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4/2
2607次查看
呂金起發布
2005年之前,保定市七中全校師生總人數在2500到2600人,一年的招生總人數在300人左右,經過六年的發展,全校師生總人數達到了4800人。是什么促使七中在短短的六年時間里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帶著這一問題,筆者一行訪問了七中的高一年級主任齊老師和高二年級主任劉老師。
齊老師和劉老師樸實無華的話語使采訪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完成,最為感動的是兩位老師始終用“孩子”這個親昵的詞指代了自己的學生,平易近人的感覺油然而生。
七中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以美術班為例,開始只有幾個老師熱情號召組建興趣班,帶著七八個愿意學習美術的孩子,甚至吃住都在學校。在興趣班的基礎上逐漸擴展,形成一定的規模,擴展出體育班、音樂班等。今年4月3日至8日,七中組成31人的代表團赴上海建平中學學習交流,取其精華發展適合七中的教育之路。
對于七中的定位問題,齊老師明確的介紹說:“七中是一所‘文化課為主,藝術特色為輔’的學校。在呂校長的領導下,七中的校訓也由‘新知踐行’轉變為‘厚德博學,才藝立身’,由跨越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向重點中學的目標邁進。”劉老師補充說:“我們的生源參差不齊,中考成績在580分以上的只有六七人,并且200分以下的也有將近十個學生,這就迫使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摸索出一條能夠兼顧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也就應運而生了。”
話音剛落,齊老師詳細介紹了七中的教育模式:“我們常說 ‘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與其他高中的生源相比較,我們孩子的起點相對低一些,但這也成為了分層教學的優勢。高一時,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社團活動,根據自身條件培養特長。高二時孩子們可以明確目標,有目的性地規劃人生,針對高考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發展方向。高三就明顯體現出分層教學的優勢:對于文化課成績突出的孩子仍然主攻文化課;對于藝術專業的孩子,就要為他們量身定做教學內容,加強專業課培養,強化訓練,讓他們在高考中具有高人一等的優勢。”劉老師接著說到:“我們制定了A、B、C三套方案,例如中考成績在480分以上的學生,通過三年的努力是可以達到本科以上的院校水平的,老師們就重點培養這批學生;成績稍微差一些的學生,如分數在350至450分左右的,通過文化分沒辦法達到本科院校水平,可以由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藝術之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專業課的培養是在孩子們現有的層次上進行拔高,即使文化課的分數偏低,但希望通過藝術專業課的培養,讓他們有考上更好大學的機會,或者在將來的就業中掌握一技之長。當然這也并不是意味著忽略了文化課,我們有統一規定的時間對孩子們進行專業課輔導,其余時間仍以文化課教學為主。見縫插針利用時間,不會造成專業課和文化課的失衡。”
齊老師風趣的比喻到:“老師的工作是良心活,我們就像農民一樣,只管種好自己的地,他人的言論不會影響我們的教學。”升學率通常會作為評價一所高中優劣的標準,談到這個問題時,劉老師這樣說到:“除去一部分單招的學生,七中在2011年高考中就有183人達到二本分數線。”齊老師也自豪地說:“呂校長到七中后,學校已經從萎縮狀態走出來,學校現在以高站位辦學,不會過多重視硬性指標的評價,而是看重七中在老百姓中的口碑。能夠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口口相傳,相信七中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如此特色的教育必定會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劉老師對七中的優秀畢業生如數家珍:“八大美院都有我們的孩子,其次天津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湖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眾多院校都有七中孩子的身影。” 七中,可謂桃李天下碩果累累。
呂金起校長到任的六年來,“七中已經發展成為保定市唯一一所培養藝術類學生”的高中,以“創適合學生的教育,辦學生喜歡的學校”為宗旨,培養全面發展的素質人才。如同七中所追求的目標“教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成才,讓每一位家長滿意”,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自己。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保定第七中學晉升河北省示范性高中
呂金起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未知
電話:03123136453
郵箱:569815346@qq.com
和呂金起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河北省保定市第七中學校長—呂金起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