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1/16
1700次查看
李迅發布
采訪李迅校長那天,他剛剛從美國回來不久。作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的他,此行的目的是研究美國科技天才的中學教育。在美國排名前十的精英中學——北卡羅來納州科技與數學高中聽課之后,李迅坦言“并沒有特別震撼”,因為“同樣一節課,我們一中的老師也會這么上,而且可能上得更好”。
12年前,李迅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學習時,也曾探訪過當地最好的中學,當時他感嘆“這就是我夢想中的教育”。如今再赴美國,震撼不再,也許恰恰反映出這位校長領航福州一中近10年來練就的底氣。
“課堂是學校的心臟”
在李迅看來,如果把一所學校比作展翅飛翔的雄鷹,那么教學為其身體,課堂就是心臟。所以,他特別強調教師的眼界和境界。他提倡培養“研究型教師”,他要求教師“重返大學”,掌握學科知識的最新變化和前沿動態。只有教師的眼光和品位提高了,才能提升課堂的品質,展現學科的魅力。
一中的老師大都眼界開闊。理化老師到歐美國家的課堂考察學習,到國內外知名大學的實驗室參觀;語文老師實地參訪岳陽樓,到云南、海南等地采風;有數學老師曾到法國任教一年;還有體育、美術和音樂3名老師即將到南非支教……
“同樣的課本,中國最好的中學和偏遠貧困地區的中學都在使用。而我們的老師只有不斷自我提升,才能夠指導學生在課本基礎上,進行更深更廣的知識拓展,幫助學有余力的學生走得更遠。”
“體育是一輩子的事”
其實,作為福州最好的中學之一,一中的課堂教學品質毋庸置疑。令人好奇的倒是李迅校長對學生文體活動的“偏愛”。
近兩年,經李迅推薦上北大、清華的學生,無一例外都有文藝或者體育方面的突出特長。上個月,一中男排隊奪得福州市中小學生運動會排球錦標賽高中組冠軍,讓李迅最為津津樂道的是,這位正在念高三的男排隊長,上高中前根本沒摸過排球。
實際上,最近幾年來一中一直倡導體能鍛煉。健美操比賽和冬季長跑是學校每年的“保留項目”。在校運動會上,不僅有競技項目,還有趣味接力、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等多數學生能參與的團體比賽項目。
在一些學校連“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都難以保證的現狀下,李迅為什么如此看重體育?“體育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輩子的事。”他說。在他的博客“野蠻其體魄”里有這么一段話:“知識、體能、精神三者相輔相成,對中學階段的孩子們尤為重要。良好體能是鍛煉出來的,運動習慣是培養強化的;當它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時,便能使精神和知識達到最優。”
“素質與智商無關”
有人說,一中占盡了福州最優秀的生源,不必為高考成績擔心,要是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好,還敢讓他們去跳健美操、打球,搞文體活動?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考上好大學。”李迅說,作為校長,要及時關注國際上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生的變化,結合本校的辦學特色和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引導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課程設置。“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即使高三仍然參加活動,高考也能考出好成績。”
他還提到,其實一中的生源并非一直很好。2004年學校搬遷到大學城后首次招生,學生的中考成績只能算中上水平,但3年后,這批孩子的高考成績無論是本一上線率還是總平均分,都名列福州第一。
李迅說,一個學生的素質,不能光看文化成績。去年,一中面向福州市區以外招生面試時,9名考官一字排開坐定,給考生坐的凳子則放在桌子底下,考生就座前,需要先把凳子拉出來。“我們想看看,究竟有多少學生在面試完畢后,會把椅子推進去。”結果,“很遺憾,參加面試的23名學生,只有3個人這么做,而這與智商無關”。最終,這3個孩子都被錄取了。
他的夢想還有很多
在李迅的理想中,一中培養出來的孩子應該具備“自信、自動、自在”的精神素養,其中的“自動”,講的就是行為習慣和禮儀舉止方面的規矩、規范,而“自在”則是一種良好的心態。
他說,六年的中學教育,要全面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包括動手能力、文體特長、社會實踐、志愿者精神、組織能力等等。“如果搞題海戰術,我們的高考成績會更好。但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目光呆滯,沒有靈氣。”
拿著《福州一中發展規劃(2012-2018年)》的小冊子,李迅告訴記者,他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建立一中自己的通用技術課實驗室;每學期對初、高中學生進行系統的體能測試,促使學生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參與“美國天才研究中心——蘭祖利學習平臺”的學習、研究和使用;開展更多的志愿者服務實踐,甚至組織學生到非洲等海外貧困地區,了解不同種族、群體的生存狀態……
夢想總是很美好,實現則需要不懈的努力。李迅說,他用“讓夢想照進現實”這句話,與同事共勉。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李迅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州閩侯縣上街鎮大學城福州一中
電話:059187542382
郵箱:lx@fzyz.net
和李迅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福建福州一中校長—李迅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