開拓”
現任校長:劉長銘
學校地區:北京市西城區西黃城根北街甲2號
校慶專題:http://www.sport-novelty.com/xiaoqing/171.html
學校專題:http://www.sport-novelty.com/school/bjsz
校 友 會:http://
伴著涼爽的秋風,北京四中迎來105周年華誕。9月29日,“中學時代與人生——北京四中建校105周年校友論壇”在高中部禮堂隆重開幕。論壇由常務副校長常菁主持。
活動在響亮的國歌和校歌聲中拉開帷幕。常菁副校長首先隆重介紹各位來賓,黨委書記寧梅致辭,她對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接著,西城區副區長陳寧、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分別致辭。致辭中,陳寧副區長代表西城區四套班子,祝北京四中生日快樂,感謝北京四中多年來為教育做出的貢獻,感謝四中用自己的大氣和責任感,在全國教育界所起的示范、引領作用。鐘秉林會長表示,非常高興參加此次校友論壇,他說,中學時代是養成綜合素質對人生產生重要影響的時期,他祝愿校友能夠很好地詮釋四中精神。
接著,北京四中五十年代校友陶西平、六十是年代校友蔣效愚、七十年代校友張景斌、八十年代校友于丹分別回顧了自己在北京四中的學習經歷,結合自己中學時代的生活,闡述了中學教育于人生的重要作用。劉長銘校長向演講嘉賓頒發了校慶演講紀念證書。
陶西平校友在演講中說,自己一生經歷了貧困、疾病、不公正待遇、甚至是冤屈,之所以能堅強的挺過來,正是由于中學時代樹立的堅定信念、理想和追求。他希望同學們不論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做爬起來最快的人。
六十年代校友蔣效愚著重從“中學教育的印記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方面演講,他強調,青年學生要有“報國之志,建國之才,為國之體,愛國之德”。蔣效愚校友結合一代人的成長經歷,闡明了那個時代四中學生所具有的為理想獻身的精神,這正是四中精神的構成元素。他還說,人的理想要和時代的使命緊緊相連,四中的好傳統還有重視體育運動,重視全面發展,他希望同學們微笑面對人生挫折,為祖國做貢獻。
七十年代校友張景斌從中學時代于人生在“情操的陶冶和性格的歷練”,在“自我意識的提升和人生理想的確立”,在“教給人生存的基本本領”,在“人的成熟和自我超越”四個方面,回顧了中學時代四中諸多老師對自己人生的影響,從而說明中學教育是人生成長的重要環境。
八十年代校友于丹是最后一位演講的校友。她從中學時代四中老師怎樣關心學生生活,怎樣幫助指導學生學習等方面,闡釋了四中的教育是啟迪人格,用生命完成薪火相傳的教育。她還說,四中的傳統是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在這里都受到鼓勵,自己的每一次自信都源自于四中的鼓勵,自己的教師情結也是三十年前從四中帶走的。四中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杰出的中國人,歷代校友的堅定信念,都是這座校園賦予的。她也希望同學們從校園帶走自己的人格。
最后,劉長銘校長講話,他感謝校友們用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啟迪了大家。他說,相信今天到場的所有人心情一定都不平靜。今天,是四中105年校慶,也是四中首任校長王道遠先生來四中上任的日子,從此,帶來了北大科學、民主的作風,今天,還是學校正式更名為“北京市立第四中學校”的日子,因此,我們舉辦這樣一個校友論壇,感悟中學教育對人生的深遠影響。四位校友的經歷跨越了半個世紀,不同的經歷,產生了不同的感悟,相信同學們也從中提煉出了這所校園里不變的東西,那就是“四中精神”。他指出,四中精神內涵豐富,就像一座永遠不能完工的大廈,希望同學們留下建造這座大廈的痕跡。
今天參加校友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鐘秉林、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副主任關國珍、北京教育學院書記馬憲平、北京教科院副院長方中雄、首都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繆勁翔、北京市教科院課程中心主任楊德軍及教科院其他領導、西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永先、副區長陳寧、區教工委副書記張潤田及教工委、教委、督導室其他領導、以及北大醫院院長劉玉村、 總參政治部大校程伯福、 金融街投資集團總經理助理聞劍林、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勁、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基礎教育發展部劉恒部長、田艷濤副部長。
原北京四中校長邱濟隆、書記李裕浙、北京四中網校校長黃向偉、順義分校校長兼書記張福利、黃城根小學校長麥峰。北京四中教育集團成員校156中黨總支書記馬保立、39中校長丁鋒、56中校長梁平捷、黨總支書記崔錦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區委副書記劉月平、政府辦公室主任王建國、賽罕區教育局局長高峰也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