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2/11
2737次查看
劉平發布
大同市第一中學劉平
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中學和大學在人才的出口、入口上,主要是通過高考來銜接的,大學所需要的各類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要靠中學輸送,但不論什么樣的人才,他們首先要通過高考的檢閱,要過分數關,這是客觀現實。那么,高考兩天半的時間、五張考試卷,能否真正選拔出大學所需要的人才呢?恐怕大學自己最清楚。那么,不抓分數行不行?肯定不行!在一些地方,對高考分數的崇拜甚至已到了極致,它關乎學生的命運,關乎學校的生存,關乎政府的政績,高考的指揮棒任何中學都不敢掉以輕心的,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所以,大學招來的學生中,常常出現高分低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學強調分數,大學強調研究能力,雙方在人才的出口和入口上存在嚴重的錯位。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無論是中學還是大學,都不應消極等待,而應以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主動有所作為,中學要扎扎實實地將研究型課程開足開好,為大學教育奠定初步的基礎,大學也不能只依靠通過高考和中學建立起來的那種間接的、松散的聯系來招收人才,而應將招生關口前移,在高考前就應和中學直接建立起一種相對穩定的聯系,這有利于招收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當前的校長實名推薦、高校提前招生等形式,都對這一思路做出有益的探索。
進一步思考這一問題,研究型大學應和中學,特別是生源基地逐步建立一種機制,將自己的培養目標直接和中學的教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中學提高科研能力,如對教研機構和教師的培訓、對學生研究型學習的指導以及研究能力的評價、考核等,這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學所招學生的研究能力,促進研究型大學辦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學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如大學利用自主招生權給予中學階段研究能力強的學生以一定的加分,將會得到中學、中學生及家長的進一步支持,也許會在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學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問題上走出一條新路子。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劉平校長接受中國校長網深度訪談
劉平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大同市向陽東街1號
電話:00000000000
郵箱:12312@qq.com
和劉平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大同一中校長—劉平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