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2/10
1728次查看
嚴一平發布
2012年11月22日,徐匯區第六屆學術節“余黨緒名師工作室”暨上海師大附中語文學科基地專場活動在我校舉行。徐匯區教育學會會長顧奎華,徐匯區教育局副局長沈建華,教育學會副會長,徐匯區名師工作室負責人任博生等領導光臨指導。嚴一平校長和顧奎華會長先后致辭,表達了對學術節工作的支持,對語文組教學探索的肯定。與會專家黃玉峰、陳友勤、周宏、王榮生、段學儉、王柏玲、何勇、鄧彤、金中、范飆、徐澤春等,就“余黨緒名師工作室”提供的課例及其理念就能行了熱烈而深入的研討,充分肯定了該寫作教育理念在當前寫作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
活動開設了4節研究課。余黨緒老師開設了《說理才是硬道理——議論文的表達功能及其審美趣味》,討論議論文的的說理功能;來自位育中學的學員張蕾老師開設《微博環境下的理性表達》,討論網絡社會中的公民如何自主表達與理性表達;孔超瓊老師開設了《質疑——開啟寫作思維之門》,意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習慣和質疑精神;石海紅老師開設《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景觀文化課”中尋找寫作的靈感與資源》,結合附中的“景觀文化課”,探討寫作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途徑。四節課內容不同,風格各異,都從特定的角度展示了“公民表達”的基本內涵與要求。
在研討階段,余黨緒老師介紹了關于“公民表達與寫作教育”的思考與探索。他指出,寫作教育應該充分發揮其培養公民、培養公民表達素養的獨特作用,提升寫作教學的育人價值;寫作教學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實踐;同時,寫作教育還應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造素養的培育。當前的寫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評估體系,似乎都是為了培養超乎眾人的政治家、作家和藝術家,而不是為了滿足每一個學生作為公民的生活需要,精英寫作色彩很重。目標定位過高讓學生對寫作望而生畏,望而生厭,也造成了在寫作教育中漠視學生的生命需求、脫離生活實踐、禁錮思想、僵化思維的后果。這就要求把我們將寫作從天上請回凡間,從貴族變為平民。在寫作教育中,強調“表達”與“公民”兩個概念,以“表達”來界定寫作的基本形態與功能,以褪去傳統文化賦予寫作的神秘色彩;“公民”是人基本的社會身份,以“公民”來界定寫作者的身份與姿態,界定寫作及其檢測的內容與標準。
基于這些想法,余黨緒老師提出“以公民姿態,就公共事務,作理性表達”的“公民表達素養”,以此作為改善和提升寫作教學的一種途徑。近幾年來,“余黨緒名師工作室”和附中語文組孜孜不倦的探索寫作教學,形成了一些較為穩定的理念和作法,在寫作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上也卓有成效,“公民公益社會實踐課程”就是其中之一。在課程開發者張雙橋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參加康健社會“為老服務中心”的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對社區的養老服務工作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在活動中,該校學生蔡明豪就他們的調查研究做了報告。
黃玉峰老師、周宏老師等專家對課例及其內含的理念給予高度評價。黃老師認為,將“公民表達素養”引入寫作教學,對于改革目前寫作教學“人”的空缺狀況大有益處,在理念與實踐上均有不俗的引領意義,應該堅持并且弘揚這個理念。來自華東師大中文系、負責上海高考作文閱卷的周宏老師,則從高考寫作閱卷的角度肯定了“公民表達素養”的價值。他表示,高考寫作呼喚有個性的、有真情實感的、有理性思辨的好作文,“公民寫作素養”毫無疑問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合乎寫作教學改革的方向。
“余黨緒名師工作室”成立以來,一直以寫作教學作為探索的重點。在第二屆名師工作室的培訓工作中,余黨緒老師和學員一起撰寫并出版了《公民表達與寫作教育》一書,比較系統的闡述了“公民表達素養”的內涵及其內容,并以案例的方式呈現了一些具體的教學探索,在語文教學界引起了比較廣泛的關注。
來自上海市名師培養基地的學員、區名師工作室的學員以及各校一百多位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我校足球隊參加上海市學生運動會
下一篇:暫無文章
嚴一平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桂林路120號
電話:02164830671
郵箱:33322111@qq.com
和嚴一平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上海師大附中校長—嚴一平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