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16
3340次查看
胡增琪發布
高聳軒昂的滕王閣畔,靜水流深的贛江之濱,南昌十中承載著太多的榮耀,抖擻著一身風采,悄然駛過百年歷程,百年里,眾人拾柴,薪火熊熾,桃李遍植,歷久彌香,占鰲折桂,狀元輩出……
2003年7月,南昌十中又迎來了一位新的領航人——胡增琪。這位書卷氣息濃厚的校長儒雅而堅定,他給厚重的南昌十中帶來了一股春天般溫暖輕盈的氣息。面對這個用榮譽堆起的高高講臺,他沒有豪言壯語。他心里無數遍地響起丘吉爾二戰時就任首相的那句話:我沒有什么貢獻給你們,只有我的熱血、眼淚、辛勞和汗水……
新起點 直掛云帆濟滄海
從1978年起就從事教育工作的胡增琪有過輝煌的成績。任南昌市二十八中校長四年,他勵精圖治,卓越工作,將這所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中學打造成南昌市的焦點名校。
然而,在赴任南昌十中的就職演說中,他卻十分謙和、低調。他說,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對于南昌十中這樣已經踏上正確發展軌道的學校,并不需要一個大刀闊斧搞“人治”的校長,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完善制度,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得更深入、更規范,站在一個新起點上,推動學校加速發展。
智慧是寶石,如果用謙虛鑲邊,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在這位聲稱將實行“文火”治校的新任校長身上,十中師生感受到了一種“風和細雨,潤物無聲”的精妙。
南昌十中早在1978年就被列為江西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在前幾任校長的領導下,學校已取得南昌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南昌市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江西省民主管理先進單位、江西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談何容易。
胡增琪和新一屆領導班子沒有望而卻步,他們踐行著一條不變的定律:唯有不斷地創新教育,不斷地發展教育,才是十中的出路。他們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強烈的成就感、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他們認為,個性化的學校適合個性化的學生,個性是學校的文化,核心是學校獨特的教育理念,基于這一理念而有一系列的教育教學計劃、課程活動的安排,最終形成學校獨特具有特色的風尚。
為此,他和班子成員努力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知難而進,明確“教學質量為立校之本,科學管理為興校之基,師資隊伍是強校之源”的辦學思想,提出了“樹十中新形象,創十中新輝煌”的奮斗目標,發揮優勢,以人為本,引領學校朝著特色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新校長、新班子、新起點、新氣象。在歷經一百年風雨滄桑后,南昌十中又一次奏響了新的豪邁樂章。
望名師 敢把金針度于春
如果說教育是一條長河,那么每個教師就是一道激情奔放的支流。只有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激昂的旋律向前奔涌,整條河流才能蕩起多彩的浪花。
有一流的教師才能有一流的教學質量。胡校長深知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提出了“面向未來適應名師”的口號。為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適應21世紀需要的教師隊伍,他提出了“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的倡議。每學期初,全校教師都要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活動。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師德不達標的教師被取消各項“先優模”的評選資格。
被損傷者,往往珍惜尊嚴;受壓抑都,往往崇尚平等;饑餓者,往往渴望飲食。胡校長出生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經歷過上山下鄉、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中國大變革。他常常要求教師珍惜眼前的環境,完善自己的品性。通過各項師德建設活動的開展,全校教師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全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師德師風,杜絕了變相體罰學生、侮辱學生人格、有償家教等不良行為,涌現出一大批師德標兵。
業務精湛而師德卑微的教師會害人;師德高尚而業務生疏的教師會誤人。學校實施了“鑄造師魂、陶冶師德、磨勵師志、提高師識、培養師能、塑造師表”為主線的名師工程,評聘了一批業務精湛、德育高尚的名師。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學校領導班子努力突出重圍,為現代化教育注入陽光、引入清泉,開辟綠洲,在教師中組織開展了“五項教學基本功”、“六項教育技能”訓練,開展“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進一步提高全校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青年教師有朝氣,可塑性強,是學校的希望,學校想方設法培養青年教師成長,讓他們與名師結對子,一幫一,師傅帶徒弟。從聽課、評課、幫扶效果,胡增長都親自過問。他還鼓勵和支持教師參加文化學習和業務培訓,每年都選送一批骨干教師到省市參加培訓,極力支持報考在職研究生。兩年來,學校青年教師在各級比賽中捷報頻傳。
綠土肥沃,百草豐茂。經過多年的培養和積淀,南昌十中已經形成一支力量十分雄厚的師資隊伍,文理學科把關教師齊備,其中特級教師、南昌市首批名師、國家奧林匹克數學高級教練員、高級教師和一批在全市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占教師總數的40.33%。其中數學教研組是南昌市首批十大名科之一。他們的人生,在奉獻中閃光。有的教師為了不影響教學,放棄婚假;有的教師將病歷放在口袋里,“輕傷不下火線”;有的教師長期無私資助貧困學生、輔導學困生,不圖任何回報;有的教師長期超負荷工作,毫無怨言……他們集體展示了南昌十中教師的新形象,展示了南昌市教育的新面貌,挑起了南昌市基礎教育的大梁。
重管理 裁剪妙處非刀尺
像南昌十中這樣的名校,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永葆美名,永立不敗,必須強化管理。
胡校長深知這個道理。他認為,真正能使一所名校長盛不衰的是制度。一個校長可以使學校興旺一時,但只有先進的制度才是學校長久持續發展的保證。基于此,胡校長結合學校實際,修訂完善了一套嚴格的操作性極強的學校管理制度,對教師的工作采取“定量打分,定性評語”的方式,教師的工作成績與師德建設、班級管理教學質量、出勤情況等方面掛,公平、公正、公開地評價教師的工作成績。
公平和效益永遠是一對矛盾體。過度公平、勢必損害效益;過度講效益,勢必影響公平。學校領導班子立足“構建和諧教育”這一理念,尋找到最佳結合點。首先打破平均主義思想的束縛,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重獎,變“槍打出頭鳥”為“跟著出頭鳥”;其次注重梯隊建設,重視對新教師的幫扶和培養,重視對后勤人員的安撫和激勵。讓全體教職工都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悅,思想得到解放,心胸變得寬廣,人氣變得順暢。
在嚴格管理的同時,胡校長還注重以人為本,以誠待人,以信取人,積極營造一種寬松的工作氛圍。從2003年7月執掌十中以來,胡校長一直都與學生、教職工保持零距離接觸。他幾乎天天都要到辦公室去走訪,盡量了解熟悉每一個教師的性格,區別對待,加強溝通;經常下到班級聽課,了解教師的教學風格,指點評價,探討交流;在工作安排上,做到用人所長,知人善任。雖然他有極強的親和力,作風溫和,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堅持原則,絕不含糊。他經常就在走廊上、操場旁“現場辦公”,有時一句話一分鐘就可以解決問題,充分顯示了他的領導藝術。
胡校長常說:“干部要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上,就像物理上講的,重心放低,物體才穩。”學校本著“高層次決策,低重心運行”的原則開展工作,干部任免、主要財務的收支,重要工作的決策,由班子共同討論、決定、執行,從不“暗箱操作”;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校務公開,善于抓大放小,明責授權,做到分工明確,運轉通暢。
學校工作好壞與否,師生最有發言權。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的“四個一百”活動中,對于其中評選“優秀教育工作者”這一項,南昌十中的師生絕大多數將自己神圣的一票投給了胡校長及班子其他成員。
科學規范的制度,以人為本的情感、公平公正的評價體系三者有機結合,為學校注入了全新動力,激發起全體師生的創造潛能和團隊精神,在這個團結的大家庭里,每個人都躊躇滿志,意氣風發,在成就十中事業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條通向遠方的路,但不是人人都能走向遠方,總有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止于半途。胡校長經常要求大家放下包袱,調節心情,輕裝上陣。在學校前進的大方向上,他們果斷出擊,改革創新,矢志不渝要將十中做大做強。通過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學校闖出自己的新路子,如與景泰繼續聯合辦學,擴大十中的社會影響力;細化、優化少年班招生的多個環節,采取“拔尖、促優、扶困”的策略因材施教,使少年班邁入了全國超常教育協作組的行列;抓好校園建設,使學校被評為南昌市首批“綠色學校”……
百年名校,人才如筍,群星爭輝。從1979年至今,南昌十中涌現出7位省市高考狀元;2001年鄧橙同學以704分成績勇奪理科狀元的桂冠;2002年高考升學率高達96%,其中錄取名牌重點大學人數在全市首屈一指,2003年高考上線率為南昌市屬學校第一名。少年班高考平均升學率為98%,重點大學錄取率達到93%,成為學校最大亮點,而學科競賽,是學校的另一大特色,學校8次奪得江西賽區團體冠軍,在省市學科競賽中21次名列第一,2500人次獲國家、省市學科競賽一等獎。
胡校長上任以來,學校實現了再度突破和發展,2004年獲全國初中奧林匹克數學聯賽江西賽區團體總分第一名,獲全國高中奧林匹克數學聯賽南昌市團體總分第一名,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江西省團體二等獎。2005年高考有8人被保送到北大、清華等全國著名重點大學,是全省保送生最多的省級重點中學……學校還獲得了南昌市文明單位、南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臨天下名樓,眺水天一色,遠山如黛,而南昌十中更在輝煌處,屈贛江之濱,望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而南昌十中更在群帆首,浮名總被雨打風吹去,只有精神和足跡,將深刻在人們的腦際……
(本文為中國校長網所有,如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師徒結對 薪火相傳
下一篇:暫無文章
胡增琪
校長經典之作
聯系校長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陽明路313號
電話:
郵箱:321452477@qq.com
和胡增琪校長暢談教育論知
Copyright ? 2013 江西南昌十中校長—胡增琪的官方網站.
技術支持:中國校長網
中國校長網提供免費校長咨詢服務,長期與數萬名校長聯手合作,打造出了覆蓋全國范圍的校長聯盟平臺!