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使命 所以堅守
因為堅守 所以盡責
——2013年述職述德述廉報告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李志貴
各位教職工、同志們:
大家好!
2013年,從“中國夢”的提出,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再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集體,開啟了我國社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奮勇前進的新時代。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我在70中學任職,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質量強校,以科研興校”的宗旨;以學校“文化建設”、“課程建設”、“特色建設”為中心,較好的推進了學校可持續發展。
如今,來一中任職,對學校各方面工作還處于了解和熟悉階段,主要是走進課堂,深入聽課;走進各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走近教師和學生,深入了解校情、教情、學情。在今年的述職述廉報告中,我只能把一年來的履職情況并結合今后工作上的一些想法向大家做個匯報,我述職的題目是《因為使命,所以堅守;因為堅守,所以盡責》。
一、強化頂層設計在學校改革與發展、教學和管理中的宏觀調控力。
“頂層設計”是現代工程學概念,它被定義為:從最高端向最低端、從一般到特殊展開系統推進的設計方法。學校的頂層設計就是從辦學核心理念和辦學目標出發,對學校改革與發展、教育科研、教育資源、教學管理、課程管理、課堂教學、德育實踐、家校聯系、財經預算、后勤服務等進行系統梳理和對接整合,在對接整合中形成各中層部門的實踐路徑,并促進各路徑統一指向辦學目標的達成,逐步孕育出學校的辦學特色,如學科特色、德育特色等。
因而,我始終堅持在繼承中改革,在改革中提升。在學校管理方面,我堅信精細管理出效益,堅持實用為本,效益至上的原則;在德育工作方面,我主張德育要生活化,德育越貼近學生實際越有效;在教學教研方面,我倡導以學定教,以學評教,以學生有收獲為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分層推進“學案導學、問題探究”高效課堂教學研究。
我們1中有著120多年悠久的辦學傳統,在自治區首屈一指,在全國也是位于名校行列。歷任校領導和前輩教師們執著追求,不懈努力,艱辛探索,鑄就了學校昨天和今天的輝煌,創造了1中品牌。這個品牌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暗淡下去,我們要為一中品牌添色、增光,就必須更加針對性地審視學校的發展定位,從頂層設計入手,在學校愿景、中長期規劃、學校精神、品牌學科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業規劃,乃至學校機構設置、中層執行力等方面精細規劃。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還有我們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期盼我們也是交給我們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穩保一中的質量品牌。如何穩保質量品牌?唯一的途徑就是改革。因循守舊,是保不住我們一中的社會地位和品牌效應的,只有在不斷的思變與改革中,才能穩中求進,才能進一步提升一中的教育教學質量,才能捍衛第一中學的品牌效能。這就是我們的使命。
二、落實中層各部門在學校精細化管理中的執行力。
學校中層執行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各職能部門、中層干部必須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負責。不折不扣地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例如:高考質量目標、學科建設、校本教材、課題研究、學生特長、部門管理、校園安全、民族團結、危機應對與處理等等,所有這些目標都要通過頂層設計形成指標體系,中層干部及各職能部門必須做到目標一致,殊途同歸。二是中層干部、各職能部門必須有針對性、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工作中,要有調研,保證工作的針對性;要有計劃,落實工作的連續性;要有過程,促進工作的精細化;要有總結,推進工作的實效性和創造性。
在70中任職期間,學校通過各種平臺激勵廣大教師求真務實、拒絕平庸、追求卓越、敢于擔當。通過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優化教師團隊;通過集體備課形成教學合力;通過校本研修和學習型教師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校連續五屆中高考保持較高質量提升,一屆比一屆好,靠的就是教師團隊的力量。
我們1中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拔尖人才的重要使命。一輪高中教學就是一場艱難的跋涉,面對一屆又一屆的高中精英學子,練就了一線老師們學科專業的博大、厚重以及教學業務的精致、精深,形成了我們自身的教學風格、教學特色。現代企業管理的經驗告訴我們:建設一流的名校、塑造一流的名師、培養一流的學生,靠的還是團隊的力量。中層是學校工作的集合點,工作關系的集中點,工作矛盾的聚焦點,學校辦學實力的提升,發展在中層,贏在中層,而中層則贏在執行力。
三、忠于職守,用師生共同發展作為校長的履職天平。
一年來,我在政治思想和管理業務上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能夠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自覺檢查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民族觀和國家觀。時刻提醒自己做到政治頭腦清醒,用人公道、辦事公正、實事求是、處事從實,不斷加強警示教育;在學校基建工程、招生、教師工作調動中,做到廉潔自律,不利用職權為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能夠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做到按章辦事,校務、財務公開;能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標準和招待費審批、核報制度,并針對同志們的建議意見能做到及時整改。
一年來,能堅持以人為本,重建學校管理制度,依據民主、平等、公正、公開的原則,完善了教代會、教職工大會、行政議事會、學生會、共青團、學生社團、家長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充分發揮了各類組織機構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務公開,提高了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參與學校制度建設以及常規管理的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對待同志能誠信謙和,為人處世做到坦誠、熱情,與領導班子成員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處理問題能堅持原則,堅持政策性、實效性與靈活性的統一。
一年中,參加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校本研究活動和家長會近30次,深入課堂聽課近200節,參與教師評課20多節次。
一年中,在國家核心刊物《人民教育》2013年第7期發表了學術論文《尊重個性,全面發展》,在國家核心期刊《教育研究》2013第9期,發表論文《弘揚個性,文化引領,全面發展》;由我主持的國家教師發展基金會“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無線網絡環境下的移動學習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完成結題,由我主編的《國家教師科研基金成果集·新疆第70中學卷·知行合一》由線裝書局出版,研究成果榮獲全國一等獎,我個人也被評為教育部教師科研專項基金先進實驗工作者。2013年元月,被評為市消防安全工作先進個人。
四、感悟與反思
(一)作為一名校長,無論是從長遠發展角度出發為學校謀劃,還是從近期工作角度出發制定具體措施,都必須立足學校實際,循序漸進,從學校師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改善提升現狀為目標,逐步實現學校的中長期規劃。
(二)學校的發展不能光靠校舍新、設施齊、設備新等硬件,也不能靠規模大、空間廣、人數多等量的擴張;因為有形的東西是很容易過時,很容易貶值。只有辦學理念、辦學愿景、辦學特色等無形的東西,只有教師的敬業精神、拼搏意識、教學風格等思想文化層面的內容才不容易過時,才容易增值,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
(三)我感悟的教育真諦就是人文關懷,是心靈的溝通,是生命的互動和精神的感召。我將和老師們一道發揚1中的優良傳統,傳承1中的學校精神,凝練1中的校園文化;尊重1中的歷史積淀,尊重學科規律,尊重和堅守教育規律,拒絕教育功利心;樹立和維護學校形象,讓1中的品牌價值受到更廣泛的認可。
以上是我的述職述廉報告,敬請廣大教職工批評指正。
二○一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