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下午,海南僑中校長兼初中黨總支書記王繼源,海口四中校長、黨委書記汪娟做客海口網(wǎng)新聞會客廳,與考生和家長在線交流。兩位學校校長均認為,高考是智力的比拼,更是心態(tài)的決勝,扎實的基礎加上良好的心態(tài)將大于或等于高考正常發(fā)揮。
看錯題集 回歸課本查漏補缺
有位考生詢問:還有一周時間就要高考了,但是我的數(shù)學還是一團糟,理不清復習思路,很多公式還是記不住,本想做題來鞏固,卻覺得題太多,沒那么多時間,況且還要復習其它科目,我應該怎么辦?
有位考生問:我一休息就有罪惡感,該怎么辦?
王繼源認為,考生在考前最后一周的復習應該以看錯題集為主,通過查看歷次考試的錯題集,從中總結出自己做錯題的原因,進而回歸課本查漏補缺,這是一種效率比較高的復習方法。另外,高考的數(shù)學試題80%的題型屬于簡單題和中檔題。在答題策略上,考生沒必要按填空題、選擇題、大題的順序作答,可根據(jù)自身的實際能力,先做一些簡單的大題,確保自己的基本題不失分或少丟分。
汪娟也認為,最后一周的復習考生要回歸課本,對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實驗等再記憶的基礎知識進行最后的強化,切忌大量做題或是做難題。建議考生在緊張或焦慮時,靜下心來做做深呼吸,或者聽聽輕音樂和古典音樂,如果還不行就做一些游戲,通過摔打玩具或其他方式,轉移注意力,進行有效減壓。
王繼源強調(diào),考生要學會張弛有度,建議考生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適當參加一些運動,讓自己的身心放松下來,或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科學減壓。
正常發(fā)揮 考生心態(tài)很重要
網(wǎng)友“葉問”說:我女兒平時學習成績挺不錯的,但是不知為何一到重要考試就“掉鏈子”,平時一看就會做的題,偏偏在考試時犯錯,請問應該如何處理此類問題。
考生葉子說:我去年高考出乎意料地差,今年補習的壓力非常大,成績時好時壞,請問我應該怎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呢?
王繼源認為,考生出現(xiàn)這樣的心態(tài)都是因為考前心理緊張造成的,或者是將高考看成是人生中最大的選擇,其實考生們不必將高考看得過重,即便考生考不上心儀的大學,甚至是考不上大學也不見得就比別人損失大。考生可以適當降低自己的高考目標,這樣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把高考當成是一次普通的考試對待,心情就不會這樣沉重。如果考生總是帶著壓力去復習,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心理問題,不僅會影響復習的效率和效果,更會影響到高考的正常發(fā)揮。
汪娟透露,有人作過統(tǒng)計,考前有將近75%的考生會產(chǎn)生心理緊張或心理焦慮,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建議考生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如多給自己鼓鼓勁或經(jīng)常給自己說一些鼓勵的話語,這些都有助于幫助考生減壓。
科學備考 學生日常作息不能變
考生姍姍說:我本來不是很緊張的,但是看到媽媽小心謹慎的表情,聽到爸爸難得的貼心安慰之后,反倒開始緊張起來了。
網(wǎng)友海海說:媽媽說考前一定要補一補,又說牛奶可以安眠,非讓我每天睡前喝一瓶牛奶,我不想喝,可媽媽不斷要求我喝,我真是拿她沒辦法。
有網(wǎng)友詢問:考前吃什么東西可以“補腦”?
汪娟認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注意不要把自身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容易適得其反。家長們在考前要特別注意不要輕易打亂孩子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過多的關心、過度的關注、過多的叮嚀,都容易讓孩子感到有壓力,實踐證明父母的期望過高會增強孩子的心理負擔。因此,建議家長們不要隨便“逼迫”孩子吃不喜歡的東西,尤其是不要迷信市面上所謂的“營養(yǎng)品”“補腦品”等。
王繼源強調(diào),考生在考前一定要提前到考點“踩點”,了解自己的考場在哪里。另外,考生不要輕易拿高考題與自己平時的考試題作絕對比較,2009年高考,海南僑中有一位考生在數(shù)學考試之后認為自己“考砸”了,十分沮喪。高考成績公布后,該考生的數(shù)學成績800多分,居全省前茅。如果在高考中遇到突發(fā)事情時,一定要向監(jiān)考老師或主考請示,只要及時溝通,無論是什么事情都好解決。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wǎng)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十八大學習 感悟報告 學習心得 領導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