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2/17
2543次查看
王志勇發布
——記徐州一中優秀教師群體
眾賢帷幄籌杏壇
在徐州一中的歷史上,有一批學養深厚、管理有方、樂于獻身教育事業的校長等辦學人。
如劉仁航、張援、嚴立揚(后創辦多所全國名校)、焦福星、丁志剛(后任國家圖書館館長)、孔祥澍、高禎云、薛守固(后任省教育廳副廳長、教育學院院長)、朱從義、王漢英、劉相、孫鐵峰等,他們不僅對學校各個階段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其中不少人在走出一中校門后,擔任了更為重要的國家、省、市級行政領導。
學校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結構合理、善于學習、銳意改革、與時俱進的領導核心。現任校級領導班子成員結構合理、年富力強,不僅人人是任教學科的優秀教師(其中有三人為特級教師,一人為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人為全國三八紅旗手、省五一巾幗標兵,兩人兼有“教授”稱號、“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榮譽),而且具有創辦一流學校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使命感,他們團結、高效、開拓進取,成為學校發展前進的火車頭。中層干部隊伍整體思想素質高,業務水平過硬,具有先進教育管理理念,具有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意識和實干精神,團結協作,忠于職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勤奮務實,開拓創新,在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和建設中發揮著組織和帶動作用。
群英薈萃展雄姿
一支匯集了幾代優秀教師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是徐州一中長期保持教育教學高質量的重要基礎和根本保證。在這一群體中:
有著韓志正、胡哲敷、陸承勉、孫菊齋、王漢英、孔慶湘、張兆新等名儒耆碩;
涌現出張世功、房澍民、孟春申、羅富洲、張太富、蘇意如、王興華、趙厚仁、胡長樹、王志勇、卞東華、王忠云、齊文友、張安義、李鳳遐、袁長江、郭軍英、宋志貴等18位江蘇省特級教師;王志勇、張安義、陳美蘭、郭軍英等4位教授級高級教師。
有孫鐵峰、王志勇、葉弘媚、甄宗秋、張安義、隋文盛、郭軍英等多位省市級名校長、名師。
王志勇校長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教授級高級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被確定為江蘇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張安義副校長(時任教學處處長)又被評為江蘇省第二批教授級高級教師,被確定為江蘇省第二批“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
還有王志勇、卞東華、張安義、齊文友、宋自貴、胡曉紅、郭軍英、許亞冰等多位教師被確定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蔡可釗、陳美蘭被確定為徐州市學科帶頭人,葉弘媚、郭軍英被確定為徐州市青年名教師,丁永剛、曹敏被確定為徐州市青年優秀骨干教師。
我校有多位教師擔任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如:王志勇、卞東華、張安義、任京生、齊文友、陳美蘭等;
江蘇省高考自主命題以來,我校已有多位教師參加了高考命題工作,為全市所獨有。
目前擔綱徐州一中教育教學重任的,是一個以中青年為主體、充滿了朝氣與活力的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團隊。
全校專任教師256人,高級教師97人,中級教師115人,共占專任教師總數82.8%。
目前已取得碩士學位、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有50人,其層次之高、數量之多在全市遙遙領先。他們分別來自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哈工大、華東理工大、礦大、蘇大、南航大、上海大學、云南大學等全國知名非師范院校和北師大、華師大、南師大、上海師大、徐師大等師范院校,已成為我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中的教師有著扎實的基本功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教法靈活,效果顯著。在學校每年4月、11月舉行的面向全市及周邊地區的大型公開教研活動中,一批批中青年教師代表學校展示了教研成果,贏得了眾多兄弟學校同行的稱贊。近幾年有近90位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及大市級優質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一中老師有著豐富的學識和深刻的思想。每年都為學生開設講座,吸引了大量的學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校文化生活,讓一中學生站得更高,讓優秀的一中學生更為優秀!老師各顯其能,校園也為之異彩紛呈,給學生提供了濃厚的文化氛圍,培養了一中學生親近知識、親近真理的品格。如陳洪仁老師的《作文寫作》,胡偉老師的《愛因斯坦相對論》,陳美蘭老師的《從達賴訪美看中美關系的特點與趨勢》、《認識你自己——走近蘇格拉底》,吳艷老師的《如花綻放的歲月——女生專題講座》,李豐貴老師的《博弈論的詭秘》,梁繼程老師的《解密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李易衡老師的《漫話恐龍》,馮明志老師的《物理學改變世界》,陸瑩老師(實習生)的《沈從文的湘西情結》,顧居老師的《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民國名人那些事》。
德者不孤必有鄰
徐州一中擁有全校教職工294人,其中專任教師256人,高級教師97人,中級教師115人,共占專任教師總數82.8%。正高級職稱4人,特級教師8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 ,其中具有碩士學位、學歷(或在讀)的教師67人。徐州一中的名優教師群體,既肩負著教學的重任,更肩負著引導新人成長的使命。他們承載著光榮、承載著希望。這樣一個精誠團結、密切合作的優秀教師群體以其精湛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教書育人。
徐州一中是“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連續兩度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被第29屆北京奧委會授予“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稱號;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稱號。
2011年,我校申報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改革”,一舉獲得通過,成為全省14個試點單位之一。
2011年7月,我校申報的《普通高中數學應用實踐研究課程基地》項目,因方案前瞻性強、可操作性強,被批準為省首批、市唯一學科課程基地。
張清華、房澍民、王懷祖、李志堅、齊文友等分別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孔慶湘、李鳳遐、馮憲章、葛友軍、張雪梅、劉永生、葉弘媚、洪成、吳啟明等近20位教師獲得省市級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優秀教育工作者、五一巾幗標兵、江蘇省優秀青年教師等先進榮譽稱號;
我校數學學科組被江蘇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工人先鋒隊”榮譽稱號。據悉,全省授予該榮譽稱號的先進集體中,僅有兩家學校基層班組。生物學科組被江蘇省團委授予“省青年文明號”、被徐州市婦聯授予“徐州市三八紅旗集體”稱號。李鳳遐老師被授予“江蘇省第一屆十佳師德模范”稱號,并參加全省巡講團做多場報告。葉弘媚副校長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號。
從徐州一中培養出的優秀干部、教師,分布在我們國家、省、市教育戰線許多重要領導崗位、學術研究崗位,其層次之高、人數之多、貢獻之大,為大家所公認,全市僅有。
山高方能人為峰
教科研是學校生命力的不竭動力,是優質教育教學長久不衰的保證。徐州一中重視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認識到科研開展的重要意義,強調鼓勵科研的開展,老師也具有著進取發展意識,對教科研充滿熱情,在優質完成常規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到教科研中去,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希求教育教學工作能夠得到長足進步,更上一個層次。在如此良好的前提條件下,徐州一中的科研成果年年都取得豐碩的成果。以上學年一年的教科研情況統計為例:
發表在國家及省市級期刊上的論文共有195篇;國家及省市級別獲獎論文共有33篇;近期,我校共有17個省市級課題順利通過結題。其中省級課題2個,市教科所個人課題15個。我校本學年又有5個省級課題,15個市級課題已經申報并陸續開題。
我校在課題引領下做出的“互動高效教學體系的構建”這一探索,獲得了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我校還特別重視專家引領的作用,積極邀請高層次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如2007年1月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在我校召開了“全國百所名校行——徐州一中素質教育探索與實踐經驗交流會”。除西藏、臺灣以外,來自全國各省市的中學校長近200人參加了會議,我校為會議提供了12場專題報告會。原國家副總督學、原教育部基教司司長、全國中小學獎勵基金會秘書長王文湛同志蒞會并作了題為“校長教師要成為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積極推進者”的學術報告。
2007年11月11日,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在我校召開了“江蘇省名校發展論壇”。江蘇省多家四星級以上學校參加了會議,課程改革核心組成員——華中師大郭元祥教授做了題為“高中的品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學校的發展”的報告,華東師大崔允漷教授(課程改革核心組成員)作了題為“名校的社會責任”的報告,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楊九俊院長作了題為“高中新課程實施中的學校課程能力建設”的學術報告。各與會校長們就新課程的實施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與研究。
2008年9月以來,徐師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與我校聯合開展課題實踐活動——語文課堂教學反思與重建,很好的發揮教科研聯合體的互助互促作用。
2010年10月21日,北京大學郭建棟教授來我校開設題為“物理學照亮世界”的講座;
2010年10月25日,南京大學趙鳴教授來我校開設題為“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講座;
2010年10月25日,中國傳媒大學李三鵬教授來我校開設了題為“手機新媒體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的講座;
2010年11月,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文軒來我校與一中老師親切座談,并開設了題為“感恩苦難,心懷悲憫”的講座;
2012年3月22日,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丁帆教授開設了題為“讀書與教師人文素養”的講座。
2012年3月,在江蘇省教育廳教科院、師資處指導下,我校與江蘇師范大學聯合舉辦了“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課堂教學示范活動。
每年都有上百所學校、數以千計的來自國內外的教育同行到我校進行觀摩、交流,大大擴展了徐州教育的影響力。
登高博見眾山小
學校千方百計為教師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搭設進步的階梯,送教師走出國門進行研修考察,其機會難得,更具有深遠影響,實屬令人艷羨。共有50多位教師到美、加、澳、新、英、法、芬、日考察、交流、進修。近幾年來,學校已選送40余人攻讀碩士學位和參加國家級、省級、市級骨干教師培訓。派出20多批次、200多人次外出考察學習蘇南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
徐州一中在鼓勵教師走出去——通過培訓,提升生命素質的同時,又大量“請進來”。通過“派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教師自主發展不斷完善提供支撐。先后邀請近100位教育專家和資深教授來我校講學培訓教師,如教育部師范司副司長袁定國、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主任應俊峰、華師大課程改革專家張華教授、省教科院楊九俊院長、課程改革核心組成員、華中師大郭元祥教授、華東師大崔允漷教授、原國家副總督學、原教育部基教司司長、全國中小學獎勵基金會秘書長王文湛同志、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丁帆教授……學校還通過省教育廳國際交流中心聘請外籍教師共計10人,外籍教師通過教授英語口語課程,進行中西文化交流,深受學生和教師的認可和歡迎,聘請外籍教師專職任教已經成為我校的一大辦學特色。
我助鯤鵬上青天
有著這樣專業、敬業、精業的教師隊伍,有著這樣既重德育又重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與氛圍,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高二年級學業水平測試(俗稱“小高考”)之前,我校教師群策群力,在不加班不加點的前提下,提高課堂效率,利用在校的午休和活動課時間,為學生進行單獨有針對性的輔導。在全省4A率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我校持續增長,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整個徐州大市與去年相比,4A人數增加了38人的情況下,我校則比去年增加了82人,共計227人取得4A高考加5分的資格。共計955人因“小高考”獲得高考加分資格。各科的達A率均列徐州大市第一,且遠遠高于其他學校。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王志勇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江蘇省徐州市夾河前街26號
電話:051685885028
郵箱:658426@qq.com
和王志勇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徐州一中校長—王志勇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