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11/4
2678次查看
孫夕禮發(fā)布
孫夕禮,男,漢族,1985年9月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士,畢業(yè)后應聘到南師大附中高中工作,歷任化學教師、班主任、化學教研組組長。他是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 南京市教研系統(tǒng)先進個人 ,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 。在核心期刊和省級以上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共100多篇,其中8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化學教學》認為有價值的文章而全文轉載,多篇文章被其認為有較高價值而編加索引,多篇論文獲省、市專業(yè)委員會一、二等獎。主持的江蘇省教研課題第5期重點課題“高中化學教學中各課型教學模式的研究”順利結題并被評為省一等獎。首創(chuàng)教研活動形式“四個一”,即一次活動含:“一個單元教學指導講座;一堂教學研究課;一份單元過關檢測卷;一個名師的點評”,后在全市各學科推廣,深受廣大教師歡迎,提高了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市高考化學均分逐年提高。多次應各省教育部門和省化學教學專業(yè)委員會、考研會、各大市教研室、南師大、省教育學院、曉莊學院之邀,為化學教師做報告80多場;主編的二本高中選修教材《人與化學》、《高中生綜合讀本》,被教育部教材研發(fā)中心向全國推薦使用,參編或主編多本教材和教師用書。擔任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課程《化學教材與實驗》主編教師,現(xiàn)主持江蘇省教研課題第6期重點課題的研究,參與多項全國、省級各項課題研究。
7月11號的南京早晨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 。天空沒有了那種灼熱刺眼的光芒,卻很明亮,讓人覺得清爽,再加上一絲絲涼風,人群中的我們心潮澎湃,迫不及待的想見到我們的采訪對象----孫夕禮校長。上午九點左右,我們采訪小組到達了南京外國語學校大門外,隨即一股文書香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我們激動的心慢慢沉淀了下來。隨后一位和善的老師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并帶領我們走進南外,他,就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的孫夕禮校長,也就是我們的采訪對象。
“恰同學少年,風雨兼程”
孫校長當年就讀于南師大化學系85(2)班,那個時候一個系的學生很少,只有六十幾個人,比現(xiàn)在化科院的學生人數要少得多。
當年的孫校長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小伙子,由于家境比較困難,他毅然地選擇了不要學費的師范類學校---南京師范大學。第一次踏入大學門時,他穿著褪色的軍裝、背著黃色的大書包,很樸實。由于經濟比較拮據,晚自習后的小賣部是他從未停留過的地方。即使是這樣清苦的伙食條件,他依然感到十分知足。因為有一種信念一直在支撐著他-----認真學習,努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學習十分用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當時他們班級的學習氛圍十分濃厚,大家經常在一起就某個問題互相討論,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在學習之外,擔任班長的他和班委同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幫助同學們放松,比如聯(lián)歡、舞會、知識競賽等等。
當時沒有很多餐廳也沒有現(xiàn)在的KTV,同學們雖然不會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娛樂,但他們的聚會要更樸實。據孫校長回憶,他在大學里最難忘的是同學們晚飯后或晚自習后一起在草坪上的聚會,他們坐在一起,皎潔的月光照耀著他們每個人稚嫩的臉龐,他們暢談人生的理想與抱負,他們懷念往昔相處的青春歲月,他們互訴一路走來的艱苦歷程,聚會快要結束時,大家緊緊的抱成一團,都哭了。
畢業(yè)之后,他被南師附中選中,在那里,他遇到了幾位良師,他們的教育教學思想讓他受益匪淺。再加上孫老師自己的琢磨使他一貫的教學方式大不同于今天的“填鴨式”教學,他不僅課堂教學要求嚴厲,但更多的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真正從學會變成會學。
聆聽著孫校長講述著當年那單純的生活、單純的學習、單純的感情,使我們感觸最多的還是他那顆純凈的心靈,那段樸素的歲月。他對教育理想的追求,任一路風雨飄搖,從未停止向前的腳步。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如今的他,是南京外國語學校的副校長,在這樣的名校中負責教學、教研工作。是全省學科中最年輕的教授級高級教師,首屆省“333”中青年科技帶頭人,在南京市人民政府、省教育學會、南京師范大學等部門身兼數職。作為一名化學教師,他所帶的班級歷年高考化學均分在年級同類班中均處于領先地位,他指導的學生多次在省級、國家級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他出版了多本個人教學專著,他有100多篇文章被發(fā)表在省級以上的刊物并獲獎,他還參與教材、高考的相關工作。他課堂教學有個習慣:喜歡嘗試不同的教學設計。他強調,對于教學,課堂設計十分重要,化學即生活,它的應用十分廣泛也很具體,老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中去感悟,去活生生的感受。
當談到班主任工作時,他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育人,就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用情、用心、用力的去教誨;要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對學生有愛。”擔任7年班主任工作的孫老師,每次提起自己學生的事跡時都“如數家珍”,臉上總是洋溢著自豪與驕傲,也許正是他對學生的愛與諄諄教導,他所教的班級曾獲得了南京市先進集體,市先進團支部。孫老師還說,帶好一個班,首先要“上規(guī)矩”,要規(guī)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其次,要鼓勵學生擁有奮斗的目標和遠大追求,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雖然身兼數職,但他一直對化學教學孜孜不倦的探索著,他的書柜里,擺滿了各種學科教學理論、中學生競賽、教學管理方面的書。在他看來,行政是兼職,是促進其教學的輔助力量,而教書育人才使他收獲最多,成就感最多。
身居高位,聲名遠揚,靠的是他那博大的胸襟、進取的精神和充滿愛的心靈。
“感恩母校,最是近情動人處”
南師大即將迎來110周年校慶,問他有沒有最想對母校說的話,他沉默了一會,很是動情的說:“感謝母校的培養(yǎng),這是我發(fā)自內心的,我從一個農村的小伙,進了南師大的門,到如今我能在化學教學和管理方面能有自己的思考,并能把想法付諸于實踐,這些都源于母校的培養(yǎng),特別是一些母校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母校對于我,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培養(yǎng),給予我更多的是素質、意志、品德方面的熏陶。”
令他至今難以忘懷的是那位他當年的班主任,生病時,班主任去宿舍看望他;沒有成功發(fā)展成黨員時,班主任親自找他談心,幫他去除思想上的包袱。正是恩師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使他如今也用同樣的愛護來對待他的學生。
母校對于他,就像一個家的港灣,疲倦的時候想想那曾經對母校許下的激揚的青春誓言,想想那些老師默默的鼓勵與支持,也許心里就會暖暖的,也許會懷念,會感傷,但抖抖肩膀,他依舊為當初的夢想拼搏!依舊為期待著他的母校爭光!
從他青春的理想,從他在教育之路上的拼搏與追求,從他對人生的熱愛與虔誠,從他對他人的感恩與愛戴,我們看到了一個由母校培養(yǎng)出的成功的教育家。
風雨兼程的追逐,
傾其所有的去愛,
燭照人生的感恩,
他,孫夕禮,平淡而又動人的人生!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暫無文章
孫夕禮
校長經典之作
聯(lián)系校長
地址:南京市中山路169號
電話:
郵箱:985423652@qq.com
和孫夕禮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江蘇南京金陵中學校長—孫夕禮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lián)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lián)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