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2/18
1464次查看
任學寶發布
11月16日是周六。
要在以往,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2)班學生衛清輝會睡個懶覺,但那天他卻早早地起床,打開了電腦。9點一過,他就登錄學校網站,開始選課。1分鐘后,“走進大學學化學(2)”這門很多學生心儀的課程就被“秒殺”,而衛清輝則幸運地搶到了一個學位。
這是浙江大學化學實驗中心為杭師大附中開設的一門先修課,首期只開1個班,共計30名學生。聽說能親手生產阿司匹林、制作手工皂以及參觀先進的儀器設備,衛清輝怦然心動。11月20日下午,一見到記者,他就興奮地說:“今天看到了傳說中的小角衍射儀,據介紹全國不會超過5臺。”
自去年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以來,杭師大附中借鑒國內外經驗,提出學生必須具備公民、人文、科學、身心、語言、藝術、生態、信息化、跨文化以及終身學習等10大核心素養,并在此基礎上先后開發了5大特色課程群,使選修課數量達到180多門。這其中,該校分別從浙大、杭師大引進的18門先修課又最為師生們所關注。
“查看一下杭州地圖,你就會發現,學校緊挨著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與杭州師范大學倉前校區,車程最遠不超過15分鐘。”杭師大附中校長任學寶說,再加上從1979年起學校就成為杭州師范學院(杭州師范大學前身)的附屬中學,因此引入大學先修課程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和歷史優勢;而這一課程的加入不僅可以豐富學校的整個課程體系,也有利于“高(中)大(學)銜接”,真正實現一體化的人才培養。
去年10月,省教育廳出臺了《浙江省高等學校面向普通高中學生開發開設大學先修課程的指導意見》,鼓勵省內高校獨立或與普通高中合作開發先修課程。拿著這份文件,杭師大附中與它的大學“鄰居”又坐到了一起。“這是好事,先修課可以讓高中生提前接觸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助于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杭師大副校長王利琳說,學校最終從200多門備選課程中遴選出10門通識類課程、3門實驗類課程向杭師大附中學生開放。
在杭師大附中,大學先修課只面向高二學生以及個別高一學生開放。該校教務處副主任周麗婷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先修課介于高中課程與大學專業課程之間,比較適合那些學業基礎扎實、學習動機強烈的學生。為方便教學管理,杭師大附中每學期開出2個實踐周,每周安排4個下午進行走班或者走校上課,共計24個學時,通過考核的學生可獲得1個學分。
課間休息時,高二(10)班學生邵逸菲給杭師大中文系主任黃岳杰端來一杯熱開水。黃岳杰上的是“戲劇實踐”課,這門課他在杭師大差不多講了11年。從1987年起,黃岳杰就開始從事校園戲劇創作,他創作過《掠過山岡的清風》、《風雨滄浪湖》、《虛擬愛情》、《易水寒》、《是非電視》等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因此,當他著一身黑色裝束、掛一塊暗灰長圍巾,以齊肩長發、絡腮胡的造型出現在杭師大附中的課堂上,很多學生都覺得新鮮。
“黃老師的課風趣幽默,有時他還一邊講一邊手舞足蹈地示范。”邵逸菲說,他跟學校語文教師最大的區別就是充滿激情,所講知識全部來自生活實踐。這名高二女生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將來能升入大學的動畫專業進行深造,而選修“戲劇實踐”這門課,她是想先找點感覺。
接受記者采訪時,黃岳杰直言,他希望能在課堂上給高中生一些沖擊,“學語文不能只學知識,而把靈魂、愛、熱情等更重要的東西遺漏了。”事實上,這些年他也在反思應試觀念、實用主義思想給教育帶來的弊端。所以,他向杭師大附中提了個特別的要求,把課堂安排在體操房里,再置一面大大的鏡子,用一種類似“集體演出”的方式來完成總共8個下午的教學。
為避免學生“水土不服”,杭師大附中給每門先修課都配了一名助教,由助教負責與大學教師溝通、協商教學內容與教法。物理教師鄧新云就是其中之一,“浙大的物理實驗教材差不多有50個實驗,我們挑了其中七八個與高中物理教學相近的實驗,譬如測電量的密立根實驗、測液體粘滯系數的實驗等。”鄧新云說,有時教學內容還需要適當改造,難度不能太深,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按照之前簽訂的協議,凡通過杭師大先修課考核并獲得學分的,杭師大將予以認可。“也就是說,如果我校學生考入杭師大,這些學分將被計入,相關課程可以免修。”任學寶表示,至于浙大是否承認先修課學分,他們還要繼續深入洽談。另外,杭師大相關部門也給記者回復,先修課學分能否作為招生優先錄取條件之一,“學校正在考慮中”。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任學寶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振華路5號
電話:057188952751
郵箱:252221@qq.com
和任學寶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杭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長—任學寶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