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5/17
1534次查看
葉小耀發布
4月24日下午13:30,一場關于“互聯網+教育/創客/閱讀”的主題報告在鄭州47報告廳拉開序幕。此次學術交流報告的恩是河南大學副校長劉志軍教授。參加會議的還有各個學校的教師代表以及鄭州教育信息網的廣大博友們。大家共聚一堂,在美麗的鄭州47中,共同探討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問題。
首先上臺跟大家分享的是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田保華,他的分享主題是“讓學生人人成為創客”。田保華認為,當前的教育是有教無育,有學無習。學生厭學的原因,是教育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的原因,是以內學生的學習是淺層的,教師的教也是淺層的。教育的本質是創造,其他都是準備。我們今天培養的學生,將來要從事如今還不存在的工作,使用現在還沒有發明出來的技術,解決我們目前全然不知的問題。作為我們這些大人,長輩們,一定要以創新的思維,指導孩子們打贏這場只聞見火藥味,不見硝煙的戰爭。因此,他認為,在評價方面,要注重造物與分享,而不要等級化,要多給予鼓勵、贊美評價。因為創新,不是以比賽為目的。這就要求每個老師都要成為創造者,用眼睛傾聽孩子生長的聲音。田局富有激情的分享贏得在場嘉賓的陣陣掌聲與贊同。
接著,北京市求實職業學校蔡翔英副校長跟大家分享關于“不讓一位教師在信息化技術變革中掉隊”的所思所想所做。在互聯網+教育時代,我們如何構建職能課堂?無處不在的wifi,學生手機如何管理?難道我們教師走進教室,還是要沒收學生的手機嗎?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生需要借助手機了解、學習外面的世界,并建構自己的信息素養。一味的控制不是辦法,控制學生很容易,但控制不是教育。她的問題引發了老師們的濃濃興趣和積極思考。的確,互聯網時代來臨,變革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更應該變革的是教育的理念。教育是從理念出發的方法。
除此之外,北京海淀區紅英小學張建國校長和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葉小耀校長分別從“基于大數據的小學閱讀教學探討學校特色”與“基于數據的教育教學改進實證研究”兩個角度和廣大博友、教師一起分享、探討關于學生閱讀和教學改進的策略和方法。鄭州47中葉校長認為,關于教育信息化,要關注調動優質資源和實現互惠互贏這兩個基本點,實現技術與教育的融合,要準確把握其精髓。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在于化,而不是技術。要根據大數據變化,及時進行策略調整,讓技術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據了解,全國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學術交流暨技術展示大會論壇主要聚焦于國內外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創新實踐經驗,搭建國內高層次研究專家、區域管理部門及中小學校、企業的研究交流分享平臺。鄭州47中無論是學生社團平臺的搭建,還是教師微課、慕課的推廣都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所展示的項目和取得的成果受到參會嘉賓的一直好評。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葉小耀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鄭州市鄭州新區CBD附近
電話:
郵箱:1313461344@qq.com
和葉小耀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校長—葉小耀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